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重阳后二日寿钱使君

重阳后二日寿钱使君

明代 卢龙云

昨日登高上霸台,凉风吹动紫云隈。遥瞻瑞气缠南极,复有祥光彻上台。

双旌问俗多馀暇,五裤腾欢遍草莱。正好乘秋同染翰,不妨对月更衔杯。

南山颂岂寻常匹,北阙恩还次第催。心事久为清献侣,循良真自颍川来。

股肱会见承先诏,文武于今仗异才。一路清风随五马,九天湛露溢三槐。

芳尊此夕且饶兴,醉笔能翻九万枚。

诗人卢龙云的古诗

读王进士下第时所拟宫词六十首为赋四绝 其三

明代 卢龙云

凉月扬辉逗碧纱,从前幽恨托琵琶。今宵伴月看歌舞,翻笑姮娥独岁华。

取道浙行值岁方暮

明代 卢龙云

岁暮阴阳羁旅泊,天涯泉石梦郊居。红尘再拟看花会,白社初抛种树书。

适越有怀探禹穴,浮江无用吊三闾。春来依旧王孙道,芳草东风不负余。

海虞十二景 其十一 玄林鸽井

明代 卢龙云

卓锡何年至,泉流雪乳寒。群飞天外羽,几就洞中丹。

花雨兴龙窟,慈云覆绮阑。酌来应觉爽,沆瀣不须餐。

寄题壶山诸景十首有引 其四 笏石当潮

明代 卢龙云

岧峣异石出岩头,一派潮声向此收。疑是山灵因望海,独能端笏礼阳侯。

常山道中见梅花盛发二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淡荡春光雨雪馀,官梅夹道已全舒。总无载酒看山伴,亦是出郊览胜初。

送谢参军转赋二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清才每喜分曹暇,王事都缘国计劳。行里山程梅雪霁,望中亲舍岭云高。

四方民力随飞挽,此日宵衣念转漕。待尔承恩辞阙下,鲲游应及赋秋涛。

夜饮惟学宅

明代 卢龙云

雨过云开月正圆,朱门宾从集初筵。西园尚美当春候,下里宁惭和郢篇。

绮席沾香花似锦,金樽漾绿酒如泉。归来醉起更残后,犹记谈高座上玄。

答刘九逵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卉木零高秋,窗轩困积雨。怀人葭露困,新知乐披睹。

邂逅不须臾,慇勤托肺腑。遗我几瑶篇,珠玉满环堵。

展玩照颜色,时如对握麈。探讨及盛年,积学罗千古。

得句每惊人,价重鸡林贾。

飞云洞景十二首 其九 泛湖钓舫

明代 卢龙云

一片湖光滉漾寒,扁舟明月浸渔竿。磻溪事业应还在,不似羊裘祗自安。

答杨肖韩民部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缥缈山光带暮烟,怀人天畔望长悬。怀家景物多寻胜,子舍斑斓递击鲜。

系帛书来丹徼外,草玄亭在碧云前。羁愁最恋餐霞侣,况复当春花正妍。

答李明府

明代 卢龙云

握手谈初洽,察眉喜渐开。不闻中泽喜,且咏北山莱。

琴援南山曲,珠投明月胎。大风东海至,白雪郢中来。

潘县花何似,陶门柳故栽。图书怀旧业,赓咏喜新裁。

老大知无补,经纶愧不才。多君辞物役,乘暇即登台。

送周曹长归四明

明代 卢龙云

清署年来喜乍逢,散衙俱觉讼庭空。散馀自爱爰书暇,赋就咸推翰藻雄。

秋老望乡思越鸟,江寒归棹听离鸿。鉴湖烟水君休恋,除目行看下桂丛。

同诸生登紫阳阁

明代 卢龙云

紫阳高阁枕山阿,纡径层厓长绿萝。分得异莲疑玉井,飞来细瀑似银河。

境超下界尘俱寂,坐对南薰暑亦和。何必学仙仍学佛,此中真乐已云多。

答陈生心文

明代 卢龙云

远海缄书一雁传,品题国士忆当年。品袍未动朱衣赏,蓉镜堪期御墨鲜。

乡似并州心独切,庄如陆氏意俱悬。骅骝本自轻千里,更向长途早着鞭。

前有尊酒行为颜使君作

明代 卢龙云

日永晷渐移,午睡梦方觉。抱膝百虑婴,羁怀渺难托。

感君自高谊,一见等夙昔。握手共殷勤,吐论本肝膈。

儒雅亦吾师,笑谈皆莫逆。晤言安可常,相酬屡促席。

尊酒但复盈,客心胡不乐。人生贵适志,风尘徒役役。

寿林乔化明府

明代 卢龙云

早岁辞荣访赤松,林泉乐事得相从。归来正似陶彭泽,引去何惭邴曼容。

真率渐成耆社会,优游好袭醉乡封。閒居日就千秋业,翻笑尘游少定踪。

送佐甫宗侯入永新兼寄何明府

明代 卢龙云

风含绿筱雨初收,景物萧然五月秋。不傲羲皇閒处卧,偏思河朔暑中游。

葵榴有艳归囊草,鸥鹭忘机傍客舟。此去羊何应共和,教人天畔忆登楼。

熊颜二茂才各以诗为贽赋答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蓬莱宫阙待仙班,倾盖逢君暂解颜。结客少年场渐散,异乡岐路辙俱环。

相看气味投兰芷,不为泥途弃蒯菅。珍重双珠来合浦,案头交映夜光寒。

送梁左史还周藩

明代 卢龙云

家传相业旧青箱,海内今推马季常。凤沼握兰辞直阙,兔园修竹羡游梁。

名因授简称方外,心为长裾别故乡。到日醴尊承眷问,好陈乐善答君王。

送王君聘明府迁比部

明代 卢龙云

秋风海上送秋曹,几载怜君抚字劳。何必拾遗思汉汲,且看明允重虞皋。

白头慈母新纶檄,玄鬓仙郎旧佩刀。若道爰书非得意,于门他日为谁高。

卢龙云

卢龙云

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61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