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谢饯行诸门生二首 其二

谢饯行诸门生二首 其二

明代 倪岳

叨典南铨荷帝宣,一帆初上潞河船。一惊远道三千里,却忆高科十五年。

云路蜚腾元济济,天涯离合正悬悬。青尊绿酒城东馆,无限深情对别筵。

诗人倪岳的古诗

贺陈师召得孙二首次联句韵 其一

明代 倪岳

可是居官长子孙,相逢一笑对琴樽。新题不厌长题壁,熟客何妨屡过门。

岂待一占知跨灶,更期三索遇为阍。人生乐事无过此,细向君家醉里论。

同寅章德懋黄仲昭庄孔易以言事去职为之太息

明代 倪岳

悠悠往事不堪论,默默穷愁泪暗吞。
敢向明时伤远谪,独怜壮志付空言。
楚人但识湘闾去,汉室谁知汲黯存。
愧我同官未同事,端居真已负君恩。

赏李景信东轩瑞香花次韵 其一

明代 倪岳

淡抹轻妆弄晚晴,花开簇簇影亭亭。天培仙骨呈清瑞,风吐龙涎出素馨。

碧笋攒云初破蕊,紫茸含露正当庭。怪来诗思清如水,吟倚阑干醉眼醒。

厓山大忠祠

明代 倪岳

人间恶鸟栖金屋,海上楼船驾飓风。
海破忠臣惟有死,天亡卷土亦无功。
英雄俯仰成遗恨,元气分明托数公。
千古翔龙何处是,精魂依旧绕行宫。

閒中偶题芦雁遂成十绝 其一

明代 倪岳

雁飞初到楚江头,叫破衡阳一段秋。寂寞西风明月夜,芦花如雪点汀洲。

谒孝陵有作用子美昭陵韵

明代 倪岳

烽烟从荡涤,华夏惬依归。海岳趋戎马,星辰上衮衣。

舜文千载治,汤武一时威。运抚乾坤永,明扬日月辉。

山陵今窅漠,寝殿故霏微。蝼蚁空瞻拜,神龙仰奋飞。

西涯杂题十二首为李宾之 其六 杨柳湾

明代 倪岳

高柳抱晴湾,疏篱匝烟渚。犹记泊枫桥,隔水闻吴语。

不及登兜率岩因寄同游诸公

明代 倪岳

兜率岩高紫翠层,酒酣无力倦重登。探奇骋望君方始,涉险留题我已曾。

吊古谩寻前代寺,逢人频问旧时僧。山林城市俱成幻,千劫维摩总浪称。

挽太仆沈少卿

明代 倪岳

宦路怜腾踏,都来十四年。有亲惊白发,无子负青毡。

客梦成蕉鹿,乡心逐纸鸢。淮阴旧游处,门巷总依然。

孟冬时享斋宿院中和韵答克勤宾之二同年 其一

明代 倪岳

天街霜露感秋冬,斋署衣冠候鼓钟。观阙珠旗红日拥,庙宫翠箔彩云重。

队分壁垒疑无象,舞协箫韶信有容。同向班行陪盛礼,敢忘衰薄庆遭逢。

三鸶图

明代 倪岳

新荷织风翠如剪,属玉孤鸣水波卷。何时旧侣双飞来,并逐沧浪弄清浅。

羽雪经春犹未消,顶丝飏日轻飘飘。窥鱼来往思无限,高洁不受渔人招。

君不见画图彷佛差相儗,千古长怜鲁文子。

中秋大雨无月作嫦娥怨时会陈师召宅

明代 倪岳

忆自奔归月宫里,来往东西若流水。崖前丹桂千度花,海底鱼龙几回死。

年年独守广寒宫,玉殿琼楼相映空。美人悠悠怀永夕,孤影眇眇临悲风。

泣血号天目欲瞽,丰隆磔云送寒雨。净洗铅华入素秋,始觉孀居心转苦。

琐窗听雨度寒宵,拟藉芳樽酬寂寥。空惭偷得长生药,此日清魂谁为招。

芳池春水

明代 倪岳

芳池一曲接银河,分得天家雨露多。
新涨受风牵翠縠,好山随月堕青螺。
百年蘋藻沾余泽,三月鱼龙涌漫波。
犹记临流泛春酌,倚阑同和濯缨歌。

观史而倦辄成短句意或有在不复次第览者幸贷其拙云 其五

明代 倪岳

行自因循位自崇,空劳天下说中庸。一时碌碌成何补,怪底偏为世所容。

学士四荣为丘先生仲深赋 其二 经筵进讲

明代 倪岳

经幄弘开圣学新,文华东殿更宜春。绯袍肃侍依丹扆,黄案徐移接翠茵。

镐宴载瞻周礼乐,虞谟偏感舜臣邻。词垣地切遭逢盛,启沃能忘答帝仁。

西涯杂题十二首为李宾之 其五 饮马池

明代 倪岳

汲水足饮马,索钱还济贫。可怜一掬地,于物复于人。

得杨氏妹书问讯亡妻计发书时没已四日矣感之复成二律 其一

明代 倪岳

天地无情不可呼,乾坤此日倍愁吾。衣分金剪秋初冷,灯尽银釭夜已徂。

千里谁怜予妹远,百年空恨汝亲孤。那知故箧诗题在,犹说中林返哺乌。

祀归限韵二首 其一

明代 倪岳

残月初高霜满林,熹微曙色散轻阴。熹留拒马风云壮,庙隐栖乌岁月深。

令尹官閒民十里,广文斋冷树千寻。自怜此地经行熟,冉冉流光感寸心。

西涯杂题十二首为李宾之 其一 西涯

明代 倪岳

城北一西涯,城南一西涯。身外无穷地,相安即是家。

题兰四首寄浦城故粲潘医学廷瑞 其四

明代 倪岳

猗兰在空谷,葳蕤粲玉芳。对此怀故粲,

倪岳

倪岳

倪岳(1444年—1501年)明代大臣。字舜咨,上元(今江苏南京)人,祖籍浙江钱塘。倪谦之子。好学能文,通晓经世之务。天顺八年(1464年)进士,授编修。成化中,累迁为礼部右侍郎。弘治中,官礼部尚书,历南京吏、兵二部尚书,还为吏部尚书,弘治十四年(1501年)十月,倪岳去世,享年五十八岁。著有《青溪漫稿》。► 30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