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罗万杰
卧对才兹夕,深心冥见闻。禅灯一室静,月影半山分。
夹树迷青霭,疏钟咽白云。潇潇窗外竹,幽梦易纷纭。
初入燕京马上口占
帝城宫阙隐蓬莱,此际遥瞻曙色开。吊古应怜击筑泪,狂歌独愧掞天才。
西山爽气千层出,碣石晴云万里来。闻道圣朝多市骏,黄金依旧满燕台。
风雨篇四首
杨花飞尽散孤村,远客归思劳梦魂。欹枕自怜春色晚,满江风雨一灯昏。
下第出都呈南归诸友五首 其五
夹道轻烟暖拍堤,春山障眼客魂迷。野花不及垂杨色,并与茸茸缀马蹄。
送郑立煌归潮阳
幽怀不惮道途艰,踏遍蓬蒿带笑还。一室晤歌和水月,百年事业倚云山。
拨尘未肯追仙释,寻乐亲曾探孔颜。惭愧我宗无语句,赚君千里叩玄关。
白鹤峰谒苏文忠祠
峰前鹤去晚霞收,逐客行踪不可留。一代奇才沦玉局,三年春梦醉罗浮。
南楼初日浮金晕,北户长江舞砌流。一盏寒泉心欲荐,蛮烟野菊未经秋。
拟读曲歌七首 其四
拭别泪,应悔打鸳鸯,输他双对睡。
次韵答萧次圭中秋见怀之作
霜拥丹枫落满城,溪星耿耿一灯明。怀人惨澹逢秋月,对酒疏狂忆晚晴。
远树欲遮银汉色,凄风忽断玉箫声。知君正有登楼兴,不浅应同此夕情。
磐湖秋色同诸禅侣夜坐
露下空山客袂凉,残荷新菊叠衰荣。池边宿鸟翻林影,竹里流泉杂磬声。
是夕逢秋偏澹滟,何人对月不凄清。香瓯茗碗共深坐,一室萧然称野情。
己酉除夕
老来渐觉万缘轻,纸帐布衾梦易成。雨浥炉烟蒸永夜,风摇烛影袅深更。
流光暗逐閒中过,华发俱从愁里生。拟待明朝天气煖,探梅山壑杖藜行。
寓南安寺逢初度日大开上人为拈香庆赞口占志谢
颠毛种种四旬馀,阅世终悲岁月虚。镜里空花呈起灭,眼前流水悟乘除。
谩誇丁令千年鹤,且趁杨岐三脚驴。博得蒲团香半炷,多君滴水沁芙蕖。
使舟归泊金陵遇旧馆人以便面索书走笔赋赠
五年不见中常忆,一别于今经几期。我已居然髯似戟,君胡能不鬓如丝。
三山云物成今昔,六代烟花异岁时。屈指江帆归去路,空令客思易凄其。
下第出都呈南归诸友五首 其一
燕山落日盼归程,台上千金吊郭卿。自是君王怜骏骨,驽骀何敢滥时名。
癸未元日
多病逢元日,忧时叹逝年。徒闻宽大诏,不熄豕狼烟。
世事干戈里,生涯药饵前。艰危无一补,肠断蓼莪篇。
江上落花五首 其二
东风原自妒妖娇,醉压琼枝漫寂寥。乍暖乍寒魂漠漠,疑狂疑怯影摇摇。
情高已逐游人去,梦短那堪过客招。回首江城欲暝色,夕阳何处听吹箫。
邸中怀同社诸友
数载穷交态,支离感此身。燕云迷远客,岭月醉何人。
文字揣摩尽,素心追琢频。一灯寒照梦,万里独萦神。
江上落花五首 其一
风吹万点树头稀,日日危楼送夕晖。解道幽怀伴月冷,忽惊离恨共云飞。
烟开古岸翻残雪,燕落空庭溅舞衣。为报故园新雨后,隔溪啼鸟唤人归。
拟读曲歌七首 其七
奈何许,感恩与负德,不可同日语。
怀韩让之
念子先予去,驱驰竟若何。怀中片剌尽,杖底百钱多。
不改青云志,时闻白雪歌。江湖饶客思,浪迹滞烟波。
拟读曲歌七首 其三
啮郎臂,欢莫嗔,侬骄侬憨未解事。
奉题水部王剩斋尊公在吾先生乡贤名宦册后
先生早扣性天扃,志在春秋行孝经。凫舄解飞霞岭雨,熊幡长映惠湖星。
瞽宗两地云封紫,碑碣千秋史篆青。四十馀年天可必,三槐不负德符铭。
罗万杰
罗万杰(一六一三 — 一六八〇),字贞卿,号庸庵。揭阳人。明思宗崇祯七年(一六三四)进士。初官行人,两奉使册封吉、荆二藩。十三年,召对,给笔札,问修练储备四事,侃侃陈利弊,切中时艰,擢吏部主事,转验封员外郎。甲申之变,会南都迎立,徵拜副都御史。闻马士英、阮大铖用权,辞不出,矢志岩壑,结庐于埔阳之双髻峰,草衣蔬食,与樵牧高僧为侣。林居三十年,足迹不入城市。晚号樵子,乡人私谥曰文节先生。有《瞻六堂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八有传。► 129篇诗文
冬日即事三首 其一
下第南归夜闻杜鹃偶作
风雨篇四首 其四
山居杂诗八首 其七
偶题 其三
登友人山阁
阅五子山图寄赠无用上人
惆怅词感旧作
壬辰除夜 其三
署中感事呈吴梅里
客中闻林石友讣遥哭以诗
山中答友人二首 其二
怀萧次圭
初度日奕株禅师以诗见赠次韵奉答
癸酉春日偶成四首 其一
斋中即事二首 其一
春日郊行四首 其四
自画墨菊赠公眉
寓羊城秋怀
齐昌邸中送朗润上人还山
夏日有感示学者
南岩僧具酒馔邀同公眉及余兄弟辈剧饮
癸酉春日偶成四首 其四
登黄岐山夜宿僧舍示公眉
燕邸漫兴五首 其三
寄答伍铁山先生二首 其一
金陵留别许班王
语石庵即事
冬日即事三首 其三
江上落花五首 其五
返棹
同公眉诸子游南岩
庚戌灯夕即事
春日感作
赠姚茂翼先生
燕邸漫兴五首 其五
寄寿黄字河道长
西来意
金城榕色用邑乘题
春夜不寐步月偶成回文一首
癸酉春日偶成四首 其二
次韵答郭正夫招同诸公入陶社之作二首 其一
山中积雪晓起和雪樵韵
奉使荆回宿万安僧舍次壁间韵
除夕同明度上人逸老庵守岁
燕邸漫兴五首 其二
送别公眉还漳兼订明春游期
生日志感
暮春旅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