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罗钦顺
偶寻白鹿洞中春,初识庐山面目真。双瀑下垂深岁月,五峰高耸切星辰。
笃生豪杰宁无继,雄镇江湖合有神。安得结茆当绝顶,此生长作看山人。
送熊峰太宰祭告东行
百神随帝扶兴运,殷礼春来次第行。殷帛远将周上宰,衣冠迎拜鲁诸生。
尧陵孔庙瞻依切,汉检秦碑感慨并。风咏也知馀乐地,玉堂青史仰裁成。
幽壤重光为唐仁夫少卿赋
两度恩光照夜台,分明功自义方来。林间稍觉悲风静,地下都应笑口开。
碑表嵯峨天近止,山川盘郁气佳哉。旧灰未冷新烟续,长使赢金父老猜。
凭虚阁宴饮次吴宁庵周大理韵各一首 其一
上方云起望来迷,下界闻歌客到齐。高会我叨陪末席,捷登谁肯犯旁蹊。
谈依日用诸乘小,气逼星躔万象低。吟罢不妨归路晚,绿杨无数鸟争啼。
庆萧有容亲家开六 其二
百年簪绂几英豪,肥遁丘园也自高。肥地雨馀延蔓远,橘林秋半著枝牢。
佳辰快睹群贤集,令德何惭大手褒。勉续南山歌万寿,仰高长得慰儿曹。
题双鹤图 其二
雨霁秋江净晚汀,凭高一望野田青。閒来不用看图画,好构城南放鹤亭。
瀛洲雅会次刘野亭先生韵 其二
鄙夫贪住白云溪,一鹤多惭大手题。几忆蓬瀛天远近,又亲谈笑席东西。
酒行乐处兼浮白,羹味平时半著藜。千古斯文知未丧,晚风衰柳望中低。
钤山堂为翰读严惟中赋
堂上昔年曾聚首,隔江山肯送青来。隔缘客路忙中别,也识天机静里该。
文笔迅挥端有助,道心深契了无猜。出门咫尺多芹藻,谁信诒谋更远哉。
柬同里曾氏诸亲 其二
忿来不管珠弹鹊,惑解真成铁化金。物我平观无一事,眼前何限好光阴。
奉和大人示喜之作 其二
山明水莹西冈里,日暖风和久大堂。老父自应多受福,诸儿都幸略成章。
才惭吏部缨能濯,识可银台佩合扬。海道书回仍有献,寿筵珠玉烂辉光。
用西阜叔父韵谢守庵叔父招饮
小楼偏得近高居,酒熟常蒙隔壁呼。最喜家庭多寿岂,不妨穷达有乘除。
古人可作归元亮,实事堪陈陋子虚。饮到酣时情已洽,天寒何必更投壶。
彭郡博先生蒲萄为王斯远冬官题 其二
马乳西北来,分甘到吴越。画图不根着,妙在三两折。
修蔓引清风,远影含初月。彷佛骊龙腾,颔下光明灭。
酿酒纵盈缸,凉州吾不屑。
次韵睡起答何中蒙赵元默二举人
雨中江柳乱毵毵,午枕知君未肯贪。午里珠还南海椟,一般青出白沙蓝。
心游物表风斯下,坐到更深月正南。巾帻依然尘不染,苍头犹进晓盆泔。
送尹其信司训之新昌
乔木名门远近知,旧官新命老成时。重逢正拟论文细,相送无嫌载酒迟。
冰雪戒途应耐冷,江山如画好题诗。凭将实学从头讲,肯作寻章摘句师。
送三坳宗侄邦团 其二
吾宗子弟森森在,爱尔清年颇自强。勤俭两言行到底,管教门户日辉光。
用前韵奉寄寿官伯父 其一
翩翩飞鹭满西雍,老鹤相依只涧松。高岸乌纱摩醉眼,救时勋业付姚崇。
寿府免见遣官来赐羊酒
灵光伊迩愧尘容,肥羜芳樽礼意浓。因忆先皇虞蜀险,爱深同气此移封。
登西城望广武山
盖世英雄百战休,黄河依旧绕山流。断垣废垒苍茫外,斜日西风独倚楼。
过赵州闻伍朝信都宪以迎驾东行仅先数刻
我自南来宪节东,赵州城里各匆匆。承恩正属旋銮日,会向苍龙阙下逢。
壬戌元宵应制 其四
舞态频更夜未央,渐看华月转东廊。烛龙夭矫天门迥,火树参差辇路长。
一笑独回春似海,三呼齐祝寿如冈。太平乐事浑难写,儗续卷阿第二章。
未至伏城驿数里天色已晚有数骑睥睨林间整备而过
前路迢迢日渐沈,怪形疑影隔林阴。乞君琴鹤浑无用,留慰衰翁晚岁心。
罗钦顺
(1465—1547) 明江西泰和人,字允升,号整庵。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迁南京国子监司业,以实行教士。忤刘瑾,革职为民。瑾诛复官,累迁吏部右侍郎。世宗即位,擢吏部尚书,以与张璁、桂萼同朝为耻,辞归。家居二十年,潜心性理之学。初笃信佛学,后舍弃。认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废一不可,卒谥文庄。有《困知记》、《整庵存稿》。 ► 335篇诗文
送王慎简乃郎还安成
次韵答守庵叔父复官之贺
悼内 其三
次许州
次确山
吴白楼重修清风亭有述次韵 其一
送郑司徒致仕还闽
庆季弟新居落成用仲弟韵
慎轩为萧蒙绅赋
闻圣驾已次临清喜而有作
次汉阳
悼亡女
喜通政弟至龙江
寄李敬夫用其送行韵 其二
九日确山早发见菊花有感
次韵小雷洲灵芝
柬同里曾氏诸亲 其一
发定州 其一
又用韵奉广大人之意 其二
悼内 其二
次蔡店驿
送王司成考绩
写怀寄监中寮友
送魏良辅秀才还新建 其二
次韵刘焕吾州守见寄
金陵官舍四首次郭价夫司业韵 其三
喜季弟得子
途中见野菊盛开有感
秋答尹宪副先生 其一
次韵呈守庵叔父
奉和大人示喜之作 其一
次顺德
悼内 其一
又用韵奉广大人之意 其一
送义兴耕隐徐公还乡
题许由传说二图 其一
次徐太守登快阁韵 其一
过卫辉
庆鹤次刘野亭先生韵 其二
次大荆驿
过邯郸午饭有蕈
挽兴化陆子贤举人
复过广陵道中
庚戌春赴南雍省侍秋半乃还颇有赋咏而亡其稿追忆仅得此下十章 其 ...
瀛洲会次丰原学先生韵
咏宪副弟庭中茉莉用前韵
送缪州守之任夷陵
次栾城
送萧顺之宰古田
持节瞻云图为符台刘克柔赋
寄李敬夫用其送行韵 其一
过西平
送徐监生亘归临川
次吴白楼借山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