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钱使君虚白室二首 其一

钱使君虚白室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傍舍新营可数椽,一尊许我坐谈天。剑光入夜床头出,似有青藜烛汗编。

诗人卢龙云的古诗

风节堂四咏 其三 桂

明代 卢龙云

深院亭亭独秀,高林冉冉飘香。清芬似从月窟,移来最擅群芳。

答赠少司马陈公二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东山岁月混烟霞,汉阙千秋待小车。汉室尚留当日树,玄都重看旧时花。

两朝经济推人杰,一代文章见国华。共拟主恩思故剑,老成端不负皇家。

龙江行送黄士明归龙江

明代 卢龙云

樵山巀嶪罗群峰,中天削出青芙蓉。樵湖尽注飞流水,一湾东下江犹龙。

中产高人萃清淑,古今上下蟠心胸。往往应时多遇合,文章行业淩苍穹。

君年逾壮学日积,飞扬意气追前踪。霜蹄得路轻千里,养成六翮将摩空。

天子求贤初爰立,前星瑞协映储宫。异日明良知济美,青云早附毕天工。

答林存古

明代 卢龙云

知交几寓入行封,每为奇游少定踪。白雪新篇惭下里,黄梅法座识南宗。

清秋孰与吟怀壮,薄宦其如旅思浓。到处青山君是客,莫将羁勒笑尘容。

答林无华时自莆中来访因之阳春

明代 卢龙云

世上少知音,与君初握手。文章宦达我难兼,满耳蛙鸣亦何有。

九漈壶山类毓奇,见君颇恨识君迟。囊中白雪堪谁和,听尔复赋阳春时。

澹然亭八景有序 其六 五马烟萝

明代 卢龙云

山势崚嶒跃马来,当檐朝暮翠屏开。四时物色烟花里,百叠峰峦锦绣堆。

长许卧游碧落外,何须济胜白云隈。知君雅有看山兴,不厌凭阑日几回。

常德张使君祈晴有应为赋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张君为政乐难支,露冕听歌穗两岐。露见污邪愁毒潦,随看原隰转朝曦。

丹诚自可苍穹格,黔首仍无暑雨咨。况是冲泥匹马倦,周行千里仗清夷。

读朱大复海牢骚二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难将卑湿比长沙,三载栖迟倦忆家。君自楚材工九辨,卜居吾亦困天涯。

寿倪母郑孺人

明代 卢龙云

东南何处郑公乡,家近初平万石羊。兰质当年明桂户,萱花此日映槐堂。

捐金振乏周仁惠,剖玉成名颂义方。黄发鲁宫追燕喜,白眉汉代踵循良。

瞻云綵舞疑差旷,捧日丹衷恋独长。最绩已看驰凤掖,貤恩即拟下龙章。

庆馀自合膺皇眷,寿献何须问越装。春酒若分王母酝,远书如接令君香。

天边婺影联南极,庭下兰芬擅众芳。会引潘舆同赴阙,朝回分惠万年觞。

客有索余酿秫斋酒者时未有以应也口占复之二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三径黄花伴逐臣,深樽还待白衣人。岂应竹叶长无分,到处垆头绿可亲。

郊居集句十首 其五

明代 卢龙云

竹里泉声百道飞,清溪一路踏花归。

偶逢日者教求禄,曾向长生说息机。隔岸春云邀翰墨,洞门高阁霭馀晖。

别来同说经过事,惆怅当时意两违。

朱明洞景八首 其一 浮邱别墅

明代 卢龙云

旧社窥丹井,开林别有天。东山留谢傅,挹袖侣群仙。

初春感怀

明代 卢龙云

通籍将二纪,阅世良已多。拙宦乃若兹,造物当如何。

消息谅有时,无用辄自嗟。渔樵任所适,谁遣谢薜萝。

既出勿复道,岁月匪虚过。圣德方日新,有道如春和。

四方共拭目,跂足沾恩波。众觉忧茅拔,大业岂蹉跎。

小臣堪就列,欣际涤烦苛。太平占有象,休续五噫歌。

桑榆应未晚,宁烦逐日戈。子奇须白首,方共表东阿。

郊居集句十首 其六

明代 卢龙云

公门何事更相牵,独上高楼思渺然。养拙久判藏姓字,僻居惟爱近林泉。

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岩锁翠烟。

自笑无成今老大,日高窗下枕书眠。

钱使君虚白室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傍舍新营可数椽,一尊许我坐谈天。剑光入夜床头出,似有青藜烛汗编。

观迎春四首 其三

明代 卢龙云

春到江南觉独先,蓂开三叶景初妍。阳和散作人间乐,社酒新丰美十千。

星变二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繁星俱拱北,何事却群飞。仁爱天常寓,明谟在炳几。

王莽城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残堞馀秋草,颓垣带夕阳。当年曾下士,谁为语兴亡。

署中连赏牡丹呈周姚苏谭四曹长共三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公馀呼酒问花神,秋署何缘别有春。林萼已堪过魏紫,樽醪况复得周醇。

一时折柬俱能至,竟日飞觞未厌频。醉后天香衣更染,宝阑嘱护露华新。

武夷九曲歌寿少司马陈公七十有序 其三

明代 卢龙云

三歌曰:我所瞻兮会仙岩,溪流三曲溪转深。海日初升开晓岚,游仙鸾鹤此中骖。

何以侑之杯行三,缘厓架壑穷幽探。山光水色媚清酣,千秋万岁乐且耽。

卢龙云

卢龙云

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61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