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罗洪先
因寻陶令迹,偶过远公庐。钟后空归处,溪边一啸馀。
石如人听法,水向佛成渠。荤酒非吾好,宁缘戒律除。
舟宿梁潭梦王生有训为诵末联既醒足以二句
雪下寻香久不闻,梁潭江上梦逢君。宁知花意将谁好,岁晚相期伴白云。
游衡晓发 其二
兰舟溯朝流,芳衿合素侣。媚此九秋色,眷彼三湘渚。
三湘亦何有,衡云峙天柱。上可探日星,下可凌寰宇。
羽驾倘可逢,飘飖恣遐举。
赠黄勿斋赴永明令
羡君初试邑,入境及春和。五岭分疆处,三苗互市多。
饵鲂堪譬政,驯雉定闻歌。莫厌山城远,萧湘一带过。
访练中丞故墅
三洲烟草暮江滨,未问遗墟泪下频。破冢有山归别主,远孙无食寄贫邻。
百年天地谁非幻,万古君臣独在身。莫道高名能隐祸,风尘多少不归人。
送曾文洲赴建宁祭酒
八闽称望郡,祭酒职尤清。不对鞭笞事,惟闻弦诵声。
诸生传命令,六藉校章程。问政谁频过,时牵旧令情。
彭石屋山约成 其三
五亩山前种秫田,惠风灵雨庆丰年。曲方抄得多山草,醉梦成诗识洞天。
洞中平道 其二
石磴巉巉苔藓残,倚锄几度凿荒寒。后人莫指前人笑,失脚方知着脚难。
鳌城十八滩
惊涛远势驾飞鹅,伏石变怪喧鼋鼍。纵使中流失舟楫,犹胜周行被网罗。
十月九日菊有华后三日立冬 其二
莫道争妍易取嗔,清名亦未与閒身。汝今犹占三秋日,我已秋光尽让人。
题马问庵崇德楼四景 其四 河泗环流
玄圭成地纪,赤玉感天瑞。波润九土分,流藻万世利。
狂澜日不支,古道今所弃。欲济惧无梁,在川叹永逝。
谁借一勺微,为恻同归趣。
寓天宁寺戚可大兄弟归省
两生来就傅,适我卧精庐。共器餐僧饭,分灯读父书。
思归缘问寝,谋道岂怀居。试论西河易,离群何所如。
十月黄花满庭把玩开颜遂有短句 其一
曾伴渊明栗里间,千年流落影阑珊。何知寂寞荒山里,亦有知心为破颜。
太保司马毛公归田投赠
三边百粤仰威名,独握兵符十二营。频赐宠衣分御府,密投胜二中皇情。
身閒不俟成功后,道直终令众论平。暂使山林增气色,白云还待慰苍生。
桂太傅挽章 其一
圣主敷殊共,明公际宠灵。沧溟开日月,紫极静风霆。
美植出连茹,劳歌尽采苓。可怜康济策,寂寞閟幽扃。
寄别凌海楼 其一
阳田客至不相闻,只隔山前一片云。蓬鬓萧萧还自哂,未知何日再逢君。
程舜敷春暮同江宴会遇雨
仙舄飞腾惊故人,华筵庆洽敞名津。楚天云雨巫山梦,江草佩环湘浦春。
萍梗故依芳席合,鸟声巧逐和歌新。谁知别去钟期调,今日重闻流水滨。
四楼诗 其二 水月
溪前山色碧嵯峨,杨柳阴中古巷多。最是村居堪佚老,月明谁为听渔歌。
泛东湖
大泽闻彭蠡,为舟泛碧湾。天低疑拂树,波远似侵山。
极浦多摧楫,中流有宿菅。澄清十年思,川上动秋颜。
种菊
结宇灌木畔,庭除幽且閒。岂无丰草容,柔绿争春妍。
常恐秋风至,清霜凋故颜。万族忻时荣,保终良独难。
惟此黄金华,可以结馀欢。
别江静斋起复如京师
大云寺里分题日,甘露山中燕语时。岁月二毛君自健,风尘一鹤众谁知。
横经东海专门避,读礼中园赴阙迟。儒术古来多荐达,岂无隆贵重师资。
罗洪先
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汉族,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人,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罗洪先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 593篇诗文
程舜敷谪居海上问讯 其一
三月十三日驾幸太学陪祀孔庙听讲彝伦堂
子陵祠
昭君词 其十
西湖积庆寺观宋理宗皇帝及帝炳闫妃遗像二首 其二
槜李见月
高洲刘述文
送伍敦夫张以敬万曰忠周崇甫罗庭猗曾于健刘静之会试
旅怀 其三 望黄鹤楼
哭罗木夫 其二
寄同年祝岣嵝 其二
偶阅己丑读卷记感赋记出函谷学士载余登第事为详
夜梦藩省为余建坊题曰白云深处閒人遂成二句觉后足之
四日至洞见梅
李子谒选
奉陪双江先生访旧石屋
发北新关初闻孤雁寄东窗叔
左顺门捧敕授日本使臣
昭君词 其十六
送饶湖田宪使入京
八月十日万寿圣节感述
题周应宿母金氏易饮亭
大墓山哭亡弟造夫 其一
西楼閒立
午日青原山中共善山晴川东廓明水诸公燕序
题瑞金县铜钵山
闻虏犯保定
四嗟诗别弟也邃夫如南雍其兄送之江上不能独归而作 其二
客归
文殊台
寄牟禾山公
赠周侍御入京
寄永州别驾七泉表叔
白鹿洞次阳明公独对亭韵
江上作
秋暑夜坐
移崆峒山庄
送陈上思州守
访族大安
赠王武库入京
穿云入方广
乙未大水作
赠九江陈兵宪 其八
题欧阳监丞祠
洞中平道 其一
内弟曾龙阳五十
大慱存斋王君自沙县致仕初归对饮有赠
高邮除夕
萧体乾谈江州陈氏柳堤
晓怀
洞中别萧生 其一
静海寺留别何善山
癸巳元旦奉天殿侍班
寿大宰罗整庵公八十
寿郭梅洲
赋得青骢马奉寿张石磐公
述怀示友人
误传寇至邻曲尽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