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毛珝
曾住昭阳殿里头,何年香骨掩荒丘。虚传碧落归仙去,谁见苍梧从帝游。
鸾阁粉销尘影暗,蜃炉香冷石人愁。风前不敢梅花折,犹恐君恩宠未休。
吴门田家十咏 其三
到处车声转水劳,东乡人事独逍遥。一堤滟滟元非雨,总是吴江淡水潮。
山中吟七首 其七
题笺寄亲友,早早山中来。紫芝既可采,蟠桃行当开。
持书托南风,北风复吹回。爱之不可见,落日令人哀。
富川邂逅戚叔开
百虫阫蛰雁奔忙,君从何来两袂霜。大冠如箕盍齐鲁,此地无乃惊吠厖。
钓竿曾笑江湖窄,尺水讵容投犗客。取羝为君向东軷,一声裂石扶桑白。
浙江
白鹇旧事随波去,太极阴阳自吞吐。长虹夜贯黑头船,四纪沙迎相公路。
冯夷作剧真等閒,五都有客雄其间。上林三官浪忧国,千年海底生铜山。
寓兴国之十咏亭呈诸友
断垣荒棘疑无路,忽有幽亭一亩馀。不称郡侯来把酒,偏宜野客借观书。
临阶汲水防苔滑,隔岸看山爱柳疏。非有旧交时下顾,十分风味落樵渔。
送客游吴
水乡秋易冷,珍重过吴松。在旅虽难遣,于诗莫厌攻。
一轮僧寺月,半夜客船钟。况有贤州牧,知音是旧逢。
富池庙
船头蜀锦三千尺,倒影长虹浸寒碧。倒逢不是紫髯郎,鹦鹉洲边眼生棘。
江头箫鼓杂灵鸦,人道阴兵曾护国。安知楼下雪千堆,不是吞曹气冲激。
吴门田家十咏 其二
竹罾两两夹河泥,近郭沟渠此最肥。载得满船归插种,胜如贾贩岭南归。
山中吟七首 其五
山花开满枝,山鸟啼无时。君胡欲弃此,自取尘污为。
山猿齧君屦,山鹿衔君衣。挽君君不留,去去终何归。
陈藏一山房
一室焚香即太初,万人如海尽从渠。万于心上曾无着,何必山中始可居。
垂箔护花嫌引蝶,连筒汲井怕生鱼。草玄政不妨人事,问字敲门未可疏。
南山有梅花
南山有梅花,高者五丈馀。半空发清香,天人为踟蹰。
城中三尺本,登盆缀流苏。进之画堂上,笑彼何粗疏。
仪真 其二
多旨楼边古柳斜,龙渊寺里隔荷花。清风尽日无人管,半属僧家半妓家。
关心
关心岁月似惊波,少日无成奈老何。别久帝京知事少,住长客舍识人多。
典衣酤酒杯难满,借壁题诗字易磨。早信出门无遇合,故山只合守樵柯。
吴门田家十咏 其六
西乡本是最高乡,今岁收成亦倍常。瓦鼓綵亭连日闹,谁家不谢白龙王。
送田耕月游吴 其一
衣笈诗囊外,身轻费亦轻。不妨船眼窄,时上岸头行。
橘里逢霜信,松江问水程。吴中闻岁稔,新籴想须平。
桧瀑
娲皇失补天南角,一道银河落君屋。又疑元气自周流,不然泻尽谁能续。
瀑边老桧尤可人,髯疏骨瘦皮鳞皴。崩崖欲压全不惧,夜半潜蛟暗来去。
通之海山楼落成
千寻雉堞一朝兴,五马行庖此落成。地峻鬼神愁设险,楼高星斗听谈兵。
霞羞綵帜依山敛,月斗金杯出海明。更有万堆飞石在,寄声残羯盍魂惊。
吴门田家十咏 其九
长襟侈袖若僧衣,闲荡扁舟入郭嬉。好是醉归村舍晚,声声耳畔阿郎儿。
宿广果寺
寺门初掩夜沉沉,风逼灯寒桧影深。满屋异香僧入忏,一瓯新茗客搜吟。
云归古殿闻龙气,月照空池见佛心。坐久恰眠眠未稳,屋头钟起鹊惊林。
登黄岗清淮门
风吹芦叶江头路,江水江天共秋暮。边淮寒早客行稀,只有征鸿向南去。
征鸿自去书不来,远衣未寄凭谁催。孤城惨咽暮笳起,城下荒榛接淮水。
毛珝
毛珝,字元白,号吾竹,三衢(令浙江衢州)人。有诗名于端平年间,著有《吾竹小稿》一卷,李龚为之作序,比之为唐诗人沈千运,约略可知其人生平风貌。事见宋·李龚《吾竹小稿序》。
山中吟七首 其二
送田耕月游吴 其三
山中吟七首 其三
仪真 其三
海陵之堡城 其一
山中吟七首 其六
数椽
书墨竹
吴门田家十咏 其八
墨龙
山中吟七首 其四
吴门田家十咏 其一
过黄山法华寺
吴门田家十咏 其七
和张梅深四首 其二
吴门田家十咏 其十
赠碧蜍
刘寺
和张梅深四首 其三
和张梅深四首 其一
浣溪沙·绿玉枝头一粟黄
海陵之堡城 其二
寓泉之定空寺
浣溪纱/浣溪沙
送田耕月游吴 其二
吴门田家十咏 其五
海陵之堡城 其三
仪真 其一
人才
吴门田家十咏 其四
丹阳馆
踏莎行(题草窗词卷)
观星
山中吟七首 其一
庐山栖贤寺
谢胡默堂
元日寓越之三江
浣溪沙 桂
古出塞
和张梅深四首 其四
己酉客淮
寓泉之安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