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陆深
东谷先生谷水东,黑头归去五云中。门前五柳今如许,不负陶家有祖风。
戊戌冬至南郊礼成庆成宴乐章四十九首 其二十一 水仙子
万方安堵乐康宁。九域同仁荷圣明。九年抚运承天命。
露垂甘,河献清。见双岐秀麦连茎。喜雪随冬应。睹祥云拂曙生。
神与化,并运同行。
七十歌
岁月流落何草草,古今七十世稀少。我生二十五始仕,自计五十归须早。
馀年二十付閒适,等此三分少壮老。迩来倏忽四十五,鬓发斑斑志灰槁。
况怀忧患在远途,惨淡冠裳雪皓皓。人生苦非金石固,恒恐形神不自保。
悲欢昼夜正相半,此后信可知怀抱。欲从今日巧相补,利路名场迹如扫。
五年纵复能几时,一寸光阴璧非宝。虞翻骨相久己寒,子云晓事恨不蚤。
故园花柳虽未成,愿得强健晚亦好。交战要难为达者,乘险那得窥大造。
试将此意一问天,长风南来万里道。
晓过咸寨
壁间黯黯路漫漫,茅舍鸡声夜向阑。浮世无端浑似梦,春来客梦更无端。
咏石七首 其六 紫云
积翠竞万壑,孤顽自离群。因风欲吹堕,夕阳明夏云。
扈跸词三十二首 郑州道中二首 其九
宿雨丰泥燕子飞,客心迢递送春归。江河嵩少俱从幸,麦浪翻空柿叶肥。
杂言赠别李献吉
尔丈夫,志四海。出门驱车,半路莫改。长歌虽激烈,短歌亦徘徊。
登高南望旧乡,山川一何累累。别日苦短会日长,两心对面不能当。
古来结交惟管鲍,去之千载尚觉流芳香。我有琼树枝,能令饥渴忘。
阳春曲十首 其八
繁丝咽管九霄声,面具腰装百态生。请看一年春富贵,尽
题陈光禄惟顺迎暾书舍二首 其一 鹭岭
白鹭斜行下,青山百里长。登高一以眺,风物近潇湘。
谢安如可起,飞去逐鸾凰。
出土城即事
粼粼原隰远,迟迟丽景晴。始欣出尘想,遂畅同物情。
夭桃出颓垣,曲涧萦旧京。民俗远渐朴,山照去犹明。
天关古无对,边尘今自清。抚时感雨露,缘礼报生成。
因公遂攸往,倡言纪兹行。
予家旧藏潇湘图聊因旧题各成短咏八首 其三 烟寺晓钟
清晓坐闻钟,知是何朝寺。微霜动商飙,秋随雁行至。
联翩去乡人,岂无怀乡意。
三日雨后登俨然亭
萧萧竹树夹溪深,一雨初晴长绿阴。真意倘违空老大,野芳虽少亦山林。
好风似旧穿高榻,流水如知绕素琴。东去大江知到海,为谁烟浪送归心。
闺词四首 其三
晚妆重整翠花钿,满指兰膏试碧泉。欲向姮娥诉恩怨,人间天上共孤眠。
重阳后六日登镜光阁五首 其四
并马来寻水西寺,春风忆我惯曾游。壁问题字悲欢共,帘下炉烟尽日浮。
题倪云林画寿斋诗转寿唐龙江
倪郎逸笔寿斋诗,转寿龙江海鹤姿。如此山林岁寒节,便
和蒲汀显陵道中柳阴小憩四首 其四
天子冈头路,风云北斗高。穿林回雉扇,度岭耀龙袍。
园居杂咏三首 其三
芙蓉洞口石坡陀,橘刺藤梢带女萝。一夜好风吹雨过,晓来添起碧嵯峨。
视牲 其二
槐影参差月满空,桥门云馆锁重重。斋心自觉春宵永,瘦骨偏承夜气浓。
北斗旌旗惊闪烁,南郊圭璧奠从容。相如最有凌云笔,恨杀文章草汉封。
戊戌冬至南郊礼成庆成宴乐章四十九首 其四十八 朝天子
文班武班。欢动承明殿。礼成乐备颂声喧。真咫尺,仰天颜。
日照龙鳞,风回雉扇。翠蕤旋,奉仙銮。云间斗间。五色奎章灿。
圣驾临雍词八首 其五
庭覆红云午日晴,蓝袍次第列诸生。六龙不在烟霄外,驰道中间板轿行。
西园四首 其四
竹作阑干树作轩,菜畦正傍槿编门。白云满地留春住,只对青山无一言。
陆深
(1477—1544)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572篇诗文
追挽王愚庵
予家旧藏潇湘图聊因旧题各成短咏八首 其六 洞庭秋月
谢顾未斋惠连实叠前韵
夏日楼居
试院初寒偶阅陶诗
拟古三首 其三 拟孟冬寒气至
漫兴六首 其六
春日杂兴二十七首 其九
闰月廿七日雨雹圆如龙眼书异
风入松 山居冬晓和胡赜庵祭酒韵
戊戌冬至南郊礼成庆成宴乐章四十九首 其二十五 太清歌
江湖览胜
与介溪联句
中秋节后黄葵作花满园甚富病起坐对二首 其一
修竹篇三章
席上联句限韵送沈仁甫宪副陕右
我有平生人二章 其一
鲁桥热
元旦日蚀
初夏五首 其二
步虚词四首 其四
龙凤洲
崇法寺刻竹
来青轩和玉溪韵
送王世美赴承天写碑
经筵词二十首 其六
鳌峰草堂歌十首 其三
王兵宪于泽以二力士送予遣还二首 其一
书扇寄黄竹泉
赠别汪天启同年
阳春曲十首 其十
大贺词八首 其三
西岩诗 其二
和赵类庵题画鱼
又闺词四首 其一
杨妃病齿图
登翠华岩上洞
送魏佥都伯深镇汴
秋日无聊偶然作
閒居拟陶
扈跸词三十二首 其二十六
度太行而西多土垄层复风物都澹泊自沁北行溪山间始见梨花道傍杂卉 ...
和宫端后渠玉亭赏莲之作
戊戌冬至南郊礼成庆成宴乐章四十九首 其一 万岁乐
拟古三首 其一 拟行行重行行
阳春曲十首
寿西安杨节推七十为其子孟鸾上舍赋
十月六日晚登大安门楼望雪山
渡淮放歌
踏莎行 二孙殇
别李时元下第
江东竹枝词四首 其二
送陆生归
唐夫人五解 其四
禁中斋夜
玉华杂咏七首 其三 万柳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