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谭彦桢比部新得貤封以使事还里

谭彦桢比部新得貤封以使事还里

明代 卢龙云

枌社长邻二郡隅,盈盈一水隔樵湖。他乡并引秋怀切,薄宦犹难昼锦俱。

共喜新恩天语焕,却看后会月华孤。汉家除目朝朝下,伫听迁莺复就途。

诗人卢龙云的古诗

济河杂咏八首 其八

明代 卢龙云

久客谙贫味,朝霞或可餐。湖光怜渐逼,虾菜此中宽。

过豫让桥二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千年气节未沉沦,自许孤忠愧后人。报主若论恩厚薄,似君犹是二心臣。

读杨忠悯公集

明代 卢龙云

在昔乘嘉运,深宫事玄默。天子但垂衣,虚心委贤硕。

谁其负端揆,转为狐鼠窟。所以节直者,怒发眦为裂。

是时杨职方,尤称铁石肠。立谈辄太息,颇类戆与狂。

大廷初抗议,流落谪边疆。赐环未几日,吐论眉转扬。

请剑务诛佞,激烈由天性。何知逆耳言,叩阍不可听。

屈首就簿责,幽系伤形影。微臣亦何辜,天王自明圣。

伤哉遘憸壬,甘为虎蟒嗔。爱憎移生死,烈士乃陨身。

直气元不改,方幸已成仁。馀作忠魂补,兼以待后昆。

人心自不昧,天心亦可回。一朝朝论定,殊恩及夜台。

嗣子悯先志,勋业起尘埃。视彼谮人者,而今安在哉。

补谪入京集句

明代 卢龙云

迢递山河拥帝京,君王深在九重城。

君和不散穷途恨,江上几看芳草生。

古往今来只如此,水流花谢两无情。共知人事何尝定,身贱多惭问姓名。

为廷尉正林君题贞烈卷有引

明代 卢龙云

航海当年宋祚屯,天教虏祸到瓯闽。修戈未展同仇志,投袂难全远害身。

百口并缘兵革苦,千家俱属乱离频。闺闱烈行犹堪纪,粉黛徽音却未湮。

蹈海成仁甘自陨,吁天举目叹无亲。闽山地隔千重嶂,洛水桥通万里津。

气压沧波长浩荡,名于叠献比嶙峋。夫因里选曾闻达,道为时艰尚隐沦。

胡元闰位终难屈,淑媛贞魂并未伸。英烈祗堪垂野史,褒扬何自贲皇纶。

风高永足传天下,世远谁同问海滨。异代庆馀幽竟阐,闻孙光裕意全真。

欲缘俎豆兴堂构,爰采歌谣慰穸窀。士女一时俱劲节,芳香千载共贞珉。

绵绵世泽知能永,奕奕家声喜渐新。纪载未须烦郡邑,却应感召见祥臻。

朱明洞景八首 其七 把钓方台

明代 卢龙云

平台依渌水,喧静称垂纶。祇恐非熊兆,江湖异富春。

和友人春游六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万树烟深雨正丝,春阳育物已多时。半黄乍变柔条柳,更倩东风向晓吹。

送陶廷正出守邵武

明代 卢龙云

迢递双旌历万山,郡斋如在列仙间。郡回九曲青丝缆,峰拥七台碧玉环。

千骑始看承帝眷,一麾聊且念民艰。不冤久矣闻廷尉,增秩行应对阙还。

初春群玉山楼滞雨二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青青麦陇发华滋,烟雨微濛望亦宜。林冻乍消飞燕雀,涧泉初暖浴凫鹥。

千家城郭春偏丽,百叠云山翠转奇。最是旅游思道路,目悬钟鼓报晴时。

送陈仁甫归豫章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片帆千里下无诸,僻地淹留忽月馀。花县对怜潘令鬓,锦囊潜带邺侯书。

一庭兰玉浑相似,十日壶觞迥不如。快睹凤毛长五色,何年天上送吹嘘。

答景源宗侯

明代 卢龙云

论文当日几相亲,佳句传来未厌频。湖上山川成隔岁,江东云树再逢春。

远书但劝加餐食,宣室何由问鬼神。自是散曹难报称,每因客梦到枫宸。

为刘生题日升图赠杨郡丞

明代 卢龙云

海门朝旭映扶桑,指顾辉腾被八荒。云影三山连浩渺,波光万里出苍凉。

川原在处皆生色,草木何心亦向阳。莫笑野夫贪曝背,由来普照尽穷乡。

初冬有事武闱登三山南楼眺望

明代 卢龙云

一上层楼寓目宽,南中十月只轻寒。南山雨过林仍绿,万木霜催叶未丹。

骑射此时资讲武,蒐罗他日备登坛。汉家颇牧频推毂,须信封侯事不难。

辰沅道中五首 其四

明代 卢龙云

山下一村雷雨,岩前几阵风云。人在翠微深处,披襟涤尽炎氛。

送周廷评张大行还朝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使节迢遥自帝廷,真教南斗避文星。翘材或拟平津馆,驱传翻劳送客亭。

玄草我惭嘲尚白,蓝成俱谢出于青。封轺再入邯郸道,莫笑卢生梦未醒。

寄题壶山诸景十首有引 其四 笏石当潮

明代 卢龙云

岧峣异石出岩头,一派潮声向此收。疑是山灵因望海,独能端笏礼阳侯。

飞云洞景十二首 其十 晚泊溪云

明代 卢龙云

鸥鸟忘机任泊浮,捲纶日暮此维舟。清溪坐对心如水,不定閒云亦共留。

苦热二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逃暑非河朔,每愁触热行。已应秋气近,稍稍入蝉声。

朱明洞景八首 其二 清樾高斋

明代 卢龙云

绕舍树扶疏,林光照道书。掩关辞问字,独坐对清虚。

和友人春游六首 其六

明代 卢龙云

娇歌清管下楼台,灯火荧煌漏莫催。最喜春宵寒已薄,可能金钥彻明开。

卢龙云

卢龙云

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61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