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赠施茶僧真山二首有引 其一

赠施茶僧真山二首有引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清风习习语兰奢,解渴功曾及万家。香积施馀无一事,夜看萝月昼松霞。

诗人卢龙云的古诗

答林无华时自莆中来访因之阳春

明代 卢龙云

世上少知音,与君初握手。文章宦达我难兼,满耳蛙鸣亦何有。

九漈壶山类毓奇,见君颇恨识君迟。囊中白雪堪谁和,听尔复赋阳春时。

秋初答林园相诗酒之惠二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年光看渐晚,秋气又生寒。鬓欲相催白,颜谁解驻丹。

竹林方慕阮,诗传旧推韩。斗酒因君赠,羁怀酌自宽。

送谢参军转赋二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清才每喜分曹暇,王事都缘国计劳。行里山程梅雪霁,望中亲舍岭云高。

四方民力随飞挽,此日宵衣念转漕。待尔承恩辞阙下,鲲游应及赋秋涛。

送蔡僚长出守南宁

明代 卢龙云

腊尽寒梅映雪敷,邮亭浊酒赋骊驹。几年南国皆清署,此日西陲暂远途。

领袖纪纲原法从,度支财赋旧司徒。才堪裕国徵持算,政解宜民待剖符。

南顾荒疲须共理,广询贤硕徯来苏。昆崙山下邕州路,罗秀岩前越骆区。

疆理舆图犹外服,诛求榷吏已无襦。闾阎问俗恩宜普,师帅承流事岂迂。

朝命双旌荣出牧,山程千骑拥前驱。共言朱毂来何暮,始信苍生望不孤。

五岭春先鸣格磔,三江水暖跃娵隅。到时预卜多仁惠,奏阙行看有硕肤。

汉世自应同渤海,君乡宁独美龙图。玺书特召知非远,大展生平弼圣谟。

答康孟担

明代 卢龙云

忆昨相逢笑语温,那知此别正销魂。低眉自悔腰恒折,缄口宁誇舌尚存。

思过未开延寿阁,离群将署翟公门。远书谩带烟霞色,始信山林道愈尊。

天门山二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见说千寻锁,横江断舳舻。升平当此日,外户总通衢。

一月之间惠武夷茶者三至口占三首 其三

明代 卢龙云

何处仙游美,寻真有幔亭。分来春已足,无待乞山灵。

答亲友赠别十九首 其九

明代 卢龙云

草堂无事只科头,谁遣膏车赋远游。开径转应怜仲蔚,轻舟难复似王猷。

因耽薄禄居频卜,久识微名世共浮。明到蓟城春未晚,与谁觞咏散乡愁。

送陶廷正出守邵武

明代 卢龙云

迢递双旌历万山,郡斋如在列仙间。郡回九曲青丝缆,峰拥七台碧玉环。

千骑始看承帝眷,一麾聊且念民艰。不冤久矣闻廷尉,增秩行应对阙还。

飞云洞饯别林别驾之槜李兼呈车使君

明代 卢龙云

吴越山川纪胜游,屏星远道接清秋。邑缘课最荣增秩,郡以抡材裕借筹。

展骥途看千里逸,飞云觞为片时留。雌堂到日应知己,共赋登高月满楼。

贺同年王计部初诞曾孙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曲江并马记吾曾,华发头颅日渐增。绕膝喜君孙有子,开颜对客祖为曾。

镜中白镊殊堪慰,经里玄成且代兴。最是凤毛俱五色,云霄次第见飞腾。

答亲友赠别十九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归来似为厌时名,又听阳关送别声。得丧漫同失马叟,去还宁比弃繻生。

惭余浪迹过三仕,喜尔雄文重二京。莫遣风尘双鬓改,东隅犹及见功成。

岁暮柬陈新之四首 其三

明代 卢龙云

雪残东阁未多时,又与春光暗有期。谁遣阳春随白雪,歌来应是郢人知。

为刘生题日升图赠杨郡丞

明代 卢龙云

海门朝旭映扶桑,指顾辉腾被八荒。云影三山连浩渺,波光万里出苍凉。

川原在处皆生色,草木何心亦向阳。莫笑野夫贪曝背,由来普照尽穷乡。

送王孝廉奔讣还柳州

明代 卢龙云

长年旅食傍金台,意气看君亦壮哉。意以浪游忘寸草,祇缘先泽在三槐。

云边泪眼天无极,雪里愁肠日几回。归去蓼莪应暂废,公车还待尔重来。

王百谷为余序谈诗类要赋此寄谢

明代 卢龙云

箧笥犹存旧寄诗,品题何意复吾私。玄言并入临池兴,彩笔兼传幼妇词。

羲献风流元代美,邹枚儒雅总堪师。可能便舣吴门棹,载酒从君更问奇。

勘水灾四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岁事看如此,仓箱有几家。茫茫秋水外,总似荻芦花。

澹然亭八景有序 其七 鳌顶祥云

明代 卢龙云

鳌戴三山弱海东,城南咫尺亦堪同。城云缭绕孤峰外,瑞色冲腾杳霭中。

影结楼台临绝涧,光生岩岫散晴空。高人对此自怡悦,不羡飞扬逐大风。

辰沅道中五首 其三

明代 卢龙云

云起常从马足,风来或送猿声。一道红泉树杪,泠然挹濯神清。

感时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四野阴云蔽,狂飙暮凌乱。清露忽凝霜,卉木皆彫换。

扰扰锥刀子,营营等血汗。中夜起彷徨,持筹有遗算。

道路多苦辛,豺虎复为患。念此羁旅人,如何不长叹。

卢龙云

卢龙云

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61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