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毛珝
登桥仍问渡,迢递到吴中。倩仆挑茶灶,移船避钓筒。
月生林屋洞,潮接馆娃宫。得句人传去,苏笺价益穹。
踏莎行(题草窗词卷)
桧瀑
娲皇失补天南角,一道银河落君屋。又疑元气自周流,不然泻尽谁能续。
瀑边老桧尤可人,髯疏骨瘦皮鳞皴。崩崖欲压全不惧,夜半潜蛟暗来去。
和张梅深四首 其二
不用悲歌抚铗长,古无人可免身忙。存心未必耕无地,涉世难忘选有场。
新别水云书尚湿,旧题松桂笔犹香。只缘误触神舟走,惆怅京尘涴薜裳。
仪真 其三
贩来北枣堪充膳,种得西瓜可析酲。总是中原旧风物,不堪今日是边城。
浣溪纱/浣溪沙
山中吟七首 其五
山花开满枝,山鸟啼无时。君胡欲弃此,自取尘污为。
山猿齧君屦,山鹿衔君衣。挽君君不留,去去终何归。
吴门田家十咏 其六
西乡本是最高乡,今岁收成亦倍常。瓦鼓綵亭连日闹,谁家不谢白龙王。
登黄岗清淮门
风吹芦叶江头路,江水江天共秋暮。边淮寒早客行稀,只有征鸿向南去。
征鸿自去书不来,远衣未寄凭谁催。孤城惨咽暮笳起,城下荒榛接淮水。
送田耕月游吴 其二
吴门田家十咏 其十
主家文榜又围田,田甲科丁各备船。下得桩深笆土稳,更迁垂柳护围边。
数椽
梅有清香竹有阴,数椽于此寄幽深。旧看归雁抛孤旅,新听啼螀悔苦吟。
几卷书皆先世迹,一张琴是古人心。柴门未必无知己,何必江湖在远寻。
吴门田家十咏 其三
到处车声转水劳,东乡人事独逍遥。一堤滟滟元非雨,总是吴江淡水潮。
富川邂逅戚叔开
百虫阫蛰雁奔忙,君从何来两袂霜。大冠如箕盍齐鲁,此地无乃惊吠厖。
钓竿曾笑江湖窄,尺水讵容投犗客。取羝为君向东軷,一声裂石扶桑白。
吴门田家十咏 其九
长襟侈袖若僧衣,闲荡扁舟入郭嬉。好是醉归村舍晚,声声耳畔阿郎儿。
海陵之堡城 其三
边声藉藉早秋风,稻未黄时枣又红。莫厌水乡迁避苦,全家载入绿荷中。
送客游吴
水乡秋易冷,珍重过吴松。在旅虽难遣,于诗莫厌攻。
一轮僧寺月,半夜客船钟。况有贤州牧,知音是旧逢。
送田耕月游吴 其三
此去姑苏郡,都无五日程。仍闻新太守,最重旧交情。
有句梅边索,无田月下耕。双亲方待养,吾亦勉君行。
人才
但得人才即治安,不忧外侮敢相干。不关世道方为士,业晓农家始是官。
国力在兵堪用少,虏情如鬼欲驱难。岂无一代奇男子,抱膝无言静处看。
庐山栖贤寺
名重于诸刹,前贤旧隐踪。无人知有路,隔树忽闻钟。
瀑壮山疑裂,云深寺若封。或传遗稿在,三叩昔时松。
墨龙
真人尸居雷八荒,断砖残墨生苍茫。鲵桓下■九渊黑,神光倒射角与亢。
明明元气淋漓迹,水底焚槐海波赤。周流万化元无极,姑使人心识天则。
毛珝
毛珝,字元白,号吾竹,三衢(令浙江衢州)人。有诗名于端平年间,著有《吾竹小稿》一卷,李龚为之作序,比之为唐诗人沈千运,约略可知其人生平风貌。事见宋·李龚《吾竹小稿序》。
吴门田家十咏 其一
仪真 其二
浙江
刘寺
山中吟七首 其七
送田耕月游吴 其一
元日寓越之三江
和张梅深四首 其一
山中吟七首 其一
书墨竹
丹阳馆
赠碧蜍
寓池之清夷堂
和张梅深四首 其三
吴门田家十咏 其二
吴门田家十咏 其八
通之海山楼落成
寓泉之定空寺
山中吟七首 其四
古出塞
山中吟七首 其三
己酉客淮
吴门田家十咏 其七
寓兴国之十咏亭呈诸友
陈藏一山房
南山有梅花
观星
吴门田家十咏 其四
关心
和张梅深四首 其四
山中吟七首 其二
谢胡默堂
吴门田家十咏 其五
山中吟七首 其六
海陵之堡城 其一
浣溪沙·绿玉枝头一粟黄
浣溪沙 桂
宿广果寺
海陵之堡城 其二
仪真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