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魏佥都伯深镇汴

送魏佥都伯深镇汴

明代 陆深

中丞玉节下承明,风动中州数十程。乔岳一时瞻气象,长河万里为澄清。

旌旗号令新开府,藩省官僚古帝京。若向周公旧台下,六符先候泰阶平。

诗人陆深的古诗

经筵词二十首 其十四

明代 陆深

金鹤飘香瑞霭浓,宝炉笼火拥蟠龙。未曾暂免经传旨,不怕严寒报仲冬。

西园四首 其一

明代 陆深

绿阴红雨大江头,远有三山近十洲。花外画轮莲叶棹,夜深灯火上西楼。

重阳后六日登镜光阁五首 其三

明代 陆深

曲阑矮几坐晴波,柿子胡桃落叶多。为爱城西好风景,相期一日一来过。

萧海钓文明先生挽诗

明代 陆深

朝野名传翰墨馀,白头空有读残书。白荒秋早逢摇落,四海人多问起居。

塞下当年曾失马,钓丝终岁竟忘鱼。八哀此日还成赋,惭愧先生识面疏。

闰月廿七日雨雹圆如龙眼书异

明代 陆深

乱飐明珠玉不如,儿童惊喜走阶除。拾来颗颗圆相并,望里星星湿有馀。

造物自应工变化,阴阳谁为管盈虚。为农复恐伤农事,细检春秋起例书。

送胡汝载丞武昌

明代 陆深

诗律从来彻骨清,哦松端不负兹行。星辰南斗占郎位,江汉西来抱县城。

鹦鹉洲边芳草合,凤凰台上远山晴。春明门外冲寒别,欲折梅花重有情。

仲冬晦过海印寺有述

明代 陆深

万岁山阴海子桥,十年重到笑劳劳。旧时风景依稀在,岁晚冰霜积渐高。

钟鼓连天涵日月,楼台倒影蘸波涛。千重王气盘龙虎,常有红云覆赭袍。

春日杂兴二十七首 其二十六

明代 陆深

古意苍颜积渐肥,座中山色有馀辉。岸回细柳生绿暗,风送飞花深翠微。

戊戌元旦早朝

明代 陆深

晓日曈昽映彩霞,先春欲绽上林花。先藩接履朝元旦,圣主垂衣御正衙。

枫陛天高严虎豹,绣旗寒袭偃龙蛇。九重礼乐登三代,四海车书正一家。

春日杂兴二十七首 其十一

明代 陆深

春深山馆日如年,品石尝泉各有缘。好客远从云外至,自移尘榻向花前。

送王宪副廷吉赴蜀

明代 陆深

出郭已可爱,何况郊外游。十里历大陆,偶此值杪秋。

黍稌毕刈穫,萧条见高丘。密云酿微雨,轻尘敛前驺。

送客远行迈,道路阻且修。临岐一觞酒,去去不可留。

丈夫怀明德,仳别难自由。

送汪思云还徽州

明代 陆深

秋风秋雨满归舟,明发钱塘古渡头。西望石滩三百六,倚天云树是徽州。

文峰歌为郑正郎

明代 陆深

云路东南永,闽关紫翠重。蓬莱宫阙近,突兀见文峰。

文峰拔地几千尺,巨灵夜卓凌空碧。特立疑从五老分,高标正傍三山出。

三山秀色钟异人,文峰先生尤绝伦。身同砥柱障东海,力挽华岳开西秦。

二十明经取上第,六曹郎署称无二。作雨为霖本有期,擎天捧日真能事。

当今好手张平山,写出巉岩水墨间。美人被服何雅素,坐看白云相往还。

先生爱山兼爱画,风物江南两奇迈。停骖驻节费追陪,高堂素壁时张挂。

旧家门巷对山居,共道相传百代馀。开图宛见文峰面,若论连城玉不如。

重阳后六日登镜光阁五首 其五

明代 陆深

城外光阴日易斜,城中车马足风沙。此时极目登临意,旧有云山几片遮。

予家旧藏潇湘图聊因旧题各成短咏八首 其三 烟寺晓钟

明代 陆深

清晓坐闻钟,知是何朝寺。微霜动商飙,秋随雁行至。

联翩去乡人,岂无怀乡意。

龙凤洲 其三

明代 陆深

旌门亦是圣朝恩,孤远何由达至尊。钱可通神勿复言,留田教子还教孙。

扈跸词三十二首 其十七 晓过御茶房

明代 陆深

扎下行厨按四方,嫩黄帏幕下金床。太阳出海高三丈,照见流苏五色光。

五月十三日下湾始入舟居

明代 陆深

淡云微雨带青山,细柳新蒲水一湾。人世百年真梦里,圣恩今日是生还。

来看海鹤迎风舞,坐爱江鸥尽日閒。京国风尘能化白,临流偏诧鬓毛斑。

风入松 山居冬晓和胡赜庵祭酒韵

明代 陆深

溪山如画客初归。年近古来稀。疏篱曲径霜天晓,江梅早、已放南枝。

近日过从绝少,连朝卧起偏迟。

风从竹里弄涟漪。宿鸟恰惊飞。人生得意须行乐,思往事、几堕危机。

花外小车隐隐,林间高阁依依。

后篇

明代 陆深

登泰山,望沧海。俯视九州,一何慷慨。仙人王子乔,飘然遇云端。

手把十尺芙蓉,灏气六月生寒。嗟彼下土何啁啾,昨日绿发今白头。

胡不服食求大道,永与元气相为仇。海风萧萧吹海雨,海若扬旗,灵鼍击鼓。

仙人一去冉冉兮不可攀,遗我一粒之金丹。

陆深

陆深

(1477—1544)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57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