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同诸生登紫阳阁

同诸生登紫阳阁

明代 卢龙云

紫阳高阁枕山阿,纡径层厓长绿萝。分得异莲疑玉井,飞来细瀑似银河。

境超下界尘俱寂,坐对南薰暑亦和。何必学仙仍学佛,此中真乐已云多。

诗人卢龙云的古诗

麻滩驿舍睹壁间留咏忆钱五卿二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两度分符竹,千重到楚山。骥途翻蹇滞,鸟道总间关。

行役思乡远,驱车畏路难。滩声从百折,阅尽见安澜。

读封侍御雪林公传次和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极目西南越万山,德星曾羡照人寰。龙章焕引临关紫,豸綵光添舞袖斑。

玉树淩霄长挺秀,金茎分露旧承颜。堂封片石知无愧,最是高踪不可攀。

雨中闻莺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细雨催春暮,流莺尽日啼。湿枝愁并坐,似亦厌卑栖。

秋雨四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兀坐松轩晚,秋因雨作声。步檐听不尽,呼酒对愁倾。

再送叶相公

明代 卢龙云

长干几日报秋凉,箫鼓临流送画航。此别不须怜去住,相看但道庆明良。

潮生铁瓮连瓜步,路出金陵指建章。雨过炎消尊荡漾,江澄波静棹相将。

斗辉银汉瞻龙气,月满沙堤待雁行。千载昌期新际会,廿年讲幄旧翱翔。

朝廷梦卜求初切,华夏声名望最长。南国品流思藻鉴,中台喉舌应文昌。

商家岂是初图像,曹相无心预促装。端硕固应孚侧席,才诚俱合佐垂裳。

即开东阁延时彦,再使穷檐颂圣王。多少心期知不负,勋猷奕叶有辉光。

和咏物诗十首 其四 萤火

明代 卢龙云

野色冥冥有夜光,为谁阒寂照茅堂。风飘凌乱明难灭,露下沾濡彩亦扬。

飞盖苑中星并耀,临书幌里漏偏长。了无烟焰生炎烈,点点清辉照晚凉。

河间道中遇雪

明代 卢龙云

雪色将风至,寒威上敝裘。解鞍非问酒,何以散离忧。

建朱文公祠崇祯堂

明代 卢龙云

师友渊源聚乐时,于今俎豆复同祠。儒林有传归青史,异世无阶迩绛帷。

千载图书留故业,一时堂构践遗基。同来宇下频瞻拜,共仰清高作训彝。

送梁公益归五羊

明代 卢龙云

自我违乡国,栖栖逐旅尘。腰肢曾未改,面目强看人。

公事日纷纠,幽绪无由申。客从远方至,云是故乡亲。

倒衣且迎客,悲喜难具陈。问客来何所,薄游遵海滨。

江山恣历览,意气念沉沦。而我滞行役,感君相顾频。

探囊多赋草,翰墨总鲜新。羡君耽著作,家学相因循。

骚盟递雄长,嗣业踰簪绅。赠我皆珠玉,炫目豁心神。

于我聊信宿,谈论辟荆榛。念当从此别,独行良苦辛。

还家逼岁暮,梅花及早春。沧洲生事足,会有访垂纶。

答友人西游见寄

明代 卢龙云

远道何由折简呼,花前曾记伴提壶。书邮渐讶八行少,诗债才偿一事无。

留客江山知信美,怀人风月隔欢娱。几回欲报加餐字,西岭云深雁影孤。

得何明府京中书四首 其四

明代 卢龙云

缁尘在在正西风,尊酒谈天强自雄。世上几人知傲吏,敢期姓字动山公。

答钱五卿郡丞

明代 卢龙云

虞山琴水隔风烟,屈指离亭十八年。时拟听莺仍拜阙,岂应携鹤遂归田。

遗荣逸意游云外,求旧徵书待日边。诗卷茶炉知念我,山阴难放子猷船。

懊侬歌四首 其四

明代 卢龙云

估客不知愁,但醉酒家楼。侬心陇下水,悲咽何时休。

送陈仁甫归豫章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片帆千里下无诸,僻地淹留忽月馀。花县对怜潘令鬓,锦囊潜带邺侯书。

一庭兰玉浑相似,十日壶觞迥不如。快睹凤毛长五色,何年天上送吹嘘。

题群芳图

明代 卢龙云

百卉芬芳各有时,寒梅遇腊转多姿。和羹预待林中实,一种天香分外奇。

和金陵怀古六首 其二 晋

明代 卢龙云

神州沈陆虏尘昏,指点铜驼未忍言。易马重看兴帝室,化龙谁与复中原。

山河涕泪新亭集,王谢风流旧宅存。杯酒长星能几劝,淮淝鹤唳只荒村。

六平山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层峦叠叠斗峥嵘,下见峻冈号六平。自是山灵嫌太横,祗应回伏护专城。

飞云洞饯别林别驾之槜李兼呈车使君

明代 卢龙云

吴越山川纪胜游,屏星远道接清秋。邑缘课最荣增秩,郡以抡材裕借筹。

展骥途看千里逸,飞云觞为片时留。雌堂到日应知己,共赋登高月满楼。

和咏物诗十首 其二 莺簧

明代 卢龙云

胜游丝管日骈罗,更有新声绕绿柯。羌笛未如出谷响,秦筝难拟傍檐歌。

惊回思梦愁怀晓,鼓吹诗肠乐意多。断续流音听不尽,似从伊洛导春和。

惠州何使君考绩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侍直从容忆往年,一麾犹荷主恩偏。名留青琐来何暮,阁近朱明地是仙。

问俗海邦安抚字,奏成天阙重旬宣。君王念旧应无已,会有徵书自日边。

卢龙云

卢龙云

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61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