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济河杂咏八首 其一

济河杂咏八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野色连长薄,河流划大荒。东南仰刍粟,由此达艅艎。

诗人卢龙云的古诗

答游宗振时闻有松江之行

明代 卢龙云

一从绾绶出枫宸,十载焦劳任积薪。十尔昂藏知国士,怜余飘泊滞孤臣。

方看赵邸归长铗,又向吴江忆细鳞。闻道云间推二陆,此行端称和歌人。

题小景八首 其三 樵

明代 卢龙云

洞远烟林僻,山深石径微。夕阳歌互答,还共月明归。

和陈勋卿雨中待月

明代 卢龙云

深夜谯楼更几转,阴晴倏忽眼中变。才看王宇净纤埃,骤见银河飞素练。

云散月高圆似镜,天空露下寒如霰。宝匣光开入座来,金波影落当杯见。

醉□□□可千觞,愁逐残云飞一片。舞爱阳阿袖屡翻,歌怜子夜声频啭。

方欣溽暑变新凉,莫管来鸿兼去燕。极目烟消冰在壶,酡颜风洒秋生面。

几人北海正娱宾,何处西园复开宴。对酒高阳集胜流,授简南皮多妙选。

近水台留卿月辉,集贤里报德星现。飘摇桂树影初清,荡漾金尊波始溅。

门掩疏桐夜未央,霜冷残荷岁交禅。不辞痛饮太豪粗,已判宿酲差瞑眩。

过隙光阴春复秋,浮云变态舒仍卷。得来亦属楚人弓,弃去宁题班女扇。

太白举杯犹独饮,庄生齐物却堪羡。莫令广寒殿里人,解笑长愁闺中媛。

请看天风万里生,驱逐阴霾急于箭。

河间道中遇雪

明代 卢龙云

雪色将风至,寒威上敝裘。解鞍非问酒,何以散离忧。

答亲友赠别十九首 其十六

明代 卢龙云

千古东山慕谢安,蓬蒿一径岂同看。蓬言并拟幽人宅,赤帜谁堪大将坛。

霜映万枫帆影度,斗连五夜剑光寒。悠悠燕粤音书隔,期尔方弹贡禹冠。

六平山二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千仞谁能即振衣,迂回樵径傍斜晖。丹梯任尔凌云出,平步还应绕翠微。

九仙洞

明代 卢龙云

闻道鲤湖胜,仙都自彼开。似怜幽绝处,亦向此中来。

答康孟担

明代 卢龙云

忆昨相逢笑语温,那知此别正销魂。低眉自悔腰恒折,缄口宁誇舌尚存。

思过未开延寿阁,离群将署翟公门。远书谩带烟霞色,始信山林道愈尊。

出邯郸西郭悯荒

明代 卢龙云

驱车出城西,井里太萧索。寥寥几家太,俛仰但四壁。

鸡犬声不闻,日晏未炊食。釜甑几生尘,相视无颜色。

烈日更流金,大风走沙石。岂无百亩宽,其奈千里赤。

壮者行四方,老者守廛陌。孤妇抱儿号,将为沟中瘠。

我行一见之,涕下忽沾臆。何以待徵求,无用苦相迫。

题小景八首 其一 渔

明代 卢龙云

风清鸥鹭渚,波静荻芦湾。何必桃源渡,孤舟尽日閒。

答郑伯育远寄四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贤书早晚达承明,暂向归鸿听友声。策足久淹奔逸步,论心不尽别离情。

游梁孰可方枚叔,入洛谁当荐士衡。一自临岐成远隔,江东回首暮云平。

和咏物诗十首 其九 松涛

明代 卢龙云

幽姿错落涧边生,虚谷泠泠应水声。烟雨濯枝泉始达,风雷排干势初倾。

轻花并逐虬龙起,飞沫时沾鹳鹤鸣。疑是天河倒峡出,润馀草木更敷荣。

又和次杜秋兴八首 其四

明代 卢龙云

故交零落似残棋,秋到怀人意倍悲。隍里鹿蕉追往日,门前乌柳念今时。

曾怜齐客出关早,敢笑秦侯见事迟。虎口年来惊乍定,论文差慰暮云思。

大中丞戴公考绩

明代 卢龙云

天子念寰㝢,分道出绛绉。四方值多故,里巷繁诛求。

衮衣觏之子,问俗殚怀柔。今古两叔伦,威名动遐陬。

三载馀懋绩,飞书上冕旒。宛如躬召对,喜气溢皇州。

承恩谅不次,臣劳兹可酬。

寄吴懋中明府时将上计

明代 卢龙云

紫气腾陵望七峰,史溪南下剑成龙。三年单父琴为政,百里河阳花是封。

过雉桑间仍抚字,飞凫云外又朝宗。明堂自合优循吏,况已贤声达九重。

和周文学守岁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羁旅壶觞亦岁华,不知何处是天涯。宜春綵帖新传胜,守岁椒盘更颂花。

剪烛似添更漏永,题诗偏动客怀赊。知君恋阙情无限,每忆鸣珂谒帝家。

答康孟担寄赠四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窗外禽声竟日闻,午晴花气送馀芬。久随波荡为孤客,拟遣穷愁咏五君。

旧侣几逢千里驾,他乡长梦故山云。何当谢却浮名累,挥麈谈诗到日曛。

六平山二首 其一

明代 卢龙云

层峦叠叠斗峥嵘,下见峻冈号六平。自是山灵嫌太横,祗应回伏护专城。

芙蓉驿换舟二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古水阴森官渡头,从前烟雨几维舟。沙鸥野燕多相识,却怪游人自滞留。

柳城勘荒二首 其二

明代 卢龙云

鸡骨频占欲满篝,可怜金石若为流。中朝定有蠲租诏,不解民间目下愁。

卢龙云

卢龙云

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61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