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登翠华岩上洞

登翠华岩上洞

明代 陆深

穷高畅远瞩,跻胜酬良缘。京尘动千尺,往来成岁年。

偶上翠华洞,閒寻旧镵镌。无烦辨人代,惟知出风烟。

长安近捧日,韦曲低去天。惟皇朝万国,声教被八埏。

振策一以眺,高云下渊泉。德辉九苞凤,形势百足蚿。

诗人陆深的古诗

有拳石类灵壁嵌谾可爱作盆池贮之庭中

明代 陆深

湖上青山得共分,映空摇漾绿生文。映蟠或有蛟龙窟,高踞疑空虎豹群。

雨后爱看封碧藓,月明如见吐游云。九华雪浪留题品,愿附苍蝇次第闻。

子殇后一首

明代 陆深

小巷深深日似年,柴门寂寂掩风烟。一川花柳春无赖,三五婵娟夜可怜。

狼籍头颅多殢酒,飘摇魂梦但高眠。少年事业真堪笑,囊有残诗近百篇。

出北郊候入金绳寺独坐

明代 陆深

初过城阴驷马桥,缘溪水竹正萧萧。缘闲岂恨流年晚,爱客浑忘去路遥。

风捲旆旌驱陆海,天寒楼阁霁烟霄。南中景物长妍丽,囊底无劳叹皂貂。

次韵白雁二首 其二

明代 陆深

来从星汉下潇湘,妆点枫林入醉乡。妆字传情通万里,银筝移柱送斜行。

溶溶月色怜孤影,渺渺归心滞晚霜。堪叹杨雄头尽白,惟将羽猎奏君王。

天津棹歌六首 其四

明代 陆深

拍拍襟怀泼泼身,南来北去尽通津。何如平地千层浪,无影无形愁杀人。

玉华杂咏三首 其一 蓬壶

明代 陆深

群仙历万劫,三山乘六鳌。琪树连瑶草,珠宫贝阙高。

归来玉华子,新制六铢袍。

寓谷亭二首 其二

明代 陆深

驾言登高丘,凭南望天涯。彷佛北堂树,秾郁时敷披。

心恍神与俱,长跪毕我私。初言定省违,次言苦路岐。

三言近起居,四言长相思。五言母慈重,未能报男儿。

滔滔殊不已,涕泗交相垂。浮云自南来,双日忽如遗。

茫茫千里外,想仰徒噫嘻。日夕山下归,露草青离离。

清明出行阡丘

明代 陆深

病来廿日始胜冠,花柳清明满画阑。二月光阴半晴雨,百年尘世几悲欢。

王孙芳草连天碧,燕子东风作阵寒。万事山头一抔土,麒麟留得后人看。

赠别尤宗阳还吴门

明代 陆深

临岐莫怪恨喑喑,投赠天涯纸半函。泽国乡音三泖北,江湖夜雨一灯南。

浮踪去住僧留偈,世味寒温佛饱参。归去若逢人问讯,文章何用学春蚕。

戊戌冬至南郊礼成庆成宴乐章四十九首 其二 朝天子

明代 陆深

满前瑞烟,香绕蓬莱殿。风回韶律鼓莱莱,列陛旌旗绚。

日至朱躔,阳生赤殿。气融和,彻上玄,历年万千,长庆天宫宴。

踏莎行 二孙殇

明代 陆深

半捲湘帘,落花时候。六幅画屏围永昼。天关目断是江南,家书一纸开封后。

只恁兰香,堪怜玉秀。一番愁绝愁还又。居人已铸铁心肠,听来却怕行人瘦。

方春野挽词三首 其一

明代 陆深

春野依然在,春风依旧来。去年巢里燕,不见主人回。

和蒲汀显陵道中柳阴小憩四首 其三

明代 陆深

路细青山转,天空白日高。同来三扈从,碧柳荫朱袍。

念奴娇 秋日怀乡

明代 陆深

大江东去,是吾家、一段画笥中物。襟带五湖吞百渎,说甚黄州赤壁。

两岸芦汀,一湾柳浪,海涌潮头雪。苍浪声里,渔翁也是豪杰。

明年准拟归来,轻舟短棹,两腋清风发。春水稳如天上坐,閒看浮沤兴灭。

黄歇穿沙,袁崧筑垒,到处堪睎发。鲈鱼莼菜,一任江天岁月。

俨山精舍晚意

明代 陆深

林深暮烟紫,海近秋月白。稍稍神虑淡,悠悠寺喧隔。

乾坤等逆旅,谁非远行客。遣此百忧端,栖我一亩宅。

楚狂虽忘世,湘累竟何益。寄情混渔樵,托契友金石。

咏石七首 其二 蓑衣真人

明代 陆深

真人巳忘我,犹著雨蓑衣。一朝尽劫尽,风雪不知归。

阳春曲十首 其四

明代 陆深

走阁行楼锦绣空,簇花条柳水云东。万家古县笙歌里,十里游人笑语中。

雨夜无寐泛然成篇

明代 陆深

海隅苦卑暑,溽润恐违生。思凌千仞冈,一眺白玉京。

玉京多仙侣,招邀有深情。餐啖皆淳和,被服何轻盈。

俯视尘中世,朝夕竞浮荣。

俨山堂迟友

明代 陆深

淡烟酿朝冥,细雨含秋姿。独立更延含,怅望迟所思。

丽容本绝代,被服何陆离。一为经时别,悲喜极感持。

徽音寄篇翰,往往追四诗。知己自旷遇,佳会贵及时。

大业日云远,非子谁与期。

吴人以巨舰载湖石至雨中阅之

明代 陆深

濛濛江天雨,遥遥湖水船。谁施巨灵湖,擘此青数拳。

缥缈呈夏云,婵娟隔春烟。虽乏卫公识,偏怀米生颠。

蹇予颇好奇,有癖在林泉。肩舆度壑暝,孤榜逐溪缘。

品视剔苔藓,摩挲计雕镌。遄归亦乘兴,卧游裁短篇。

陆深

陆深

(1477—1544)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57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