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江西李君千能能和墨及画梅艮斋许以三奇而诗非所长也

江西李君千能能和墨及画梅艮斋许以三奇而诗非所长也

宋代 楼钥

游艺无小大,要皆知本原。后人率意作,终当愧前贤。

老潘妙对胶,法从玉局传。或假季心名,空扫千镫烟。

补之貌梅花,疏瘦仍清妍。折枝映月影,真态得之天。

李君信雅尚,二者将求全。诸公竞称许,试之乃诚然。

江西有诗派,皎皎俱成编。兹事未易窥,属君尚加鞭。

诗人楼钥的古诗

写照叶处士求僧

宋代 楼钥

几年依样画葫芦,自作葫芦学佛徒。
一笔从今勾断了,一瓶一钵任江湖。

乌戍道中

宋代 楼钥

田在港西家港东,断桥春水步难通。
束芦挟瓮稳来去,不碍小船分钓筒。

送赵德老观文东归

宋代 楼钥

趣还宗老侍经筵,宿望訏谟信岿然。
引疾屡烦颁汉制,赋归先已买吴船。
去年趋召叨同传,今日求闲愧着鞭。
未得相随出关去,羡公徒御若登仙。

桂花方开约客次韵

宋代 楼钥

久疑岩桂尽迟开,留待生朝伴举杯。
老去欲寻千日醉,客来同引百花醅。
况临高阁枝枝秀,好判闲身日日陪。
家酿尽倾君不惜,莫教瓶罄耻为罍。

题孙谷桥墦间图

宋代 楼钥

因知义利本殊途,莫笑墦间乞祭徒。
正使往来多显者,此中万要著工夫。

送林子方吏部将漕江东

宋代 楼钥

自说嵇康七不堪,上教持节向江南。
江南父老应相贺,见说清明似晦庵。

娄忠简公挽词

宋代 楼钥

得姓共东楼,同朝两故侯。
文编叨二序,诞日颂千秋。
老矣俱宜去,公乎不少留。
来书墨犹湿,展读泪空流。

三日不得过都泗堰

宋代 楼钥

南朝何公栖禹穴,嘉遁悠然志高洁。
一朝送人都泗埭,归叹此途於此绝。
我亦何为走尘埃,数年不记几往来。
船横三日不得度,愧想高风安在哉。

送赵子固吏部帅合肥

宋代 楼钥

少年文价重神京,游宦还闻政有声。
南省但推韩吏部,北方犹问赵先生。
人传殿上三千牍,上喜胸中十万兵。
暂辍望郎分帅阃,淮南草木更知名。

蕉庵杂言

宋代 楼钥

环植峦蕉数十株,幻成方丈一屠苏。
几重青苍两边合,四壁穿空一物无。
早凉日薄坐其下,爽气肃飒风来徐。
此为天下易生物,不多岁月真可庐。
王恺谩夸紫步障,石崇安得青珊瑚。
寓居得地不亩许,好事便可传规模。
顾余老矣岂久处,后来得此自足娱。
若谓霜雪成摧枯,环台瑶室今何如?

徐少卿挽词

宋代 楼钥

圣主一言寤,长淮千耦耕。
山川皆在目,草木尚知名。
盍被腰金宠,徒为揽辔行。
诸郎袭余庆,定自不慙卿。

送赵至道节推

宋代 楼钥

君来入幕恰三年,我幸投闲识此贤。
婉画时时因事见,素风此此信家传。
易林律本君须寄,月窟天根语未圆。
问讯难兄无恙否,相忘千里各瀛壖。

王夷仲夫人挽词

宋代 楼钥

彤史无人续,谁能识壶彜。
苹蘩奉先祖,诗礼付佳儿。
未见鱼轩乐,俄兴鸾镜悲。
藁砧方得路,肠断悼亡诗。

硕人居氏挽词

宋代 楼钥

顷侍尚书坐,曾闻阃助贤。
晤言成勇退,里谒戒私专。
梦断构江路,神伤薤露篇。
悼亡千里泪,叠嶂想新阡。

叶处士画貂蝉喜神见惠

宋代 楼钥

重烦妙手费丹铅,貌出衰容信宛然。
君看头颅已如许,岂堪头上著貂蝉。

送元卫弟赴长亭盐场

宋代 楼钥

阿连生而秀,二亲所甚爱。
仲兄勤拊养,遇事辄如诲。
干蛊静而办,胸次无卑隘。
今焉职牢盆,官宇临渤澥。
毋谓官为小,要使所居大。
毋言才可了,检身到纤介。
我家门户重,衣冠绵数代。
当以诚心求,子视勿自懈。
亭民亦良民,孰谓俱无赖。
官吏既扰之,兼并责逋债。
熬波亦良苦,乐岁色犹菜。
输盐不得钱,何以禁私卖。
所在积蠹久,良法浸多坏。
吾闻不无术,更当审利害。
熟视不为谋,空餐愧难盖。
不应行一切,遽使绝称贷。
富者能寡取,倍息久仍在。
贫者庶少宽,公私可缓带。
母年登九十,家居幸康泰。
其家不从政,礼经有深戒。
幸子去不远,时时可归拜。
小别不足惜,轻舟送前迈。

太令人轩氏挽词 其二

宋代 楼钥

旧说苏无著,夫人亦正宗。毒蛇横在路,栗棘更无踪。

萧散超尘界,扶持礼绀容。觉庵谁嗣法,别去德云峰。

殿上侍立寒甚

宋代 楼钥

小雪以来霜气清,今朝寒色倍严凝。榻前侍立无遮障,吹得半身真是冰。

题林氏香严庵

宋代 楼钥

缓步寻佳处,林深路欲迷。
偃松披数亩,立竹漱三谿。
瀹茗凭山槛,呼灯照石梯。
轻舆空翠湿,投暝喜幽栖。

送卫清叔著作提举淮东

宋代 楼钥

汉庭早已冠群仙,阔步登瀛最少年。
窃叹岂惟年叵及,人门才业总翘然。
楼钥

楼钥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 645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