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九月朔卞庙谒祭因有豫作登高之约归次偶成 其二

九月朔卞庙谒祭因有豫作登高之约归次偶成 其二

明代 倪岳

风雨秋凉欲满城,庙门箫鼓达群情。不忘后举千年祀,兼许先酬九日盟。

山色正高宜对菊,蟹螯初美试持觥。因逢佳景怀遗烈,可胜寻常载酒行。

诗人倪岳的古诗

诗送朱用辅北归省墓 其五

明代 倪岳

结交未三载,一别今十年。相见讵云疏,相思长自怜。

四时猫四首 其二

明代 倪岳

养得狸奴解策勋,可怜小雀已离群。生平威力才如此,莫遣君家鼠辈闻。

弘治纪元戊申二月十三日侍从亲耕藉田用程学士韵一首怀不能已复缀 ...

明代 倪岳

南郊晴旭晃銮仪,天路无尘进辇迟。京兆青箱依耒耜,教坊花鼓应旌旗。

明禋早致先农享,粒食仍歌后稷诗。圣主重民亲稼穑,此生何幸际昌期。

癸丑春闱忝知贡举试事将毕寄柬李陆二学士 其一

明代 倪岳

翼翼重门昼不开,两帘悬隔断嫌猜。两玑照夜宁非宝,桃李经春总是材。

奉诏每期精简拔,论文真欲细敲推。荐贤报主吾儒事,得见英髦衮衮来。

送陈师召侍讲升南京太常少卿 其二

明代 倪岳

九关辞晓仗,匹马逐春帆。暂解词垣直,荣题礼寺衔。

龙江天缥缈,凤岭雨巉岩。到处供吟眺,何时寄一缄。

题兰四首寄浦城故粲潘医学廷瑞 其四

明代 倪岳

猗兰在空谷,葳蕤粲玉芳。对此怀故粲,

和于京兆景瞻金山八诗 其七

明代 倪岳

青螺临镜绾朝烟,白首重登感少年。白旧逢僧仍莞尔,赏心对酒已陶然。

呼鼋洞口云垂地,栖鹘峰前水拍天。为惜胜游归去晚,清时未羡独醒贤。

丁未庆成侍燕

明代 倪岳

五胙筵开仰圣颜,从臣叨列殿东班。从开黼扆韶音动,雪映銮墀扇影閒。

醉浥流霞倾北海,歌传湛露祝南山。掖垣散步东风里,携得天香两袖还。

观史而倦辄成短句意或有在不复次第览者幸贷其拙云 其三

明代 倪岳

失宠心怜梦亦惊,长门词赋若为情。东风别院笙歌醉,遥听春游翠辇行。

观新修运河赠总戎平江陈公 其一

明代 倪岳

百里官河一棹通,力排群议仰宸衷。力西夫子能谋国,阃外将军特奏功。

役籍岂劳都水监,旌书须下大明宫。题诗聊志儒生喜,纪载还归太史公。

经筵讲退和侍讲焦孟阳韵

明代 倪岳

庆云流彩日曈曈,经幄重开礼亦隆。师相雁行纡带白,词臣鹄立拥袍红。

纵横已胜三千字,褒贬先归十二公。却羡伯强真侍讲,每摅忠恳动宸聪。

冬至会彭敷五宅咏史分得余忠宣

明代 倪岳

米田将北辕,元祚日以衰。豺虎忽遘日,江淮遂纷披。

伟哉青阳公,毅然振蕃维。孤城扼勍敌,白日蔽旌麾。

小大数百战,征袍血淋漓。岂论天道还,矢死志靡移。

援绝城亦陷,长号赴清漪。妻子及宾客,矢心相追随。

亦有帐下士,陨首甘如饴。忆昔勤武备,犹能事文词。

辕门罢攻守,朝夕谈书诗。遂使忠义心,不以丧乱移。

江水呜咽流,幽魂渺何之。至今舒州城,独有忠节祠。

二十二日奉制命往祀天寿山之神二十五日礼成而还 其二

明代 倪岳

长陵北上宝山东,仄径萦回万壑中。仄道泥新初过雨,虎笼云暗欲生风。

礼严牲币三酬献,诚协人神一感通。归路却惊甘泽遍,夐无尘土自春融。

题竹二首 其二

明代 倪岳

□□□稳楚江秋,灵瑟声寒泪不收。明月莫随流水去,好应长照梦中游。

贺罗明仲得家报生孙

明代 倪岳

家书夜到急张灯,喜报兰芽一叶增。偶尔竟烦诗纪梦,崭然终拟寿为朋。

人间鹤骨真无价,天上鹓雏信有凭。已办含饴娱綵服,乡心遥转辘轳绳。

过高邮湖

明代 倪岳

晴湖三十里,杳渺绝云天。渔艇浪中出,客帆风外悬。

经游非偶尔,飘泊正依然。极目东南道,孤村起暮烟。

同游嘉福道院

明代 倪岳

松筠深护万重山,不道仙源亦易攀。丹已成霜呼犬试,剑初驱雨化龙还。

飞来白鹤仍开地,养得青羊欲度关。今日相过真偶尔,几时芜径可重删。

题兰四首寄浦城故人潘医学廷瑞 其四

明代 倪岳

猗兰在空谷,葳蕤粲玉芳。对此怀故人,

和傅体斋李西涯二年兄屏风灯诗韵兼致谢意 其二

明代 倪岳

云锦分张自一机,座中人讶眼中稀。风前仙侣开珠幌,月里孀娥按羽衣。

画比白缣元异品,诗于金雀可同归。开缄急为燃藜读,从此蓬门烂有辉。

甲申元日奉天殿早朝

明代 倪岳

漏咽铜龙斗已横,仪鸾仗簇近朱甍。仪光灯下千官影,五凤楼前万岁声。

浩浩君恩沾海宇,熙熙王气拥神京。微臣何幸瞻天表,愿结丹心答圣明。

倪岳

倪岳

倪岳(1444年—1501年)明代大臣。字舜咨,上元(今江苏南京)人,祖籍浙江钱塘。倪谦之子。好学能文,通晓经世之务。天顺八年(1464年)进士,授编修。成化中,累迁为礼部右侍郎。弘治中,官礼部尚书,历南京吏、兵二部尚书,还为吏部尚书,弘治十四年(1501年)十月,倪岳去世,享年五十八岁。著有《青溪漫稿》。► 30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