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访隐原

访隐原

明代 罗洪先

入谷无机事,邀逢任所之。
独沿溪涧往,忽至夕阳期。
峰影遥能辨,松阴坐屡移。
暝来山下宿,残月二更迟。

诗人罗洪先的古诗

邃夫弟初入南雍

明代 罗洪先

频收家问为兄慰,初试乡心觉汝难。资遣聊同从外傅,纵观况已到长安。

半年曾读西铭未,一饭谁将国士看。留得父书相待久,几多勋业在儒冠。

李忠定公绍兴罢相自洪移福憩宁化草仓庙有题潘令时宜即庙为祠用韵 ...

明代 罗洪先

此恨悠悠不易明,未排阊阖且孤征。旧都安在新祠启,听得游人说蔡京。

詹府宴集次许松皋太保韵 其三

明代 罗洪先

鸣佩朝归曙色苍,盍簪筵启荐华觞。宠衔已荷如纶重,主器还欣比玉良。

班接貂蝉玄圃上,身沾雨露墨螭旁。圣功不数宣猷颂,定启千秋宝祚昌。

凤西刘君自太平节推入贺万寿适擢武选有赠

明代 罗洪先

金鉴千秋献玉京,当涂司理早知名。忽迁百将专衡地,正听三陲奏凯声。

铁券少侯随下拜,锦衣近戚避前行。署中厅壁题名处,先号如存可有评。

赠钱绪山

明代 罗洪先

泽国初逢不记年,一回相见一泠然。伊川易在涪州后,康节游从四十前。

同俗意常随猎较,答言时亦借鱼筌。此行不是寻常别,为向春风自放船。

谒濂溪先生祠墓 其三

明代 罗洪先

轲死谁为继,寥寥千载悲。宁知无极语,始应聚奎期。

南矣道方启,归与乐在兹。初平还我辈,听语恨非时。

昭君词 其十五

明代 罗洪先

八月天山雨雪重,梦中犹记采芙蓉。当时水殿争凉处,同伴如今可忆侬。

北泉王君六十

明代 罗洪先

灏气入沧洲,高人物外流。竞称寿斝日,恰遇凯歌秋。

家世闻王谢,儿孙诵鲁邹。梁鸿仪并美,薛凤数全侔。

婿择俱良玉,宾来共倚楼。门前堪驷马,垄上谢诸侯。

指使神多逸,经尝虑自周。始知泉石赏,真胜市朝游。

愿足馀皆赘,名忘百不忧。清飙侵帻爽,新月向杯浮。

结社谁先后,当筵几唱酬。吾宗托交重,裁句助长讴。

听友人送宋高邮守晁仲约事

明代 罗洪先

昔日江淮盗,扬言势不支。修词远迎劳,倾帑重赍持。

辟宥犹争议,封疆故有司。谁知千载下,此事亦多师。

寥贞女词 其一

明代 罗洪先

妾身不自主,父母意有托。时命杳莫期,古人重然诺。

一言誓终身,改辞令义薄。日月岂不明,寸心幸无怍。

昭君词 其三

明代 罗洪先

行人驻马莫惊嗟,处处溪流有落花。不待今朝悲远嫁,长门风雨即天涯。

赠九江陈兵宪 其六

明代 罗洪先

南人使船如使马,长江为堑复为池。水国莫言难用武,金陵何事也防夷。

送王编修懋中省觐归无锡

明代 罗洪先

画舫乘秋发,斑衣爱日迟。归㩦西掖绶,行咏北山诗。

江雨鲈鱼白,山田粳稻垂。而翁投绂早,莫更滞还期。

别江静斋起复如京师

明代 罗洪先

大云寺里分题日,甘露山中燕语时。岁月二毛君自健,风尘一鹤众谁知。

横经东海专门避,读礼中园赴阙迟。儒术古来多荐达,岂无隆贵重师资。

四嗟诗别弟也邃夫如南雍其兄送之江上不能独归而作 其三

明代 罗洪先

我所嗟者岁月晚,容华渐落毛发短。布褐在身不觉煖,欲往驰驱行步缓。

始怜青阳不再返,白日森森空悲惋。莫言少壮常似今,来日大难胜黄金。

东廓先生贻连山书屋落成诗次韵奉赠

明代 罗洪先

忆从石屋访行窝,几共云关掩薜萝。一见自惭违道远,无言更觉饮人和。

六经同异多新语,万物逍遥有浩歌。窃比舞雩吾所志,年年将奈暮春何。

晴日江上

明代 罗洪先

春霁媚行游,春潮静不流。衣薰疑日近,棹动觉天浮。

纚纚烟光合,丝丝柳色柔。江南风物美,大半在汀洲。

闻刘龙山入洞

明代 罗洪先

为期久不至,忽枉暮相闻。赖有岩头石,岧峣可伴君。

野烟迷树影,舍火远人群。坐听风林叶,能无客思纷。

鳌城十八滩

明代 罗洪先

惊涛远势驾飞鹅,伏石变怪喧鼋鼍。纵使中流失舟楫,犹胜周行被网罗。

白鹿洞次阳明公独对亭韵

明代 罗洪先

自我别鸿濛,万古不再见。兹来五老前,彷佛对颜面。

灏气成江流,真宅化峰巘。阅世悲大迅,归人若乘传。

白鹿不可招,仰睇情弥眷。结茅永作邻,服食形不变。

至宝谅在兹,愚者胡不劝。滔滔从俗终,是非奚所辨。

罗洪先

罗洪先

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汉族,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人,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罗洪先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 593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