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哭内八首 其二

哭内八首 其二

明代 倪岳

长忆书斋把卷时,每聆清论解人颐。少君已有推高行,淑女应无愧此诗。

画纸馀情仍对局,挥毫佳兴正临池。于今夜雨青灯外,无限穷愁秪自知。

诗人倪岳的古诗

篁墩为程克勤赋

明代 倪岳

十亩新篁翠色屯,依然还是旧家墩。浮名岂惜随时改,直节元知自古存。

一代清风重有主,千年遗泽又生孙。已除芜秽供游乐,不异晴洲断石村。

游西山诗答谢鸣治

明代 倪岳

玉堂深幸一官閒,曾许山行并锦鞍。禹锡自应先致约,玄晖何事惜追欢。

地灵无恙重游易,宦路多岐一会难。试问匆匆百年内,好山能得几同看。

九月朔卞庙谒祭因有豫作登高之约归次偶成

明代 倪岳

一门忠孝古难全,节义如公史有编。浮议不妨轻瓦石,流风自足重山川。

碑铭细刻三千字,茔兆新捐十万钱。仰止遗容堪再拜,精英何许尚森然。

和经故居

明代 倪岳

乾坤何处两芒屩,萍梗此身双鬓华。水西草堂故无恙,城南主人重有家。

往日过门还驻马,新年买地别栽花。去住相忘即为乐,兰亭元自右军誇。

过奉新复与章太仆会遂邀饮驿中观壁间日本碧照野释所题有作

明代 倪岳

驿舍在河浒,拂衣聊与登。独怜身似燕,共醉酒如渑。

好客金闺彦,能诗碧海僧。相看成一笑,聚散亦难凭。

驾部张员外汝弼以寒不及出饯赋诗见诮遂用韵二首一以赠沈一以答张 ...

明代 倪岳

休文一别隔关河,况复城东路不多。兴到肯回高士棹,醉归懒脱谪仙靴。

空劳折简逢人寄,不及挥毫对客哦。独拥寒炉成底事,定从灰里拨阴何。

过故城遂泊八里屯

明代 倪岳

萧条门巷不成村,细柳深藏卫尉屯。回首故城三十里,月明风冷送黄昏。

答玉署交情四首 其四

明代 倪岳

朝霞结浮阴,轻风送疏雨。扁舟溯安送,飒爽不知暑。

推篷坐清晓,展转思延伫。夙荷圣皇恩,冥鸿遂高举。

渺然江湖心,耿耿方自许。怀哉眷念情,因之寄斯语。

五月十一日王世赏侍讲西园晚酌即席限韵一首

明代 倪岳

花底清飔醒醉颜,城头落照尚忘还。便须觞咏从今日,未必林泉胜此间。

绿醑浮春倾北海,翠屏宜晚对西山。心惊远道青骢骑,梦入中垣白鹭班。

哭同年陆静逸鼎仪

明代 倪岳

聊因多病解朝衣,圣主恩深特赐归。圣指方怜经岁别,伤心竟与此生违。

秋风高冢应临海,春雨空堂自落晖。忽见贤郎增哽咽,语阑唯有泪频挥。

西涯杂题十二首为李宾之 其十一 稻田

明代 倪岳

腐儒常苦饥,问籴竟如玉。僧田不自耕,终岁饭亦足。

古意一首送曲阜三氏学录公璜赴任

明代 倪岳

客从孔林来,遗我楷木杖。云文纡欲楷,虬髯迄相向。

重是圣门物,操执不敢放。平生藉扶持,履险若夷旷。

我闻植根地,枝叶纷以畅。磅礡千载馀,挺拔层霄上。

小用岂其宜,斤斧来俗匠。畴能事栽培,但恐日凋丧。

成材古云难,珍护夙所尚。怀哉孔公璜,道远不及访。

微言愿有托,临风重怊怅。

谒刘谏议祠再用元博韵二首 其一

明代 倪岳

欲将忠义动君门,一语回乾更转坤。志在生前真大屈,道于身后却长尊。

山中好惜甘棠树,河上谁怜独柳村。宦海悠悠渺无际,颓波千里尚狂奔。

题瀛洲学士图 其四

明代 倪岳

天荣图书属上公,衣冠终日仰高风。悬知千载贞观治,不负当时讨论功。

四时猫四首 其二

明代 倪岳

养得狸奴解策勋,可怜小雀已离群。生平威力才如此,莫遣君家鼠辈闻。

闻捷后值雪喜而有作二首用韵柬宾之 其一

明代 倪岳

西征烽火照金微,东望兵戈动铁衣。一道渠魁皆手縳,三边酋长定心归。

马肥塞草空鸣柝,犬卧山村不掩扉。从此军中知小范,平胡歌颂未容稀。

题兰四首寄浦城故人潘医学廷瑞 其四

明代 倪岳

猗兰在空谷,葳蕤粲玉芳。对此怀故人,

经筵讲退和侍讲焦孟阳韵

明代 倪岳

庆云流彩日曈曈,经幄重开礼亦隆。师相雁行纡带白,词臣鹄立拥袍红。

纵横已胜三千字,褒贬先归十二公。却羡伯强真侍讲,每摅忠恳动宸聪。

诗送朱用辅北归省墓 其一

明代 倪岳

暑雨发新霁,征车在都门。之子别我去,行逐燕然云。

大司马马公廷试志喜有作次韵二首 其二

明代 倪岳

南宫喜占非常选,东观期收不世才。东报彩云随日上,却惊黄榜自天开。

恩荣便拟沾需宴,宦达终看列鼎台。一路春风桃李外,大官催赐曲江杯。

倪岳

倪岳

倪岳(1444年—1501年)明代大臣。字舜咨,上元(今江苏南京)人,祖籍浙江钱塘。倪谦之子。好学能文,通晓经世之务。天顺八年(1464年)进士,授编修。成化中,累迁为礼部右侍郎。弘治中,官礼部尚书,历南京吏、兵二部尚书,还为吏部尚书,弘治十四年(1501年)十月,倪岳去世,享年五十八岁。著有《青溪漫稿》。► 30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