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罗洪先
我有仙人石室奇,绝怜绿玉久披离。闻君亦爱霜筠色,莫惜孤根带雨移。
题西湖图
一宿危楼俯万峰,满湖渔火五更钟。开图空忆当时景,却有何人识旧踪。
送周龙冈赴嘉兴经府
早知立雪事名贤,岐路栖迟不计年。书记拜官趋槜李,风流开幕对芳莲。
夜航声识吴人语,晚稻香分海邑田。为问旧时佳丽景,干戈凋谢几家全。
雪屏歌赠赵考功
点苍之山千岁雪,化作白石成岩穴。返照疑从瑶岛来,刚风不度银花折。
青天垂素虹,隐隐十九峰。散入西洱海,倒映玉芙蓉。
当年曾此洗兵甲,馀波无复藏蛟龙。山上多香草,白石无人扫。
有客抱孤怀,结庐向幽岛。夜扣玉真玄,朝咏阳春篇。
冰蚕作纨绮,霜羽凌云烟。吁嗟乎六鳌之足不可断,洱海萧萧流水缓。
何时长揖金马门,共君且学嵇中散。
官军谣(段都阃所将省兵四百,无一人援白沙
重登海天楼有怀王龙溪尹道舆
高阁凭阑思惘然,旧游回首又经年。山阴留滞归舟后,蓟北飘飖去雁边。
树影乍疑人侍侧,江流犹见道参前。风尘已觉閒人少,得共閒时信有缘。
四楼诗 其二 水月
溪前山色碧嵯峨,杨柳阴中古巷多。最是村居堪佚老,月明谁为听渔歌。
题南源庵壁
一宿东山下,山高云雾深。何时重策杖,月出听猿吟。
秋日玉虚山斋
深秋独院野塘横,览卷空含万古情。渔父早知从玩世,丈人何事苦逃名。
雁来彭蠡时将晚,菊近柴桑色更明。宠辱向来那可得,祇馀秋水似心平。
寄同年祝岣嵝 其二
君住衡山下,春风几岁华。石疑封玉检,水似注丹砂。
欲访前朝隐,犹闻去路赊。桃花开已遍,鸡犬为移家。
谒濂溪先生祠墓 其一
匡庐开晓霁,怀古见芳襟。溪水清堪溯,林风静自吟。
山如莲乍发,庭与草俱深。此日生刍奠,还同执贽心。
用甘泉公二贤祠韵示诸生 其一
大道日隐沦,大圣不数会。嗟余生后时,空睹遗言在。
反身一何有,未忍随流辈。仰止趋高山,同心夙有待。
旨酒望周行,尚口昔所悔。精一舜禹心,慎之决善败。
瞹瞹怃微踪,芜秽令心嘅。
洞中别萧生 其二
岩下疏梅旧几枝,今年春色较迟迟。叮咛风雨休相撼,正值青青结实时。
次禾川黄郡公追饯水头
日暮江深寒欲愁,使君露冕来同游。高歌不避鱼龙夜,幽事况兼芦荻秋。
石势远疑横赤壁,滩声静忆转黄牛。酒残别去潭烟宿,枫叶明朝一钓舟。
游衡晓发 其二
兰舟溯朝流,芳衿合素侣。媚此九秋色,眷彼三湘渚。
三湘亦何有,衡云峙天柱。上可探日星,下可凌寰宇。
羽驾倘可逢,飘飖恣遐举。
寄高邮太守刘松宇
符竹临何处,朝朝云水身。望凫来属令,过鹢识嘉宾。
粳稻千家市,菰蒲四郭邻。最怜荒岁后,初有醉醒人。
大墓山哭亡弟造夫 其二
去路知何处,频惊讳日临。谁堪七年病,犹系九京心。
过雁书难到,寒塘草自深。秋风正萧瑟,更奈候虫吟。
寿竹园秀冈兄六十
莲洞时相见,芳醪每共持。忽看四岁长,已至六旬期。
冈上松初秀,庭前桂几枝。顾予头且白,先寄社中诗。
东林寺
因寻陶令迹,偶过远公庐。钟后空归处,溪边一啸馀。
石如人听法,水向佛成渠。荤酒非吾好,宁缘戒律除。
四楼诗 其三 绿野
十里平林晓望中,故家乔木远含风。人间绿野寻常见,何事惟传裴晋公。
论学 其一
燕人比拟谈荆璞,遇得卞和良可怜。多谢青田能惠我,从心两字是真传。
罗洪先
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汉族,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人,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罗洪先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 593篇诗文
赠客
别殷市隐 其一
访隐原
饯同年薛畏斋 其二
子陵祠
山水四咏 其三
宋子
赠张学士
将入衡山酬韵贻别李文舆
闻虏犯保定
寄别凌海楼 其一
答友人问讯
昭君词 其十一
赠曾子贞应贡入京师
大墓山哭亡弟造夫 其一
知几卷 其一
游黄山题汤院壁
丙午附何善山工部舟泊南康偕刘良溪王有训予弟邃夫同游开先寺重来 ...
寄殷虚白
东廓先生贻连山书屋落成诗次韵奉赠
次三符翁韵 其四
午日青原山中共善山晴川东廓明水诸公燕序
寿王母金孺人九十
赠欧两川年兄移令丹棱
晏母孤节 其一
重别袁迪并柬赵中丞 其一
哭罗木夫 其三
康盘峰陆北川两方伯沈陆川冯养白两宪使见枉敝庐予自莲洞追趋不及 ...
种菊
李忠定公绍兴罢相自洪移福憩宁化草仓庙有题潘令时宜即庙为祠用韵 ...
题瑞金县铜钵山
双江公分粟
送刘凤西
走马行
醒心
自佛手岩入慈云寺
寥贞女词 其一
唐应德避暑郊居与林子仁访之不得用韵寄赠
访卢天启
静海寺留别何善山
程舜敷谪居海上问讯 其二
晴舟
趺坐
与张以敬曾于健夜坐
谭御史巡隆庆 其一
题廖氏草亭廖为吉阳先令公后
送曾月塘携子孟逵仲声赴试
白鹿洞
与相者
题马问庵崇德楼四景 其一 房云捧旭
四嗟诗别弟也邃夫如南雍其兄送之江上不能独归而作 其一
彭石屋山约成 其三
龙母黄孺人六十
督抚北川陆公螺川捷音歌代赠
刘师泉七十
莎鸡
钦之次良知韵意有所疑赓以解之 其七
岁暮有怀聂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