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钱唐春游卷

题钱唐春游卷

明代 张以宁

银鞍白马少年游,十里朱帘上玉钩。为问别来新柳色,春风得似旧杭州。

诗人张以宁的古诗

送叶景山掾史赴都

明代 张以宁

海上青山仙者家,飘飘杂佩上飞霞。牧之旧重淮南幕,博望今随斗北槎。

黄道夜平星合璧,紫台秋冷雪成花。君行正及观光便,五色云中望帝车。

题牧牛图 其一

明代 张以宁

返照在高树,归牛度曾坡。一犊牟然赴其母,老牸反顾情何多。

牧儿见之亦心恻,人间母子当如何,日暮倚门乌尾讹。

立冬舟中即事 其二

明代 张以宁

我家溪上白柴扉,久别儿时旧钓矶。兵后故庐悲茂草,梦中慈母念单衣。

千年汗竹何多错,万里浮萍未暂归。伫立悲风挥血泪,此身元不为轻肥。

戏作杭州歌(二首)

明代 张以宁

西陵渡口潮水平,十十五五发舟行。
楼中燕子惯见客,不怕渡头津鼓声。

送刘子昭归杭省亲

明代 张以宁

白鱼青笋江南好,君去湖山知几重。潮长河船四五尺,乌啼门巷两三松。

笑予霜点秋来鬓,极目云飞海上峰。已把行藏付渔钓,尚烦书信到疏慵。

途中次子烜韵 其一

明代 张以宁

日出河堤平,春来柳眼醒。蓟姬天下白,辽隼海东青。

浪起层层雪,沙明点点星。片帆风力健,予欲运南溟。

吉水县违新淦二十里滨江一带皆丹山无草木因忆予乡云

明代 张以宁

文江佳处似吾家,碧水丹山映白沙。误喜霞洲归路近,不知南去尚天涯。

送宪掾孙德谦北上

明代 张以宁

孙君宪府之白眉,拱璧莹然廊庙姿。往年少府寔初筮,当道好官多见知。

过辛稼轩神道吊以诗

明代 张以宁

长啸秋云白日阴,太行天党气萧森。英雄已尽中原泪,臣主元无北渡心。

年晚阴符仙蠹化,夜寒雄剑老龙吟。青山万折东流去,春暮鹃啼宰树林。

七夕吟同张士行赋

明代 张以宁

银河迢迢向东注,玉女盈盈隔秋渚。金梭飞飞掷烟雾,织作青鸾寄幽素。

青鸾织成不飞去,仙郎脉脉愁无语。无语相望朝复暮,白榆摇落成秋树。

藕花香冷鸳鸯浦,天上银桥宝车度。风清蕊殿开瑶户,云屏雾褥芙蓉吐。

经年香梦遥相许,一夕离肠为郎诉。羿姬妒人留不住,天鸡角角扶桑曙。

龙巾荏苒啼红露,乱点云开逗飞雨。伯劳西飞燕东翥,河乾石烂愁终古。

翠楼乞巧娉婷女,镜里青螺扫眉妩。博山沈烟袅双缕,不识人间离别苦。

常山县

明代 张以宁

喜近闽山南去路,楼台两岸水迢迢。楼知晓店三竿日,犹梦春江半夜潮。

吏少县庭常阒寂,戍还驿舍尚萧条。平安写就无人寄,家在溪南第一桥。

南宫校文次韵马在新授经 其二

明代 张以宁

杏园飞鞚蹴芳尘,撚指而今四十春。辛苦向曾携綵笔,衰迟重比岸乌巾。

丹成九转云笼鼎,烛尽三更月近人。多谢能诗赵主事,自调大吕和蕤宾。

舟中顺风纵笔呈王子懋县尹赵德明知事

明代 张以宁

行舟难逢万里风,同舟难逢两诗翁。长风驾舟似走马,诗翁饮酒如长虹。

三年落魄琼花月,去年蹑蹀金台雪。美人一笑舞罗衣,酒上貂裘雪花热。

漳河归来二月春,河头柳色黄金新。玉浆浮盌泻碧酒,银尺出网跳鲜鳞。

平原苍莽生晚霭,上党飞狐落天外。诗成举酒须饮之,君看漳河走东海。

题李文则画四首 其一 陆羽烹茶

明代 张以宁

阅罢茶经坐石苔,惠山新汲入瓷杯。高人惯识人间味,笑看江心取水来。

题边鲁生墨竹为汪大雅

明代 张以宁

白沙旧游边鲁生,凤城今识汪大雅。忽见此君如故人,满室清风共潇洒。

送同年江学庭弟学文归建昌

明代 张以宁

白发江夫子,青云信独稀。
故人长北望,令弟又南归。
庭树乌先喜,江帆雁共飞。
东湖春柳色,到日上君衣。

题苏昌龄画

明代 张以宁

徐君远从西江来,亲为苏子作亲石。
亲三千年铁作肤,石亦苍寒太古色。
几株老木相因依,气格不敢与之敌。
洲前摇摇者舟子,短棹沧江荡晴碧。
着子啸歌于其中,仰观青天岸白帻。
是时东山月始出,无边露气连赤壁。
潜蛟出舞巢鹘翔,江姬色动三太息。
眼中之人有太白,风云变态俱无迹。
前辈风流今复闻,人间绝景岂易得。
徐君更为添野夫,共泛灵槎卧吹笛。

别忻都舜俞用烜韵

明代 张以宁

日出嘉兴郭,杨花荡白波。船头将酒别,客里奈春何。

西极骅骝远,南湖鸿雁多。清朝诗道盛,期子被弦歌。

初度日次人韵

明代 张以宁

垂弧夙志负生朝,滥点鹓行从百僚。风雪十年双鬓短,山川万里一身遥。

君如黄鹄方高举,我匪苍松愧后彫。已矣劬劳嗟莫报,愿持贞白奉清朝。

舟中望庐山 其一

明代 张以宁

重过庐山三十秋,西风催送上湖舟。若为借得仙人鹤,飞到香炉峰顶头。

张以宁

张以宁

(301—13700元明间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学者称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举进士,由黄岩判官进六合知县,坐事免官,滞留江淮十年。后官至翰林侍读学士。明师克元都,复授侍讲学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于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35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