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梁文学以自寿六十诗见示次和

梁文学以自寿六十诗见示次和

明代 卢龙云

莫将杯酒负良辰,十月江南号小春。一任浮云时自改,须知吾道未全贫。

清霜傲菊秋仍好,香雪冲梅岁又新。岂学坡翁怜暮景,江门风月更何人。

诗人卢龙云的古诗

同诸生登紫阳阁

明代 卢龙云

紫阳高阁枕山阿,纡径层厓长绿萝。分得异莲疑玉井,飞来细瀑似银河。

境超下界尘俱寂,坐对南薰暑亦和。何必学仙仍学佛,此中真乐已云多。

六平山二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千仞谁能即振衣,迂回樵径傍斜晖。丹梯任尔凌云出,平步还应绕翠微。

飞云洞景十二首 其六 三径琴尊

明代 卢龙云

薜萝深径敞幽居,暇日琴尊亦自娱。时向竹间留二仲,岂缘日涉但篮舆。

出邯郸西郭悯荒

明代 卢龙云

驱车出城西,井里太萧索。寥寥几家太,俛仰但四壁。

鸡犬声不闻,日晏未炊食。釜甑几生尘,相视无颜色。

烈日更流金,大风走沙石。岂无百亩宽,其奈千里赤。

壮者行四方,老者守廛陌。孤妇抱儿号,将为沟中瘠。

我行一见之,涕下忽沾臆。何以待徵求,无用苦相迫。

送袁仲子赴阙

明代 卢龙云

海日初腾雾欲消,似闻鲲运向层霄。图南羽翼三山动,直北风云万里遥。

伯仲交游天下士,词章出入圣明朝。凤池旧侣今应在,赋雪吟春并可招。

题群芳图

明代 卢龙云

百卉芬芳各有时,寒梅遇腊转多姿。和羹预待林中实,一种天香分外奇。

忆郊居并答仲升

明代 卢龙云

旧辟郊亭称地主,别来花雨几阴晴。自缘旅泊悲龙剑,长忆仙流咽凤笙。

下走马牛迹尚混,故山猿鹤怨难平。何时秉烛西园会,得句池头月五更。

芙蓉驿换舟二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古水阴森官渡头,从前烟雨几维舟。沙鸥野燕多相识,却怪游人自滞留。

京口望长江

明代 卢龙云

飘蓬何地不天涯,吴楚东南望尚赊。吴雨濯枝辞凤阙,西风闻雁转龙沙。

九江亦接浮湘路,八月宁同奉使槎。万里关山无定泊,教人回首忆京华。

答康孟担寄赠四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窗外禽声竟日闻,午晴花气送馀芬。久随波荡为孤客,拟遣穷愁咏五君。

旧侣几逢千里驾,他乡长梦故山云。何当谢却浮名累,挥麈谈诗到日曛。

常山道中见梅花盛发二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淡荡春光雨雪馀,官梅夹道已全舒。总无载酒看山伴,亦是出郊览胜初。

答周子翰时游吴越还将归黄州

明代 卢龙云

越航归客又吴骖,仆仆尘途似不堪。万里风云看直北,九天羽翼壮图南。

为郎颜驷嗟同滞,入坐崔陵喜共谈。正值楚材徵上国,龙光此日照开函。

郊居集句十首 其八

明代 卢龙云

小亭终日对幽丛,十载长安似梦中。

内外忘怀能自适,驱驰卒岁亦何功。

閒心不厌耕南亩,往事应须问塞鸿。

达士招邀同笑傲,徘徊却忆酒壶空。

牟母薛孺人贞慈诗有引

明代 卢龙云

江汉钟奇淑,庭闱萃众芳。早推闺里彦,继擅妇中良。

誓志明如日,存孤薄履霜。柏舟宁共矢,芦絮不堪裳。

歌鹄自完节,丸熊更义方。诗书遗泽远,孝友颂声长。

教仕绩逾最,移忠庆未央。风清萱草茂,露浥桂枝香。

星焕集贤里,天开燕喜堂。母恩诚欲报,子道亦同光。

和友人闻报生孙

明代 卢龙云

天畔祥光炫晓霞,旅中新咏庆年华。蓝田秀出阶前玉,彩笔欣增梦里花。

此日桑蓬初应瑞,他乡萍梗总为家。开颜会见飞腾翼,万里扶摇自海涯。

济河杂咏八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野色连长薄,河流划大荒。东南仰刍粟,由此达艅艎。

和擒倭志喜

明代 卢龙云

赤羽频年急备倭,论功犹自藐山河。鲸渊夜涉天无险,蜃阁晴嘘海亦波。

小丑未须烦武略,微劳先已动诗魔。不知十万王师出,何日听君拟凯歌。

野泊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日暮且维舟,川原浩无极。宿鸟投深林,疏云过绝壁。

伫立暂彷徨,搔首空叹息。昨朝辞簿领,今晨远行役。

王事敢云劳,俛仰怀今昔。

题寿鹿图为人侄寿其叔母

明代 卢龙云

海气蒸霞日始旭,照见碧桃初度熟。翩翩青鸟自瑶池,伴得女仙骑白鹿。

鹿衔芝草声呦呦,桃实累累枝上头。并入丹青图寿禄,因知萱草号忘忧。

谁共家园周览远,最是竹林推小阮。丝管骈罗日导舆,好鸟和鸣千百啭。

兰玉阶庭雨露长,阿宜岂特称文章。绕膝含饴多集顺,岁岁同开燕喜堂。

送高学谕致政还江右二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南来造士见功高,湖海元龙气尚豪。不为三鳣糜岁月,却随一鹤返林皋。

归来满径犹松菊,别去环门自李桃。即拟宫衣荣彩服,何须白马恋青袍。

卢龙云

卢龙云

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61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