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毛珝
九天有象不虚呈,历历都关国重轻。汉客可无经济意,只将牛女问君平。
仪真 其一
频年岁稔少干戈,到处人能贩五河。只道鹾舟偏辐辏,玉杯泾段近年多。
刘寺
曾住昭阳殿里头,何年香骨掩荒丘。虚传碧落归仙去,谁见苍梧从帝游。
鸾阁粉销尘影暗,蜃炉香冷石人愁。风前不敢梅花折,犹恐君恩宠未休。
海陵之堡城 其三
边声藉藉早秋风,稻未黄时枣又红。莫厌水乡迁避苦,全家载入绿荷中。
和张梅深四首 其四
凫鹤都休较短长,静非无用动非忙。静将诗卷排科甲,戏把文枰列战场。
无地可施行话柄,有天须监格心香。功名细看时来耳,珍重渔蓑即衮裳。
浣溪纱/浣溪沙
书墨竹
伯夷有宿世契,子猷结千古交。烟外三叶五叶,雨中一梢两梢。
桧瀑
娲皇失补天南角,一道银河落君屋。又疑元气自周流,不然泻尽谁能续。
瀑边老桧尤可人,髯疏骨瘦皮鳞皴。崩崖欲压全不惧,夜半潜蛟暗来去。
通之海山楼落成
千寻雉堞一朝兴,五马行庖此落成。地峻鬼神愁设险,楼高星斗听谈兵。
霞羞綵帜依山敛,月斗金杯出海明。更有万堆飞石在,寄声残羯盍魂惊。
南山有梅花
南山有梅花,高者五丈馀。半空发清香,天人为踟蹰。
城中三尺本,登盆缀流苏。进之画堂上,笑彼何粗疏。
和张梅深四首 其三
我策曾无一策长,一生蚁踏历间忙。一经佛寺新投社,寄食田家旧筑场。
古剑放教龙逐伴,残书分与蠹餐香。不愁死去无名在,化作千年老鹤裳。
己酉客淮
烽燧春尤急,人才叹寂寥。恨无黄石略,难致碧幢招。
守堑宵仍甲,防城晓未桥。又传经一雪,残哨亦萧萧。
过黄山法华寺
积雪满松岗,兹行为悼亡。本非求吉地,祇欲近禅坊。
外物心如水,流年鬓已霜。只应双卜宅,永此礼空王。
吴门田家十咏 其二
竹罾两两夹河泥,近郭沟渠此最肥。载得满船归插种,胜如贾贩岭南归。
吴门田家十咏 其三
到处车声转水劳,东乡人事独逍遥。一堤滟滟元非雨,总是吴江淡水潮。
寓泉之定空寺
斋钟声断佛香销,闲步虚廊转几遭。浊世自缘君不舍,青山岂是俗难逃。
鸟如留客音声好,松似骄人意气高。因悟宿根元自有,栽培功浅长蓬蒿。
吴门田家十咏 其十
主家文榜又围田,田甲科丁各备船。下得桩深笆土稳,更迁垂柳护围边。
海陵之堡城 其二
傍城三十里芙蕖,怪底繁华浙景无。元是近边农事少,全凭莲藕当官租。
赠碧蜍
鸢飞鱼跃两悠悠,造物何心莫问休。但得一杯长在手,不须万户更封侯。
人间有梦何非蝶,物外忘机即是鸥。我亦青鞋行脚者,会摩铜狄话重游。
富池庙
船头蜀锦三千尺,倒影长虹浸寒碧。倒逢不是紫髯郎,鹦鹉洲边眼生棘。
江头箫鼓杂灵鸦,人道阴兵曾护国。安知楼下雪千堆,不是吞曹气冲激。
山中吟七首 其六
槲叶可以衣,松实可疗饥。骑鹿下山去,儗说高人知。
高人不可得,纷纷却语谁。晓窗白云过,且自相同归。
毛珝
毛珝,字元白,号吾竹,三衢(令浙江衢州)人。有诗名于端平年间,著有《吾竹小稿》一卷,李龚为之作序,比之为唐诗人沈千运,约略可知其人生平风貌。事见宋·李龚《吾竹小稿序》。
仪真 其二
和张梅深四首 其一
踏莎行(题草窗词卷)
送田耕月游吴 其二
山中吟七首 其四
山中吟七首 其七
吴门田家十咏 其六
元日寓越之三江
寓泉之安溪
富川邂逅戚叔开
宿广果寺
古出塞
山中吟七首 其三
寓兴国之十咏亭呈诸友
谢胡默堂
寓池之清夷堂
浣溪沙·绿玉枝头一粟黄
浙江
丹阳馆
仪真 其三
山中吟七首 其五
吴门田家十咏 其八
吴门田家十咏 其五
吴门田家十咏 其九
庐山栖贤寺
送田耕月游吴 其三
山中吟七首 其一
浣溪沙 桂
吴门田家十咏 其四
人才
和张梅深四首 其二
吴门田家十咏 其七
数椽
送客游吴
送田耕月游吴 其一
关心
墨龙
陈藏一山房
山中吟七首 其二
吴门田家十咏 其一
海陵之堡城 其一
登黄岗清淮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