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秋夜旅怀四首 其一

秋夜旅怀四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秋色怜清夜,新凉逗客窗。下帷嫌昼短,差可对银釭。

诗人卢龙云的古诗

课诸生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争将丽藻试新裁,笔下文光灿灿开。奎聚似看联五曜,地灵端合应三台。

功成岂类屠龙技,赋就堪誇绣虎才。从此年年瞻首石,一鸣一度报春魁。

夏日泛舟秦淮

明代 卢龙云

十里秦淮胜,偏能悦客游。家家凭水槛,处处上兰舟。

箫鼓时相应,壶觞夜不休。绝怜城郭里,弭棹得临流。

堪舆寄隐卷为麦茂才作四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寻常不自混樵苏,负笈新藏五岳图。似是向平婚嫁毕,壮心飞动忆蓬壶。

曾泽卿侍御以东宫覃恩封其父如己官

明代 卢龙云

四百峰头旧结庐,承恩初下紫泥书。承传白兽添春酒,驾引青牛易鹭车。

桓典已闻推避马,于公能自应高闾。祥光夜夜瞻南极,总是前星映彩馀。

送黄季文游皖潜兼寄刘明府

明代 卢龙云

海曲多名流,艺苑各驰骛。仆仆一黄生,汪汪亦叔度。

五岳慕奇观,三都等作赋。华发渐盈颠,名山恒杖屦。

驾言复西游,皖潜有佳趣。巍巍天柱间,山谷旧游处。

胜迹属吾家,千古如旦暮。此地得神君,口碑方载路。

挟刺何所投,依刘实倾注。岩穴普声施,青云藉攀附。

答刘九逵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卉木零高秋,窗轩困积雨。怀人葭露困,新知乐披睹。

邂逅不须臾,慇勤托肺腑。遗我几瑶篇,珠玉满环堵。

展玩照颜色,时如对握麈。探讨及盛年,积学罗千古。

得句每惊人,价重鸡林贾。

长门怨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寂寞掩长门,幽思孰与论。亦知非妾妒,空自阻君恩。

夜色流萤度,秋声落木翻。啼痕沾舞袖,偏向箧中存。

游氏迎晖堂

明代 卢龙云

鸡鸣晓日映扶桑,万里烟消见曙光。万动楼台初上下,色增台构共苍凉。

中天瑞霭开长夜,满地清晖豁大荒。最是飞腾宜凤羽,先从海外得朝阳。

郊居集句十首 其七

明代 卢龙云

出处当时已熟筹,一尊风雨属渔舟。

白云多处应频到,芳草何年恨即休。万里悲秋常作客,群公暇日坐销忧。

林间扫石安棋局,不拟将心更养愁。

出京阻雨由潞河登舟

明代 卢龙云

积雨连城黯未收,冲泥何似问江舟。冲车柳外回纡径,倚棹鸥边濯远流。

畏日却无三伏暑,雄风先送二仪秋。刀头明月推篷见,散发披襟涤旅愁。

常山道中见梅花盛发二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淡荡春光雨雪馀,官梅夹道已全舒。总无载酒看山伴,亦是出郊览胜初。

寄答林君勉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公馀犹自赋离骚,况复怀人思正劳。白雪郢中推寡和,碧云海上望逾高。

鹏程万里瞻风翼,雁字三山寄彩毫。别有知音求雅调,新声谁羡紫檀槽。

送佐甫宗侯入永新兼寄何明府

明代 卢龙云

风含绿筱雨初收,景物萧然五月秋。不傲羲皇閒处卧,偏思河朔暑中游。

葵榴有艳归囊草,鸥鹭忘机傍客舟。此去羊何应共和,教人天畔忆登楼。

励俗诗

明代 卢龙云

缅想哲人,弗移于俗。履洁含贞,卓矣芳躅。慎修永思,不远而复。

视履考祥,前车戒覆。主善为师,终始不渝。时怀靡及,敢玩细娱。

毋荒毋怠,以步以趋。朝夕匪懈,动与道俱。如彼农亩,期于必获。

如彼梓材,岂徒朴斲。是蓘是藨,涂其丹艧。曾谓伊人,余反不若。

不若惟何,玩愒孔多。光阴荏苒,岁月虚过。克念则圣,力岂殊科。

中流一柱,实障颓波。

朱明洞景八首 其五 结庐人境

明代 卢龙云

郭外无车马,衡茅已自深。碧山何用远,杖屦得相寻。

冬雨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三冬无白雪,细雨滴空阶。宛似乡园外,荒烟傍水涯。

感时二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世变类江河,滔滔逝不返。黔首亦何辜,共恨生逢晚。

伊昔全盛时,宁迩不遗远。里巷寡诛求,朝作暮息偃。

岁月相推斥,生理日乖蹇。寄言怀所钦,何以惠元本。

和友人春游六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日南花木竞先春,自爱閒居岁月新。多少红尘随去马,相逢俱道看花人。

为宋黄勉斋先生竖坊兼立其裔孙奉祀答周文学二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丛祠水石郁森森,闽海儒宗擅士林。闽豆几人陪秩祀,衣冠千载续徽音。

奉尝不愧家声远,绳武应知世泽深。可道厥修无念祖,须从此日惜分阴。

读封侍御雪林公传次和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极目西南越万山,德星曾羡照人寰。龙章焕引临关紫,豸綵光添舞袖斑。

玉树淩霄长挺秀,金茎分露旧承颜。堂封片石知无愧,最是高踪不可攀。

卢龙云

卢龙云

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61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