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卢龙云
宅相曾期应外家,且因喜燕进流霞。紫鸾诏待辉双翟,青鸟书传集六珈。
萱号忘忧金作草,芝看联秀玉为花。由来圣善堪多祉,庆溢潘园未有涯。
大中丞陈公招饮鳌山别墅
东海何年化巨鳌,南山千仞对城高。南车密拥蓬三径,浮苇时航水一篙。
竹坞云来歌并遏,松厓风入酒俱涛。初疑桂树能招隐,去后翻成倚醉逃。
为张太学寿其外舅萧刺史
东风吹绿映霞杯,喜傍芳丛绮席开。人自三朝歌寿考,官从五马赋归来。
冠裳郡国宾筵重,兰树阶庭世泽培。子婿更看兼玉润,丈人安坐进春醅。
送黄达卿归延平
黄生负奇尚,耻与流俗亲。好游恣览流,仆仆走风尘。
弱冠弄柔翰,仿古逼其真。腰下芙蓉剑,烨烨出延津。
佩此仗谁知,亲仁托善邻。一见如平生,莫逆超常伦。
遗我双明珠,几席诚足珍。邂逅只须臾,言归及早春。
握手何所道,衷曲难具陈。后会当何时,矫首道无因。
螺源诗社为陆肖静明府题
林园觞咏几相将,物外逍遥乐正长。物自青螺环胜概,人俱白凤吐文章。
千秋已共归耆社,百里还应让醉乡。江月溪花堪寄傲,品题何地不奚囊。
祖德诗为姚司理作
东南佐郡有贤声,世德曾高旧旦评。黄绶海邦称惠尉,青云法从字升卿。
官缘一命馀家庆,秩拟三旌荷国荣。大父交知同记忆,相才先习二郎名。
北上赴谪次浈阳四首 其一
满天风雨客程劳,鬓有新霜欲二毛。往事不须重记忆,寒流东下水滔滔。
勘水灾四首 其三
十载风尘客,乘轺几问荒。察眉先自苦,何日见沧桑。
冬日初晴登镇海楼历粤秀诸山同张孟奇计部黄士明太史分赋二首 其 ...
北风猎猎袷衣寒,雨后山川此际看。赋美大夫来倚马,行从古道入呼鸾。
登临自喜逢三益,并合何须羡四难。胜赏淹留将竟日,归来已任夕阳残。
辰沅道中五首 其二
谷口黄茅白雾,岩头绿树苍烟。山深禽语未识,时听抱叶鸣蝉。
寄题壶山诸景十首有引 其六 洽水环襟
百道山泉出峡来,汪洋赴壑尚萦回。已知学海终能至,须识灵源向此开。
过长沙询贾生故宅
汉道犹全盛,君为痛哭书。少年方志大,前席岂恩疏。
赋鵩悲时外,怀沙吊古馀。行人多感慨,立马正踌躇。
济河杂咏八首 其八
久客谙贫味,朝霞或可餐。湖光怜渐逼,虾菜此中宽。
送李成白南归适其尊公起官长宪
赋别江亭未忍闻,旅中那不重离群。羁怀白下同为客,词藻黄初却羡君。
恋阙重逢司马相,还山从勒稚圭文。听莺在处皆求友,念我能忘日暮云。
元夕忆旧
城郭春初丽,笙歌夜未央。去年今夕酒,谁与共飞觞。
送程比部出守袁州
几年法署号持平,江国今荣五马行。谢氏本留康乐迹,韩公初重斗山名。
祇应治行光前哲,即拟徵书下汉京。岂为揶揄仍恋别,儿童知已候双旌。
题画四首 其一 琴
已得琴中趣,更操弦上音。美哉山泽意,谁解识汾阴。
答惟学王孙二首 其二
江山曾为远人留,记忆中朝意亦优。策足久多行路叹,量才初试过都游。
宦情似奕今于昨,时序如流春复秋。同调知君能念我,客星长望碧云头。
和友人春游六首 其五
晴日春晖满洞门,名花历乱野花繁。游人入夜浑忘倦,秉烛还来倒绿尊。
答温陵蔡生
名家宋殿旧端明,新见长杨重墨卿。世业共推良冶子,英年人道弃繻生。
风前翮拟鹏将起,池上毛看凤早鸣。司命君侯谁者是,漫劳相慕比韩荆。
送萧孝廉初上春官
五云翘首望金台。万里群游亦壮哉。江月满船催晓发,岭梅迎骑报春魁。
山中豹变开玄雾,浪里龙吟起蛰雷。最是登瀛需妙选,泥金消息待南来。
卢龙云
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614篇诗文
舟溯黄河即事
送金友玙归龙溪
送周士宾春试
和咏物诗十首 其五 柳丝
惠州何使君考绩二首 其一
又和次杜秋兴八首 其五
赠医官黄文明
杨中丞闻讣候代二首 其二
方延客而公出走笔缓之
复儿生答诸贺者四首 其三
雄州陈司理考绩
和咏物诗十首 其八 竹粉
水西驿值雪初晴以公事留者数日
王百谷为余序谈诗类要赋此寄谢
答刘九逵二首 其一
答高正甫郡伯
王莽城二首 其一
飞云洞景十二首 其六 三径琴尊
又和次杜秋兴八首 其八
和金陵怀古六首 其三 宋
汉宫春晓图
答杨肖韩民部二首 其二
中春宴集汪氏西园
述祖德八首有引 其五
出邯郸西郭悯荒
游氏迎晖堂
答袁大观
答钱虞伯二首有引 其二
盆兰二首 其一
舟过飞来寄怀朱少襄惟乐叔侄时有约共赏飞泉以公阻不至
和陈勋卿雨中待月
将适西粤早发芦沟
答亲友赠别十九首 其十四
龙江行送黄士明归龙江
济河杂咏八首 其一
题画四首 其四 画
初至长乐
过豫让桥二首 其一
秋夜旅怀四首 其一
江行即事二首 其一
送柯季和司榷扬州
鄱阳湖二首 其二
题小景八首 其六
读归德孝女传有序
寿周缮部封君时年八十有六矣犹矫健济胜能陟名山绝顶云
和金陵怀古六首 其二 晋
陈孝廉父以七十犹守诸生其年家子来索寿章
寿梁丈人
李封君兄弟承恩图
宿武城
代题傅侍御俨思录二首序见五言 其一
送举主何侍御还京
堪舆寄隐卷为麦茂才作四首 其三
江行即事二首 其二
清江行送孙邑簿归清江
董参军惠铜雀砚余以晋砚酬之皆古物也为赋二绝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