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李忠定公绍兴罢相自洪移福憩宁化草仓庙有题潘令时宜即庙为祠用韵寓吊 其一

李忠定公绍兴罢相自洪移福憩宁化草仓庙有题潘令时宜即庙为祠用韵寓吊 其一

明代 罗洪先

一言兴废竟谁明,不重南迁畏北征。二圣凄凉留五国,孤臣呜咽望三京。

诗人罗洪先的古诗

寿桃林一愚伯八十

明代 罗洪先

早知世道等浮烟,不恨南枝春色偏。自分若愚甘在谷,岂因抱一学谈仙。

情忘逐子东征日,道合婴儿太上篇。见说伏虔犹强记,将无恩诏访高年。

旅怀 其三 望黄鹤楼

明代 罗洪先

黄鹤楼前秋水长,江天北望远苍苍。白云千载归何处,此日孤吟自夕阳。

蘋蓼又围新睥睨,汀洲犹见旧艅艎。谁家短笛城头起,不为烟波有故乡。

寄杨实卿

明代 罗洪先

燕歌别易水,蜀道隔湘云。江柳年年绿,攀条独忆君。

啼猿渺何在,来雁不堪闻。莫就成都卜,玄经自有文。

彭石屋山约成 其六

明代 罗洪先

忽闻车马来行辈,便觉清閒损道容。今日始知名是累,此身不厌老为农。

洞中种芙蓉

明代 罗洪先

桃红李白莫相猜,祗折芙蓉傍石栽。多少春风长荆棘,秋光何惜数花开。

寿外父大仆曾符翁时年七十九 其二

明代 罗洪先

深林住久忘机事,破壁颓垣一草堂。掩户未缘经月雨,敝裘犹带十年霜。

不携稚子能穿屐,自抱童孙看倚床。共道明年逢八十,无心重问渭中璜。

夏幽道中

明代 罗洪先

晨征览衣露,磴折历峰云。地险风多烈,林深日易曛。

山禾霜后实,乡语客中闻。人事随情好,吾行得所群。

别江静斋起复如京师

明代 罗洪先

大云寺里分题日,甘露山中燕语时。岁月二毛君自健,风尘一鹤众谁知。

横经东海专门避,读礼中园赴阙迟。儒术古来多荐达,岂无隆贵重师资。

彭石屋山约成 其二

明代 罗洪先

我已无名在市朝,青山同籍不须招。开轩纵欠三旬睡,取觯须拚一醉饶。

晴日江上

明代 罗洪先

春霁媚行游,春潮静不流。衣薰疑日近,棹动觉天浮。

纚纚烟光合,丝丝柳色柔。江南风物美,大半在汀洲。

自崆峒山庄晓入石莲洞

明代 罗洪先

理穫期有常,鸡鸣催晓发。山风何萧萧,蟋蟀吟不绝。

起坐依茅檐,握发向秋月。月影渐沈沈,东方犹未白。

东林寺

明代 罗洪先

因寻陶令迹,偶过远公庐。钟后空归处,溪边一啸馀。

石如人听法,水向佛成渠。荤酒非吾好,宁缘戒律除。

大墓山哭亡弟造夫 其二

明代 罗洪先

去路知何处,频惊讳日临。谁堪七年病,犹系九京心。

过雁书难到,寒塘草自深。秋风正萧瑟,更奈候虫吟。

李将军歌

明代 罗洪先

五溪西南山刺天,千盘万箐幽且坚。
岚腥水毒不可渡,昏昏白昼沉乌鸢。
帝窜三苗曾此地,或云槃瓠居仍传。
魑魅过从喜得侣,山川感召生何偏。
窄衫鬌髻号鬼国,腰镰挟弩亲农田。
迩来跳梁犯楚塞,下令用兵垂十年。
武陵屡奏南征曲,毕口频移上将权。
已闻调发牵两省,况复节制同三边。
未见泸水走孟获,空留铜柱镌文渊。
将军胄出西平王,忠武世业何煌煌。
生来相貌似熊虎,口谈韬略虬髯张。
往时提军入镇篁,叱咤诸蛮如犬羊。
时危正藉酬恩力,志奋宁须绝技长。
即今头衔比都统,兼报开府临辰阳。
胸中礌嵬富群策,胡为噤不呻苏吭。
岂欲万全报天子,伐心在谋不在强。
老我无能抱图史,染翰濡毫发语狂。
拟作五溪旋凯赋,且待将军投报章。

论学 其二

明代 罗洪先

世上那闻顷刻花,不须多计问仙家。黄金若买真丹诀,炉火还看九转砂。

寄孙锦衣 其一

明代 罗洪先

锦衣先禁旅,日日奉金銮。立仗螭头近,传呼雉尾寒。

寄王养明

明代 罗洪先

玉虚清昼鸟关关,一别春风几日还。此日囊中应得药,白云深锁葛峰閒。

安庆吊余忠宣公墓

明代 罗洪先

淮南兵甲正纷纭,不为酬恩始立勋。城上女墙频易主,池边神道独怜君。

一身自许生无负,数口还从死有闻。此后观风求国士,不知谁属似将军。

钦之次良知韵意有所疑赓以解之 其三

明代 罗洪先

只要在手是金针,绣上从人巧着心。十样鸳鸯十样绣,从前绣谱向谁寻。

秋日玉虚山斋

明代 罗洪先

深秋独院野塘横,览卷空含万古情。渔父早知从玩世,丈人何事苦逃名。

雁来彭蠡时将晚,菊近柴桑色更明。宠辱向来那可得,祇馀秋水似心平。

罗洪先

罗洪先

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汉族,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人,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罗洪先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 593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