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登西城望广武山

登西城望广武山

明代 罗钦顺

盖世英雄百战休,黄河依旧绕山流。断垣废垒苍茫外,斜日西风独倚楼。

诗人罗钦顺的古诗

连被公荐不果用士夫有见慰者因赋短章 其二

明代 罗钦顺

江汉秋风日夜清,一壶聊对菊花倾。人心自有光明处,变化无端是五行。

送金司训致仕还镇江

明代 罗钦顺

经阁新成坐有毡,讲馀归兴忽飘然。笑看桃李春风在,贪取烟霞乐事偏。

鸥鸟惯来遵渚近,鲥鱼初上入庖鲜。林深地僻新闻少,免得閒愁挠夜眠。

次萍乡

明代 罗钦顺

邑小犹能满万家,山耕溪钓足生涯。倦来不暇听更鼓,睡觉东窗月已斜。

五月四日朝辞后过部中告辞白嵓太宰留酌于水镜堂已而移坐花间同石 ...

明代 罗钦顺

花前树底更移尊,醉眼看花未觉昏。长卷倏题佳句满,高情须共古人论。

极知场藿堪终夕,谁遣骊驹已在门。商鼎祗今欣有属,渐容投老白云村。

送刘循理冬官公差之赣便道过家

明代 罗钦顺

官曹暂入身如客,省檄专承命自天。驿路年华南雁尽,故园春色小桃鲜。

功名正属三场后,弩矢宁烦百步先。何处诗怀应更好,郁孤台上俯晴川。

送胡长史之建昌

明代 罗钦顺

亲王开国绥南土,贤傅承恩出禁闱。凤辇龙旂烦扈从,绯袍金带有光辉。

当杯莫惜离筵醉,此别应知后会稀。路入官湖诗景好,落霞孤鹜看齐飞。

次韵储柴墟少宰除夕感怀病起自慰 其二

明代 罗钦顺

大成门左辟寒厅,华毂来趋晓戴星。华久玉山疑乍倒,笑回银海觉全青。

登庸正儗光雌甲,陪祀还应戒上丁。神相高明诸福在,得沾醇酊几人醒。

挽封君秦先生同年国声之父 其一

明代 罗钦顺

志节居贫见,声光与世延。青衿原有造,玉树晚争妍。

已拜双龙敕,何须二顷田。向来勤仰止,闻讣重凄然。

次遂平

明代 罗钦顺

诗兴多应似确山,不堪重叠叙艰难。环城树色青青在,休把安心托抱关。

北堂永秀为赵元默赋

明代 罗钦顺

北堂坐对宜男草,游子行看永秀图。风渚残灯飞梦近,晓丛清露著花无。

香浮寿酒筵初秩,影乱斑衣日未晡。共识王孙家法远,眼前馀庆是贞符。

送林博士赴九江贰守任

明代 罗钦顺

手裁桃李尽成阴,此去应劳抚字心。此酒几行赊后会,朱弦三叹有遗音。

炉峰日射香烟紫,湓浦潮添雪水深。解愠风行吾亦快,不妨题句满东林。

送大理胡伯珩迁少卿北上

明代 罗钦顺

北人官向北京迁,骑鹤扬州不论钱。原隰皇华如旧识,官河新水快重沿。

手无高下冤须白,心有经纶发正玄。因送年家还自省,坐惭清俸欲归田。

送王实庵太宰致仕

明代 罗钦顺

承诏归田鬓未皤,好山徐奉板舆过。人生盛福今如此,身外浮名更若何。

四海均平藏妙用,三朝遭际足恩波。梦魂傥忆留都景,飞示新篇莫厌多。

送朱推府颙伯考绩赴京

明代 罗钦顺

南山凝翠雨初晴,高树含风彩鹢轻。恋阙不知江路永,过家还趁晚潮平。

云霄此去看凌厉,才气从来羡老成。最是平反遗爱远,挽留无计若为情。

送大司空柴公致仕

明代 罗钦顺

相送都门更一程,喜于身退见功成。旧提留钥江山重,新挂朝冠步履轻。

綵鹢乱流风正驶,隼旟开路昼偏晴。山林岁晚无尘杂,几个松筠是友生。

寿致政大司徒洪洞韩公

明代 罗钦顺

宰相从来自有真,故园消息几回春。故看冉冉低垂翅,赢取堂堂老健身。

鸟弄花枝春酒熟,山围寿域衮衣新。亦知海内瞻依在,还拟弹冠踵后尘。

送义兴耕隐徐公还乡

明代 罗钦顺

先生归向毗陵去,木落天高正及秋。万里长风吹潞水,一船明月过扬州。

大家文献风流在,暮景林泉福履优。篱下黄花应有待,寿筵深泛紫金瓯。

送大宗伯王公入朝

明代 罗钦顺

束发事明主,久矣勤疏附。息偃且南都,雍容奉王度。

功成期月间,四曹靡留务。持此赞熙哉,皇心副倾注。

午棹龙江津,昏钟广陵渡。望望春明门,靡靡朝天路。

旭日绕龙鳞,仙班簉鹓鹭。乃眷世臣良,三接隆恩遇。

庶弘造膝规,允慰儒绅慕。

途中见野菊盛开有感

明代 罗钦顺

荻篱黄菊手亲栽,预拟清香溢寿杯。庭献迹遥怜野摘,马头三嗅独徘徊。

又用韵奉广大人之意 其一

明代 罗钦顺

惯依黄发款年光,肯为浮名浪趋装。肯色不随寒暑变,花枝长伴笑谈香。

家传宦谱非今日,道济时艰有大方。乌鸟私情怜未遂,诸孙歌舞亦能常。

罗钦顺

罗钦顺

(1465—1547) 明江西泰和人,字允升,号整庵。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迁南京国子监司业,以实行教士。忤刘瑾,革职为民。瑾诛复官,累迁吏部右侍郎。世宗即位,擢吏部尚书,以与张璁、桂萼同朝为耻,辞归。家居二十年,潜心性理之学。初笃信佛学,后舍弃。认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废一不可,卒谥文庄。有《困知记》、《整庵存稿》。 ► 3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