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葡萄图

葡萄图

明代 张宁

紫苏步幛流苏短,露淡风清秋未满。舞凤翎翻翠解苞,蟠龙骨瘦殊垂颔。

青葱苜蓿锦石榴,枝交蔓引弥山丘。骅骝不至仙槎远,空有卉物遗中洲。

君不思凉州一斗犹轻换,西行千骑归无半。

诗人张宁的古诗

游猎图二首 其一

明代 张宁

金弹横捎玉勒飞,乘閒日日放鹰归。将军总爱非时猎,原野如今雉兔稀。

送庄莹中吴谣三绝 其二

明代 张宁

禾稼青时省我耕,禾稼黄时君远行。收禾输官剩作酒,壶浆三月候行旌。

西乌夜飞

明代 张宁

月明夜永乌西飞,瀼瀼白露沾乌衣。无树可匝将畴依,东有挟弹乌安归。

草虫杂图四十二首为伍佥宪题 其三十四

明代 张宁

风高芦叶残,赢露失其翳。鸣蜩已绝响,犹奋双斧臂。

犹豫多积疑,蜂虿无却虑。君子尚勇决,成败焉足计。

钱舜举江潮图

明代 张宁

钱塘江上怒潮来,万里天风动地雷。白马素车应浪说,吴王宫阙已成灰。

夜行舟中闻笛

明代 张宁

白露青枫夜色寒,何人吹笛向江干。风回浦溆滩声合,月落关山客梦残。

金殿几时闻旧吹,画楼何处倚危栏。天涯早已难为听,况复怀人泪不乾。

王若水石榴枇杷图 其二

明代 张宁

东州奇花凌早寒,吴山月早夜半酣。何人误作上林赋,病骨却思黄蜡丸。

同时不数杨家果,三寸吴湘空万颗。会须载酒醉西园,一树黄金压枝堕。

馀清杂兴八首 其四

明代 张宁

明月印长溪,凉风送虚榭。孤榻冷如冰,怀人坐长夜。

一笑山小飞来峰杂咏三首 其三 丹丘

明代 张宁

尘境有丹丘,心閒地自幽。世间黄白士,莫向此中游。

为翁载道同年题望云图

明代 张宁

云飞处,泸之浔,朝朝暮暮生幽阴。天高地迥望不极,长风落日愁人心。

忆昔童稚年,慈颜蚤相背。萱花再发椿株荣,白首青毡望儿贵。

儿今已贵双亲存,萧条菽水违晨昏。吴中烟水空回首,三峡哀猿啼断魂。

君门万里从来语,翻笑庭闱今复尔。悠悠忠孝两迟回,却望孤云泪如雨。

踌蹰未已云飘扬,欲飞无翼川无梁。儿心愿作西郊雨,万里随云下故乡。

玄真院题画二首 其二

明代 张宁

玄都桃树是谁裁,借问春花几度开。青鸟有声书欲到,不知王母可重来。

李汉祥退閒诗

明代 张宁

男婚女嫁已阑珊,断送浮生作大閒。不是逢僧聊半日,直须投老入孤山。

潮平野渡虚舟泊,日昃寒林倦鸟还。车马自喧心自逸,满庭芳草荜门关。

画秦山书屋图

明代 张宁

茆屋幽深草树中,早来心迹暮还同。锥毛有铁词峰隐,灯壁无邻眼照空。

桂殿秋香天外月,龙门春涨海边风。惟应诗画消长日,惭负赓歌作绘功。

和韩成章怀归四首 其二

明代 张宁

云深茅屋几层关,露筱烟芜水石间。看惯游鱼浑不避,忘机远过白鸥閒。

葡萄图

明代 张宁

紫苏步幛流苏短,露淡风清秋未满。舞凤翎翻翠解苞,蟠龙骨瘦殊垂颔。

青葱苜蓿锦石榴,枝交蔓引弥山丘。骅骝不至仙槎远,空有卉物遗中洲。

君不思凉州一斗犹轻换,西行千骑归无半。

为伍公矩题画二首 其二

明代 张宁

荒林野树连高障,青山半出青云上。谁分折水下昆崙,一道垂流几千丈。

纷纷短发吹秋风,注目可似青鞋翁。高山流水知音少,却忆庐山五老峰。

魏仲礼金笔院景四首 其三

明代 张宁

画屏银烛秋光淡,宝篆金炉香夜旦。昭阳前殿月华沉,长信宫中漏声断。

晨辞同辇别椒房,纨扇凉多未忍藏。梧桐露重桂风急,吹作芙蓉叶上霜。

为张彦晖写兰竹题

明代 张宁

悬崖照水生丛兰,杜若洲空修竹寒。光风夜转吹不落,国香倒拂青琅玕。

涉江远道谁堪采,晚节平安应未改。梦中犹自忆同心,楚乡风雨知何在。

左时翊云山烟水图

明代 张宁

悬岩绝壑峰峦古,碧梓丹枫隔幽浦。蓬户晨开薜荔烟,渔舟夜泊芦花雨。

暮去朝来水石间,寥寥尘境几人閒。斜阳又度桑榆影,风露欲经蒲柳颜。

岘山盘谷人归久,故宅残碑今在否。牢落功名纸上书,消除光景杯中酒。

古往今来事共然,山川游览自年年。还应剩取春风兴,留赏黄花晚节天。

玉烛新 送宗礼大尹

明代 张宁

溪山疏雨后,正稻熟蘋香,晚秋时候。怅人在画船,天上百里,清风双袖。

孤琴独剑,算去日来时依旧。门静悄,桃李河阳,春来几番消瘦。

封书寄向天涯,问素月澄波,有人知不。深耕易耨,喜六职相宣,四民齐厚。

郎官列宿,笑枳棘鸾凰僝僽。看此去,紫绶金章,从新拜受。

张宁

张宁

  张宁(1426—1496)字靖之,号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盐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张宁”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 6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