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兰四首寄浦城故人潘医学廷瑞 其四

题兰四首寄浦城故人潘医学廷瑞 其四

明代 倪岳

猗兰在空谷,葳蕤粲玉芳。对此怀故人,

诗人倪岳的古诗

游无锡小嵩山僧寺 其一 次钱学士先生韵

明代 倪岳

山寺閒游未许违,雪晴台殿望中微。归田学士元能赋,入定高僧久息机。

尘外烟霞行渐近,林间车马到应稀。我来不尽登临兴,把酒长歌对落晖。

诗送朱用辅北归省墓 其八

明代 倪岳

归来一杯酒,聊慰九泉下。秋深有良贾,拟报连城价。

送沙县训导邵骥

明代 倪岳

闽南宪节旧冰衔,宦路相仍见阿咸。宦荐几时惊捧檄,鹏抟今日快扬帆。

一毡风味元无改,三礼家声迥不凡。歌罢菁莪人已远,剑津何处隐龙函。

雨中题徐州苏指挥湘江暮雨竹

明代 倪岳

孤舟夜听萧萧雨,两岸垂杨翠如许。恍讶湘江暮雨中,只欠钩辀鹧鸪语。

船囱偶尔披新图,长汀短渚相萦纡。琅玕一望渺无际,淋漓尚觉烟模糊。

高者凌空凤将起,下者垂垂采鸾尾。更忆湘君过九疑,羽葆参差乱云里。

明朝放棹徐州洪,不须局促仍推蓬。赤壁江中地远近,问讯彭城苏长公。

寄阜弟

明代 倪岳

惆怅鸰原话别难,河西风雨晓犹寒。扁舟欲发仍留缆,疋马将行屡据鞍。

客邸有怀惟梦远,征途无恙且心宽。平生家学君须记,祇把清忠守一官。

雪中忆张亨父次宾之韵复用韵写怀 其二

明代 倪岳

晓色侵人已细微,早寒真欲咏无衣。萧萧病叶惊风堕,冉冉昏鸦带雪归。

卓笔且从临草韵,提壶谁为款柴扉。故人多在经年别,岁晚方嗟聚晤稀。

京师十景图诗 其九 东郊时雨

明代 倪岳

周郊一望大田东,布谷声中雨满空。宿雾未收方杳缈,阴云渐合转溟濛。

乾坤不惜栽培力,畎亩全资润泽功。为想秋成登万宝,壤歌随处乐年丰。

甲寅正月四日受誓戒恭陪庙祀和李学士西涯韵

明代 倪岳

春祠将事庙街东,郊戒先闻出帝宫。大礼叠行当此日,群工一德对休风。

仍于尊俎停酬酢,应向天人见感通。试看城南新雪尽,无尘辇道往来中。

五月十一日王世赏侍讲西园晚酌即席限韵一首

明代 倪岳

花底清飔醒醉颜,城头落照尚忘还。便须觞咏从今日,未必林泉胜此间。

绿醑浮春倾北海,翠屏宜晚对西山。心惊远道青骢骑,梦入中垣白鹭班。

观史而倦辄成短句意或有在不复次第览者幸贷其拙云 其六

明代 倪岳

五代悠悠转盻间,安荣不动却如山。但知长乐全身地,大节孤忠总是闲。

对雪有感 其一

明代 倪岳

慈母恩深不可追,严亲犹隔大江隈。独怜洒泣东风里,惟有孤肠日九回。

端午会孟阳宅分得石榴

明代 倪岳

五月薰风送晚凉,海榴成子日初长。参差半向花间出,错落偏宜叶底藏。

红玉晕肌空赋色,骊珠充腹半含浆。遥知岁暮重来赏,醉里须分一颗尝。

送陈员外致仕归吴 其二

明代 倪岳

吴中风月曾游地,江上衣冠正别时。一曲离愁尊酒剧,五更归梦片帆迟。

辋川佳兴新成画,工部生涯旧有诗。执手临岐空慰藉,北山芳草动遐思。

闻捷后值雪喜而有作二首用韵柬宾之 其二

明代 倪岳

近犹簌簌远全微,半欲随风半点衣。沴气定从今日去,凯歌偏与一时归。

朝回客舍初分火,睡起邻家尚拥扉。可信春来农事早,丰年三白故应稀。

九日游陈氏西园即席次镜川杨学士韵 其一

明代 倪岳

左掖候朝回,西溪共客来。陶翁思对菊,杜老慰登台。

山近秋屏列,池清晚镜开。似忘红日堕,犹欲尽馀杯。

晚回

明代 倪岳

登临兴倦欲忘还,归到重城半掩关。仰见明星环北极,回看爽气满西山。

空过白日应何补,老向红尘总是閒。我遂清游皆帝力,愿将丹悃谢天颜。

赠奚元启二首用宾之韵 其二

明代 倪岳

门巷萧条昼不关,故园迢递梦中还。一年风景又如此,百岁光阴皆等閒。

愧我春愁浓似酒,怜君诗骨瘦如山。微官久负匡时术,饱食能无独厚颜。

三月晚泊和合驿

明代 倪岳

晚投和合驿,地近久知名。茅屋孤村断,烟波一棹轻。

冰痕沙半折,春色柳初荣。自信儒官冷,无劳候吏迎。

丁未庆成侍燕

明代 倪岳

五胙筵开仰圣颜,从臣叨列殿东班。从开黼扆韶音动,雪映銮墀扇影閒。

醉浥流霞倾北海,歌传湛露祝南山。掖垣散步东风里,携得天香两袖还。

观史而倦辄成短句意或有在不复次第览者幸贷其拙云 其五

明代 倪岳

行自因循位自崇,空劳天下说中庸。一时碌碌成何补,怪底偏为世所容。

倪岳

倪岳

倪岳(1444年—1501年)明代大臣。字舜咨,上元(今江苏南京)人,祖籍浙江钱塘。倪谦之子。好学能文,通晓经世之务。天顺八年(1464年)进士,授编修。成化中,累迁为礼部右侍郎。弘治中,官礼部尚书,历南京吏、兵二部尚书,还为吏部尚书,弘治十四年(1501年)十月,倪岳去世,享年五十八岁。著有《青溪漫稿》。► 30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