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岁暮柬陈新之四首 其二

岁暮柬陈新之四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玄英吹尽一冬阑,百里同君共岁寒。下榻几能过仲举,独传篇咏可人看。

诗人卢龙云的古诗

孙封君双寿二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太丘门第庆偏长,喜见元方又季方。借问飞霜仍绣斧,何如起草近含香。

两都誉并臣劳懋,一日恩兼帝赉光。况是南山纷献寿,最荣双白照高堂。

观迎春四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翩翩队舞鼓如雷,共喜春从此日来。试看东皇司令始,条风吹雨净纤埃。

风节堂四咏 其二 竹

明代 卢龙云

风袅清声万玉,霜淩劲节千竿。秀色公馀堪览,飞来更有凤鸾。

答赵仁甫秋日见怀

明代 卢龙云

公馀一榻为南州,乘兴谁堪并子猷。混迹久甘牛马应,神交偏忆凤鸾俦。

栖迟尔傍山中社,摇落余怜海上秋。试问东篱餐菊后,几人邀月共登楼。

答梅子庾

明代 卢龙云

有客丰神照秋水,胸中磊落谈名理。仙隐如传仙尉家,吴趋大类吴门市。

自言负俗寡所谐,难遣风云入壮怀。世上龌龊何足数,客中情绪苦无佳。

床头却有书连屋,展向风檐时玩读。雅意难忘对圣贤,此身未肯混流俗。

蹑屩行游到秣陵,彩笔还能赋二京。名刺怀来字半灭,尘剑拂时铗自鸣。

神交海内谁知己,雄文欲学黄初语。赠我空惭寡和篇,争比龙门得御李。

道中口占二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捧檄重来强为亲,风涛湖海怅无津。贞心自古悲怀璞,宦业由来似积薪。

送单持玉归罗浮次留别韵

明代 卢龙云

倚闾里巷号鸣珂,游子能为雪调歌。将母自缘陟屺切,思乡谁似入秋多。

方欣白下联桑梓,已向朱明念薜萝。京国抡才需此日,莫轻衣马恋渔蓑。

答亲友赠别十九首 其十四

明代 卢龙云

閒居水石差怡性,恋阙驺车又戒途。已愧朝阳冈上凤,漫随波泛水中凫。

考槃羡尔开三径,作赋令人重两都。康济并需岩穴士,先忧宁道只江湖。

五日同诸公观竞渡二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天留霁色傍江开,画舸轻桡叠鼓催。渔父不知吟泽恨,楼船堪并济汾来。

风含兰气宜新浴,霞带蒲香入旧醅。傍晚榜歌听互答,舟前争道锦标回。

答亲友赠别十九首 其十六

明代 卢龙云

千古东山慕谢安,蓬蒿一径岂同看。蓬言并拟幽人宅,赤帜谁堪大将坛。

霜映万枫帆影度,斗连五夜剑光寒。悠悠燕粤音书隔,期尔方弹贡禹冠。

又和次杜秋兴八首 其四

明代 卢龙云

故交零落似残棋,秋到怀人意倍悲。隍里鹿蕉追往日,门前乌柳念今时。

曾怜齐客出关早,敢笑秦侯见事迟。虎口年来惊乍定,论文差慰暮云思。

自乡返城喜春雨沾足兼闻欲罢矿税释建言得罪诸臣

明代 卢龙云

我初返旧疆,原野尚枯赤。油云忽四兴,甘澍满田泽。

农人相慰欢,举趾盈阡陌。今年复有秋,卒岁仍有获。

返棹珠江濆,恒情倍自适。共道圣明朝,燔然悯疾阨。

有诏及闾阎,苛条尽蠲革。欣跃遍群黎,若旱逢膏液。

造物本无私,皇仁亦自辟。胥颂圣同天,里巷今安席。

早晚下徵书,岩穴搜贤硕。伫见东山人,弹冠趋禁掖。

送张子云赴选

明代 卢龙云

逼侧歌残始见君,翩翩结束又离群。三都十载推能赋,一日同舟重抚军。

客路山川烦应接,帝城风月与平分。不知何地堪资画,却为苍生望已勤。

答友人西游见寄

明代 卢龙云

远道何由折简呼,花前曾记伴提壶。书邮渐讶八行少,诗债才偿一事无。

留客江山知信美,怀人风月隔欢娱。几回欲报加餐字,西岭云深雁影孤。

答周子翰时游吴越还将归黄州

明代 卢龙云

越航归客又吴骖,仆仆尘途似不堪。万里风云看直北,九天羽翼壮图南。

为郎颜驷嗟同滞,入坐崔陵喜共谈。正值楚材徵上国,龙光此日照开函。

梁文学以自寿六十诗见示次和

明代 卢龙云

莫将杯酒负良辰,十月江南号小春。一任浮云时自改,须知吾道未全贫。

清霜傲菊秋仍好,香雪冲梅岁又新。岂学坡翁怜暮景,江门风月更何人。

送康孟担西游访其叔郡丞

明代 卢龙云

千里竹林几梦寻,西行此日惬尘襟。孤舟夜泊风前笛,两岸秋声月下砧。

雾宿山光时隐现,岚飞野色半晴阴。柳江若过曾游地,应笑当年种柳心。

人日次和

明代 卢龙云

今年此日春逾好,已有新篇带醉看。金胜并欢迎改岁,敝裘宁复怯轻寒。

但教诗见长瑜和,谩道冠同贡禹弹。满目阳和知引兴,彩毫题遍自非难。

三水舟中与族兄弟话别

明代 卢龙云

行行谁解慰飘蓬,尊酒怜君意气雄。仗剑他年辞故里,五陵衣马直须同。

勘水灾四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岁事看如此,仓箱有几家。茫茫秋水外,总似荻芦花。

卢龙云

卢龙云

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61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