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罗万杰
绿鬟朱靥自为春,妆罢从教晓露嗔。一夕寒飙连夕雨,可怜憔悴捧心人。
自坎夏回语石庵磴路崎岖济胜无具即事口占
崎岖磴道傍云斜,望入层崖势转赊。伴我行藏筇七尺,与谁来往径三叉。
烟光澹荡闻啼鸟,树影扶疏见落花。上得岭头足指痛,却疑身是老玄沙。
入山寄诸眷属
几年尘土混衣冠,火宅栖迟梦已阑。破釜昔曾闻项籍,携铛今窃效陈抟。
孤踪冷比飞鸿爪,去志迅如落涧湍。从此黄岐峰顶月,清宵应各照团圞。
壬辰除夜
折肱已更三,立壁惟馀四。一副光皮囊,逢场且作戏。
秋日寄萧次圭
淅沥秋声不可闻,松间月际更思君。相逢海内谁青眼,忆别都门对白云。
菊径雨疏侵草色,练江风急涨潮纹。遥知两地凄凉甚,羡尔清真能迥群。
题公眉画
何处验天机,胸中与腕底。苍苍莽莽间,无谓有至理。
岛树若乱烟,微茫波际起。馀霞散孤村,晴光变远迩。
静者立其傍,心魂忽而止。
赠同学友
共忆对床约,相忘岁月高。风尘双短剑,雨雪一绨袍。
戎马今方盛,乾坤莫可逃。九重宵旰切,执戟慎言劳。
瞻六堂即事十首 其四
灌园不是逃世,荷锸堪称达生。喧寂都饶至理,醉醒各具深情。
江上落花五首 其一
风吹万点树头稀,日日危楼送夕晖。解道幽怀伴月冷,忽惊离恨共云飞。
烟开古岸翻残雪,燕落空庭溅舞衣。为报故园新雨后,隔溪啼鸟唤人归。
下第出都呈南归诸友五首 其五
夹道轻烟暖拍堤,春山障眼客魂迷。野花不及垂杨色,并与茸茸缀马蹄。
壬辰除夜 其三
冷落茅檐下,残釭剔半明。梅花瘦比我,窗外影交横。
拟读曲歌七首 其七
奈何许,感恩与负德,不可同日语。
送郑立煌归潮阳
幽怀不惮道途艰,踏遍蓬蒿带笑还。一室晤歌和水月,百年事业倚云山。
拨尘未肯追仙释,寻乐亲曾探孔颜。惭愧我宗无语句,赚君千里叩玄关。
山中答邑令二首 其二
一扫浮氛今已清,几家鸡犬月中行。道人只合孤峰顶,卧听康衢击壤声。
雨泊樟树镇
苦雨滞行舟,江村信宿留。市灯明岸际,渔罟倚竿头。
树色迷归梦,滩声响旅愁。回看青湿处,千里暮烟浮。
癸酉春日偶成四首 其四
穷来无一物,相伴惟奇书。日与简编近,拚将礼法疏。
花枝春霁后,竹影月明初。祇此了閒事,清狂不羡馀。
白鹤峰谒苏文忠祠
峰前鹤去晚霞收,逐客行踪不可留。一代奇才沦玉局,三年春梦醉罗浮。
南楼初日浮金晕,北户长江舞砌流。一盏寒泉心欲荐,蛮烟野菊未经秋。
秋夜坐月偶成四首 其四
托旷观以适性,聊纵目而怡颜。閒随罔两酬答,动与太虚往还。
春日感作
梅花落尽满荒园,晓看檐前积雨痕。暖气不生枯木叶,春风空到竹篱门。
息心终自依禅侣,避地还须洽隐沦。痛哭太平耕种日,夜来鸡犬静无喧。
登镇海楼怀古
王粲情何切,陆公去不回。烟光晚翠滴,爽气朝霞开。
鸟向云中过,人疑天上来。寒山与秋色,争锁粤王台。
采石矶谪仙楼怀古
不见矶头乌夜啼,仙楼风景苦凄凄。仙移晚雨当窗入,雾宿春江拥槛齐。
有客空吟青玉案,无人更醉白铜鞮。登临不尽古今感,矫首寒山日欲西。
罗万杰
罗万杰(一六一三 — 一六八〇),字贞卿,号庸庵。揭阳人。明思宗崇祯七年(一六三四)进士。初官行人,两奉使册封吉、荆二藩。十三年,召对,给笔札,问修练储备四事,侃侃陈利弊,切中时艰,擢吏部主事,转验封员外郎。甲申之变,会南都迎立,徵拜副都御史。闻马士英、阮大铖用权,辞不出,矢志岩壑,结庐于埔阳之双髻峰,草衣蔬食,与樵牧高僧为侣。林居三十年,足迹不入城市。晚号樵子,乡人私谥曰文节先生。有《瞻六堂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八有传。► 129篇诗文
次韵答萧次圭中秋见怀之作
玉窖棉阴用邑乘题
燕邸漫兴五首 其二
风雨篇四首 其四
暮春旅怀
喜王无长至自五羊即席有赠用南岩韵
斋中即事
斋中即事二首 其一
己酉除夕
人日阴晦病中同雪樵禅侣作
奉使荆回宿万安僧舍次壁间韵
冬日即事三首 其三
雪霁和雪樵韵
寄答伍铁山先生二首 其二
登黄岐山夜宿僧舍示公眉
幽燕老将歌
山中答友人二首
李华嶙以尊公乡贤册见示赋此奉赠
寓羊城秋怀
除夕同明度上人逸老庵守岁
江上落花五首 其五
壬辰除夜 其四
燕邸漫兴五首 其四
南岩僧具酒馔邀同公眉及余兄弟辈剧饮
拟读曲歌七首 其一
使舟归泊金陵遇旧馆人以便面索书走笔赋赠
赤城道人与傅由庚居士共订出世之约将拟结茅水竹见示缘册走笔戏题
次韵答郭正夫招同诸公入陶社之作二首 其二
拟读曲歌七首 其六
下第出都呈南归诸友五首 其一
赠姚茂翼先生
怀萧次圭
初入燕京马上口占
偕磐湖和尚游赤水岩
山居杂诗八首 其八
同公眉诸子游南岩
寓南安寺逢初度日大开上人为拈香庆赞口占志谢
寄寿孙戒庵
初度日奕株禅师以诗见赠次韵奉答
冬日即事三首 其一
拟读曲歌七首 其二
题自画扇水墨桂花
癸酉春日偶成四首 其一
拟读曲歌七首 其五
戊申除夕示诸道友
东平道中早行
金城榕色用邑乘题
癸酉春日偶成四首 其三
春夜不寐步月偶成回文一首
冬日美人蕉与池畔梅花对植偶作二首 其一
和平波道人原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