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毛珝
鸢飞鱼跃两悠悠,造物何心莫问休。但得一杯长在手,不须万户更封侯。
人间有梦何非蝶,物外忘机即是鸥。我亦青鞋行脚者,会摩铜狄话重游。
通之海山楼落成
千寻雉堞一朝兴,五马行庖此落成。地峻鬼神愁设险,楼高星斗听谈兵。
霞羞綵帜依山敛,月斗金杯出海明。更有万堆飞石在,寄声残羯盍魂惊。
庐山栖贤寺
名重于诸刹,前贤旧隐踪。无人知有路,隔树忽闻钟。
瀑壮山疑裂,云深寺若封。或传遗稿在,三叩昔时松。
山中吟七首 其二
采薇作庭实,纫兰作筐篚。持以荐王公,谓可蘋藻比。
王公龋齿谢,王门何用此。问客姓与名,或是孤竹子。
浣溪沙·绿玉枝头一粟黄
浙江
白鹇旧事随波去,太极阴阳自吞吐。长虹夜贯黑头船,四纪沙迎相公路。
冯夷作剧真等閒,五都有客雄其间。上林三官浪忧国,千年海底生铜山。
山中吟七首 其一
幽幽山上松,泠泠松下井。白石当银床,青萝作脩绠。
山翁独酌馀,无客可堪请。葛洪分炼丹,陆羽求煎茗。
墨龙
真人尸居雷八荒,断砖残墨生苍茫。鲵桓下■九渊黑,神光倒射角与亢。
明明元气淋漓迹,水底焚槐海波赤。周流万化元无极,姑使人心识天则。
南山有梅花
南山有梅花,高者五丈馀。半空发清香,天人为踟蹰。
城中三尺本,登盆缀流苏。进之画堂上,笑彼何粗疏。
吴门田家十咏 其六
西乡本是最高乡,今岁收成亦倍常。瓦鼓綵亭连日闹,谁家不谢白龙王。
数椽
梅有清香竹有阴,数椽于此寄幽深。旧看归雁抛孤旅,新听啼螀悔苦吟。
几卷书皆先世迹,一张琴是古人心。柴门未必无知己,何必江湖在远寻。
海陵之堡城 其三
边声藉藉早秋风,稻未黄时枣又红。莫厌水乡迁避苦,全家载入绿荷中。
古出塞
初说戍渔阳,俄传出定襄。朝朝征马过,春草不曾长。
寓兴国之十咏亭呈诸友
断垣荒棘疑无路,忽有幽亭一亩馀。不称郡侯来把酒,偏宜野客借观书。
临阶汲水防苔滑,隔岸看山爱柳疏。非有旧交时下顾,十分风味落樵渔。
寓泉之定空寺
斋钟声断佛香销,闲步虚廊转几遭。浊世自缘君不舍,青山岂是俗难逃。
鸟如留客音声好,松似骄人意气高。因悟宿根元自有,栽培功浅长蓬蒿。
海陵之堡城 其一
四面蒹葭水接天,中间一片是人烟。相逢尽喜干戈息,白鹭飞来立战船。
吴门田家十咏 其二
竹罾两两夹河泥,近郭沟渠此最肥。载得满船归插种,胜如贾贩岭南归。
送田耕月游吴 其三
此去姑苏郡,都无五日程。仍闻新太守,最重旧交情。
有句梅边索,无田月下耕。双亲方待养,吾亦勉君行。
海陵之堡城 其二
傍城三十里芙蕖,怪底繁华浙景无。元是近边农事少,全凭莲藕当官租。
山中吟七首 其六
槲叶可以衣,松实可疗饥。骑鹿下山去,儗说高人知。
高人不可得,纷纷却语谁。晓窗白云过,且自相同归。
丹阳馆
渡江第一南来驿,几度华堂延雁客。百年运逐晓云空,愁杀鞮官老无职。
南徐今日古阳关,不断歌声祖离席。国雠已复事尤多,折损年年春柳碧。
毛珝
毛珝,字元白,号吾竹,三衢(令浙江衢州)人。有诗名于端平年间,著有《吾竹小稿》一卷,李龚为之作序,比之为唐诗人沈千运,约略可知其人生平风貌。事见宋·李龚《吾竹小稿序》。
浣溪沙 桂
陈藏一山房
山中吟七首 其四
刘寺
和张梅深四首 其二
赠碧蜍
关心
山中吟七首 其三
送田耕月游吴 其一
仪真 其三
桧瀑
送田耕月游吴 其二
吴门田家十咏 其五
和张梅深四首 其一
吴门田家十咏 其七
宿广果寺
观星
吴门田家十咏 其三
吴门田家十咏 其九
登黄岗清淮门
寓泉之安溪
吴门田家十咏 其一
吴门田家十咏 其十
元日寓越之三江
山中吟七首 其五
和张梅深四首 其三
人才
仪真 其二
富池庙
书墨竹
寓池之清夷堂
过黄山法华寺
仪真 其一
富川邂逅戚叔开
谢胡默堂
己酉客淮
山中吟七首 其七
和张梅深四首 其四
踏莎行(题草窗词卷)
浣溪纱/浣溪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