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罗钦顺
来到栾城更著忙,晓庭袍笏自薰香。黄昏不见双凫影,三五空馀雁鹭行。
送朱推府颙伯考绩赴京
南山凝翠雨初晴,高树含风彩鹢轻。恋阙不知江路永,过家还趁晚潮平。
云霄此去看凌厉,才气从来羡老成。最是平反遗爱远,挽留无计若为情。
次庆都
深池流水出山长,公馆高槐荫女墙。题壁自惭非作者,端居谁信发天光。
早发长沙守贰追至北关揖别
半窗斜月淡寒辉,舆
次汪司成秋日登狮子山寻阅江楼故址韵 其一
绝顶风尘万里秋,阅江何处觅高楼。草深欲碍游人上,林茂长容倦鸟休。
近水一湾明似玦,远山三点大如牛。知君感慨题诗罢,满酌金罍坐看鸥。
大司寇林见素先生朝见之日余适出京承见示谒武夷精舍宿武夷自寿诗 ...
一酌金陵酒,分飞二十年。谁教宫漏底,相见烛光前。
海宇公宜寿,尘埃我未仙。春明回首隔,犹荷故人怜。
庆欧阳碧溪六十 其一
深巷閒门取自怡,屡烦当道驻旌旗。才如太白名偏著,赋埒扬雄字总奇。
花甲荐更新岁月,柏台犹仰旧威仪。诸郎继武浑能事,此去恩波未有涯。
借居三塔庵
野寺萧条一老僧,粥铛茶灶煮枯藤。夜窗对我浑无语,俄去堂前供佛灯。
庚戌春赴南雍省侍秋半乃还颇有赋咏而亡其稿追忆仅得此下十章 其 ...
人家依岸浅,驿岸俯江斜。密雨遮龙雾,奔流走象牙。
金陵何处是,白下望中赊。明到南昌郡,徐亭扫落花。
过西平
片片秋田总过犁,满原晴色树高低。欲从父老诹生聚,清昼无缘驻马蹄。
次新乡
客游那免犯泥涂,举趾凌兢愧仆夫。暂入新乡如故里,夕阳庭院老槐疏。
送胡长史之建昌
亲王开国绥南土,贤傅承恩出禁闱。凤辇龙旂烦扈从,绯袍金带有光辉。
当杯莫惜离筵醉,此别应知后会稀。路入官湖诗景好,落霞孤鹜看齐飞。
送段廷举掌教之东平
移官又问东原路,临别匆匆不尽觞。临序合兴周礼乐,山河犹记汉封疆。
行边树绕云帆迥,坐里风回泮藻香。师道正看绳祖武,冰衔重儗荷恩光。
寿节庵叔父七十
竹树阴浓小径迂,壮游那复梦江湖。门衔远岫将青入,身到稀年谢杖扶。
肯播力均家有庆,代终心一德非孤。凭谁唤取丹青手,为续西冈五老图。
发京口
北府从来酒味醲,秖今租税不全供。虽然上下都无事,淮甸旌旗在眼中。
发龙江
浦树亭亭散晓晴,钟山回望转分明。顺风顺水船如马,初是朝天第一程。
成国朱公奉使安陆恭上兴献帝册宝
奉明园树九重心,目极南云思不禁。目册尊亲昭盛典,上公衔命惕冲襟。
花迎使节晴川丽,风引香烟晓殿深。登荐礼成归奏早,开筵应出赐来金。
秋答尹宪副先生 其一
顿收佳什见情亲,一字都来不犯尘。秋院挥毫风正爽,晓窗开卷墨犹新。
论心每忆同游处,矫首难忘奉别晨。门带清流山附屋,暮年新酒共谁频。
复过苏州
千年事往不须悲,后此千言未可知。今日繁华天下最,我来刚费七言诗。
送黄太宰先生致仕
马船横压大江湄,且对离筵赋别知。且上风云还似昨,古来卿相亦如斯。
青山自是通行路,黄发何妨再起时。家近兰亭春正好,未应高兴减羲之。
次韵答守庵叔父复官之贺
社鼠宁容久穴居,时来群愤一朝舒。祖功宗德分明在,苛禁繁文次第除。
万里渚鸿飞向北,几人蕉鹿梦成虚。不才也复青毡旧,贺酒亲烦载满壶。
罗钦顺
(1465—1547) 明江西泰和人,字允升,号整庵。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迁南京国子监司业,以实行教士。忤刘瑾,革职为民。瑾诛复官,累迁吏部右侍郎。世宗即位,擢吏部尚书,以与张璁、桂萼同朝为耻,辞归。家居二十年,潜心性理之学。初笃信佛学,后舍弃。认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废一不可,卒谥文庄。有《困知记》、《整庵存稿》。 ► 335篇诗文
次韵答司训光郁先生时致仕归
过沙河县
庆廖晴山太守八十寿 其一
示允迪允恕二弟 其三
晴山搜书舍为廖太守赋
送求古叔还乡 其二
送韩大卿赴刑侍任
次应山
送三坳宗侄邦团 其二
过真定
庆杨光禄尊君太守公八十寿
次韵睡起答何中蒙赵元默二举人
东窗为曾如周赋
公馆即事
为欧阳牧之题竹二首 其二
登西城望广武山
次韵同年郑宪长舟行书事
吴宁庵宗伯家园丝瓜有始蒂四五实者次韵 其始
自题半影 其二
彭郡博先生蒲萄为王斯远冬官题 其一
悼亡女
送义兴耕隐徐公还乡
哭孤峰伯父
芙蓉书舍为大司成瓯滨先生赋
送邓正科还南安
送求古叔还乡 其三
吴白楼重修清风亭有述次韵 其一
送王实庵太宰致仕
凭虚阁宴饮次吴宁庵周大理韵各一首 其一
送薛全卿之淮安
承乏南铨同年诸公会饯于石潭少宰之第即席联句为赠余因赋短章留别 ...
袁城谒韩文公祠罗守质夫复请予登宜春台一览 其二
次蔡店驿
示允迪允恕二弟 其二
送萧顺之宰古田
发定州 其一
次韵小雷洲灵芝
咏宪副弟庭中茉莉用前韵
送李寿夫司训之繁昌
送郑司徒致仕还闽
送龙德宣之任琼州
悼内 其三
瀛洲雅会次刘野亭先生韵 其四
次韵睡起答何中蒙赵元默二举人 其二
次荥泽
贺竹港建小宗祠联科坊
用前韵奉寄寿官伯父 其一
自题半影 其一
秋答尹宪副先生 其二
送陈黄门惇贤送父还乡
安成道中有感
挽兴化陆子贤举人
送王伯安入朝
复过广陵道中
挽封君秦先生同年国声之父 其一
次刘家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