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飞云洞景十二首 其一 云洞藏春

飞云洞景十二首 其一 云洞藏春

明代 卢龙云

背郭晴云绕洞门,依然飞盖旧西园。四时卉木皆春色,最可留人倒绿尊。

诗人卢龙云的古诗

答亲友赠别十九首 其十五

明代 卢龙云

忆昔分符海上城,寸心无日不悬旌。官同即墨宁干誉,政比丹徒却坐清。

拙宦久劳州郡职,汉庭多薄少年生。蛾眉渐老应销妒,启事何当辱鉴衡。

送佘参知分署罗定

明代 卢龙云

为语攀辕减别愁,使星仍照粤江头。使连千里河同润,薇对三城地旧游。

百雉重关新保障,万山过雨足瓯窭。已知凤下人争睹,旋听将雏兴自悠。

冉伯牛墓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寂寞先贤墓,千年马鬣坟。可怜七十子,德行几如君。

起复北上答友人寄赠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柳色青青似渭城,翩翩文藻出西京。翩居水石心难系,前路莺花春始明。

寸禄祗应随世用,尺书无奈别君情。秋怀万里风云壮,彩笔还看起大名。

感遇三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世情纷忌直,宦态转为工。触事情偏感,趋时愿不同。

是非庄蝶梦,得失楚人弓。汝力虽难致,欣看论已公。

初入邯郸境谒吕翁祠口占

明代 卢龙云

大陆秋澄旅邸开,停鞍一眺吕仙台。相迎父老应含笑,前度卢生今又来。

中秋玩月值文闱试士日答廖文学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秋光才满习家池,有客新篇更陆离。胜赏谩宜方外侣,浮名休羡里中儿。

诗成珠玉当谁和,忧在江湖只自知。到处楼头增夜色,樽开且续屡传卮。

补谪入京集句

明代 卢龙云

迢递山河拥帝京,君王深在九重城。

君和不散穷途恨,江上几看芳草生。

古往今来只如此,水流花谢两无情。共知人事何尝定,身贱多惭问姓名。

郊居集句十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苦厌繁机少适怀,相将游戏绕池台。

溪云杂雨来茅屋,堕蕊飘香入酒杯。

老去诗篇浑漫兴,眼前人事祗堪哀。全真养素安吾分,海柳江花次第开。

都门送赵明府之琼山

明代 卢龙云

黄金台下忆琼台,万里须君保障哉。万棘南陲新凤羽,空群北冀旧龙媒。

琴鸣流水潮声入,剑拂清霜蜃气开。观海不须愁望远,飞凫容易日边来。

答袁大观

明代 卢龙云

苦雨阴霾黯不舒,临岐驻马意何如。已应走卒知君实,那得中朝问子虚。

握手赠言千里思,加餐念旧隔年书。江风纵与滕王便,尚隔舟帆一月馀。

送郭太学

明代 卢龙云

槐市秋清集俊髦,壮游堪逐五陵豪。初开道路驹千里,争睹云霄凤一毛。

都讲席看随上序,进贤冠羡映东曹。筑台况是君家事,此去悬金价并高。

答友人促余北上

明代 卢龙云

纵横车骑奕棋看,几向羊肠叹路难。不为雀罗妨下榻,更随鸥队狎持竿。

青衫往事白司马,皂帽今时管幼安。一出又惊尘梦远,可容年少问南冠。

李封君兄弟承恩图

明代 卢龙云

余视世间人,岂无兄及弟。荣瘁间同兄,具迩殊廉陛。

式好任埙篪,名实不堪礼。宦达即齐名,参商逐旅邸。

闽海多贤豪,二老表林皋。诗书敦夙尚,水石美游遨。

友爱念弥笃,乡闾慕转高。辞荣乐丘贲,家声起誉髦。

令德宜寿岂,锦衣炫庭綵。同时荷紫纶,皇恩深若海。

锡服相辉鲜,素澹元无改。雏驹总凤龙,移忠未休怠。

粤徼已澄清,屏翰出江城。观风过海岱,齐鲁遍诸生。

风雨对床夜,池塘梦草情。教仕迭跻膴,黄发逮三旌。

社中延李本宁先生同集承见赠四章答和如数 其四

明代 卢龙云

金石本希声,瓦缶一何众。江汉楚望分,争先睹麟凤。

赤帜竖艺林,千载无屈宋。海内几神交,雄篇或传诵。

紫气忽东来,盈门多宾从。吾党勉步趋,翩翩逐飞鞚。

君子遗德音,穆如过雅颂。鸾翮非久羁,大厦需梁栋。

君黄马

明代 卢龙云

君马黄,臣马赤。二马并逐臣马力,骥马称力称其德。

游子在天南驾车,驰马力尽伤我心。居人在天北顿辔,摧轮遥望安终极。

七月六日舟过广陵别同行诸子并柬庞与虔明府

明代 卢龙云

相从理棹下扬州,葭菼离离满目秋。却笑此身非跨鹤,又将时序会牵牛。

弟兄海内希长合,萍梗天涯不自由。二十四桥今夜月,箫声谁与伴维舟。

入京补谪奉老母暂居清源途中感述四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冲泥匹马笑重来,可道王阳驭未回。寸禄总非淹国士,北堂还待旅颜开。

课诸生二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皇家此日大张罗,麟凤时看上苑过。海内风云期并合,古来勋业与谁多。

连城价重归珍席,九陌花深待玉珂。文运喜当全盛世,观风何地不菁莪。

题道人隐居图

明代 卢龙云

深谷松云护结庐,万山回合径盘纡。道人已悟青牛诀,别有玄亭自著书。

卢龙云

卢龙云

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61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