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答亲友赠别十九首 其十三

答亲友赠别十九首 其十三

明代 卢龙云

念载驱驰道路难,买邻曾借一枝安。暂违松菊先生里,敢附风云国士坛。

蜀赋祗今危鸟道,楚歌元自爱幽兰。山中猿鹤君能主,莫拟移文异日看。

诗人卢龙云的古诗

送练生还峡江并柬黎明府有引

明代 卢龙云

海畔移家号义门,忠魂馀庆及闻孙。此生自幸天无外,异地长怀江有源。

物色几年劳梦寐,奉尝千里托蘋蘩。荒凉故宅成羁旅,推食犹凭地主恩。

寄题壶山诸景十首有引 其六 洽水环襟

明代 卢龙云

百道山泉出峡来,汪洋赴壑尚萦回。已知学海终能至,须识灵源向此开。

答亲友赠别十九首 其十三

明代 卢龙云

念载驱驰道路难,买邻曾借一枝安。暂违松菊先生里,敢附风云国士坛。

蜀赋祗今危鸟道,楚歌元自爱幽兰。山中猿鹤君能主,莫拟移文异日看。

桃花坞分赋二首 其二 赋得桥边桃花

明代 卢龙云

繁英几树荫溪桥,灼灼红芳俯泬寥。灼漾临流疑锦水,艳交题柱胜霞标。

成蹊路转舟同远,夹岸源寻洞不遥。过此徘徊堪寓目,何须千叶恨能消。

题寿鹿图为人侄寿其叔母

明代 卢龙云

海气蒸霞日始旭,照见碧桃初度熟。翩翩青鸟自瑶池,伴得女仙骑白鹿。

鹿衔芝草声呦呦,桃实累累枝上头。并入丹青图寿禄,因知萱草号忘忧。

谁共家园周览远,最是竹林推小阮。丝管骈罗日导舆,好鸟和鸣千百啭。

兰玉阶庭雨露长,阿宜岂特称文章。绕膝含饴多集顺,岁岁同开燕喜堂。

祖德诗为姚司理作

明代 卢龙云

东南佐郡有贤声,世德曾高旧旦评。黄绶海邦称惠尉,青云法从字升卿。

官缘一命馀家庆,秩拟三旌荷国荣。大父交知同记忆,相才先习二郎名。

麻滩驿舍睹壁间留咏忆钱五卿二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两度分符竹,千重到楚山。骥途翻蹇滞,鸟道总间关。

行役思乡远,驱车畏路难。滩声从百折,阅尽见安澜。

林烈女

明代 卢龙云

千年青史仗谁收,女行同推第一流。百两未能宜尔室,九原何遽乐斯丘。

露零宿草悲鸳幔,风韵疏松忆凤楼。此日表扬先郡邑,恩光还拟下皇州。

岁杪徐园宴集用王弇州韵二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荏苒流光岁欲更,诗篇祭罢转多情。诗峦似画过韦曲,笔札如云聚墨卿。

公暇不妨留胜地,幽探何必问仙瀛。残年此会知难数,又到芳春狎旧盟。

答赠少司马陈公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百丈鳌山带紫霞,修真几度转河车。抛书午倦惟看竹,操笔年来更梦花。

司马园开耆会胜,太丘门聚德星华。安车会见来天上,欢舞还应遍万家。

课诸生二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皇家此日大张罗,麟凤时看上苑过。海内风云期并合,古来勋业与谁多。

连城价重归珍席,九陌花深待玉珂。文运喜当全盛世,观风何地不菁莪。

惠山泉酒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山泉祗道因茶胜,谁识尊中绿倍嘉。好倩老僧通水脉,百杯扶醉更烹茶。

送林参知先生入贺

明代 卢龙云

南粤瞻天万里遥,五云深处导星轺。廿年久隔鹓鸿侣,双阙重趋玉帛朝。

鉴拟千秋承帝眷,乐闻九奏会仙韶。礼成召对应询瘼,三祝馀情更愿尧。

题龙起卷送何贡士

明代 卢龙云

天尽东南大壑宽,伏龙深处水云寒。伏朝雷动初开蛰,万里风长更助澜。

头角久应为物睹,飞腾宁复限泥蟠。层霄有路知无极,霖雨他年合并看。

送来参军转运入京兼寄其观察叔于东鲁

明代 卢龙云

司农积贮水衡钱,岁岁梯航向日边。喜近尔家天尺五,何辞飞挽路三千。

竹林自古高南阮,别墅由来爱侄玄。相见为余称契阔,更于何地附班仙。

勘水灾四首 其四

明代 卢龙云

水旱频盈奏,宵衣念转深。此时应召对,何以答天心。

送周廷评张大行还朝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使节迢遥自帝廷,真教南斗避文星。翘材或拟平津馆,驱传翻劳送客亭。

玄草我惭嘲尚白,蓝成俱谢出于青。封轺再入邯郸道,莫笑卢生梦未醒。

正学发潜卷为韶州李封君作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湛湛浈江水,英英庾岭云。昔有幽潜士,于此扬清芬。

努力追千古,潜心事典坟。豪华俗所悦,而乃厌尘氛。

圣功始克复,章句岂徒云。名教自足乐,嘉尚志不群。

式闾慕高义,交者意独勤。令子承先德,通籍迩明君。

应时树嘉绩,奕奕振前闻。义方馀世泽,取赢属后昆。

与王令公喜诸生新进

明代 卢龙云

文星夜灿碧云头,挟策翩翩喜见收。挟里并为新秀士,环桥争羡小瀛洲。

三千待奏公车牍,九万将腾海国秋。异日荐贤推上赏,岂惭车马锡诸侯。

风节堂四咏 其二 竹

明代 卢龙云

风袅清声万玉,霜淩劲节千竿。秀色公馀堪览,飞来更有凤鸾。

卢龙云

卢龙云

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61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