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张宁
氍毹衬满貂闱密,月光斜透墁香壁。人炉内障旷前闻,酎酒枭羹荷殊锡。
内间时报五更筹,一点银灯过御沟。边衣连夜催刀尺,明发传呼焚雉裘。
飞泉出壑图
一从神斧辟龙门,万里翻澜日夜奔。浪说黄河自天上,不知何处是真源。
题戴静庵画三首 其二
萧萧葭菼著霜稀,秋水连天有雁飞。怅望溪山旧人去,一船斜日映愁归。
于景瞻宅赏牡丹花时已过感而有作呈诸公属和 其二
何处相携宴牡丹,年年三月在长安。也知白首联诗坐,不似青春把酒看。
罗幛无风香气暖,金盘有露玉容寒。故情不逐韶华改,遍倚斜阳十二阑。
兰竹图为朱武题 其二
表表青琅玕,倒蘸悬崖水。彷佛凤鸣阳,灵风吹欲起。
赵驿丞湖曲草堂
十里湖山一草堂,年来岁月坐相忘。林间野鹤閒随杖,槛外沙鸥欲近床。
风雨夜迷和靖宅,烟花春满杜陵庄。如何忽作青云别,三径萧条归梦长。
画图送韩成章还扬州
出岫无心未倦还,春来云鸟共人閒。满怀幽意谁堪语,背立东风看故山。
杂题六首 其四
流水赴长壑,山深莫穷源。因之起遐想,相对忽忘言。
沈启南墨菊木兰二首 其一
粉素和铅久,松薰沁露浓。幽香浑不改,玄默傲秋风。
题幽鸟
上苑花如锦,雕笼翡翠新。脩篁邻野树,啼鸟一般春。
为叶希荣题竹
芳春初茁土,首夏渐成阴。不待冰霜后,清风已满林。
南川八景 其一
春意入东畴,田家农事蚤。不听饭牛歌,谁知卧龙老。
许廷冕留咏亭
曲水流觞事不迷,山亭浑似浣花溪。情閒野渡舟横晚,思入空梁燕落泥。
谁向松间寻旧作,自从竹下刻新题。山灵不管诗人倦,草绿烟明鸟乱啼。
为盛用章郎中题红梅墨竹 其一
罗浮山下野桥边,冰雪姿容异往年。醉后不须银烛照,暗香疏影故依然。
张侍御汾溪六景 其六 东江渔火
落日渔舟趁晚潮,夜深渔火乱相交。江空野水和烟汲,月黑黄芦带雨烧。
风急柳梢光欲灭,浪平沙际影还摇。惟应南馆书窗下,夜夜青灯伴寂寥。
采桑渡
采桑渡头采桑女,渡近黄河滞行旅。女逢行客怀故欢,客逢桑女思家园。
家园桑叶共谁采,应念三江行路难。
梦萱八韵
萱亲不可作,魂梦每相随。寂寞知何自,苍茫忽见之。
虚中闻叹语,空里见容仪。多在倚门处,或逢携幼时。
都忘形隔绝,犹学旧娇痴。委曲生前话,凄凉觉后悲。
留连长及旦,定省已无期。莫说忘忧事,年来鬓已丝。
画舫清游卷
摇摇书画船,渺渺三江水。朝披越峤云,暮听吴门雨。
高深洞玄黄,招邀尽青紫。所愧子长游,吾行未能止。
秋江八景 其一 芦苇亭
飘摇蓬搆拙于鸠,露叶霜花四壁秋。满榻寒声江影动,却疑身地是虚舟。
朱彦明新居
椿庭日已远,萱室怀深忧。岂不念故庐,听此行道谋。
嗟彼喧杂区,居子非良繇。一劳堪久逸,三迁遂吾求。
经营与缔造,冀足光前猷。正寝卓跂立,旁居翼相周。
祠室具笾豆,斋阁陈箕裘。南荣叙亲友,北堂荐时羞。
苟美载论语,过侈遗春秋。慈颜日迟暮,良偶方徽柔。
房闼肃清密,户牖森绸缪。声色起淫荡,势利生仇雠。
祸福相倚伏,贫富潜周流。君子常抑畏,小人肆张诪。
孝弟与忠信,自足禦戈矛。升堂有端士,入室无狂浮。
不见陵上柏,远翠凝疏标。不见路傍桃,妖艳侵行眸。
居养易移习,内外须交修。愿保安宅固,千春永馀休。
画舫清游
摇摇书画船,渺渺三江水。朝披越㠐云,暮听吴门雨。
张宁
张宁(1426—1496)字靖之,号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盐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张宁”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湖上书愁
草虫杂图四十二首为伍佥宪题 其一
魏仲礼金笔院景四首 其二
墨竹图
和阴佥宪宗孟桃源梦诗四首 其四
送王主事伯举抽分还部
画秋意送崔挥使
草虫杂图四十二首为伍佥宪题 其五
王若水石榴枇杷图 其一
杂咏十三首 其十三
画元章拜石图附一诗
松石流泉图
挽陈南海
张侍御汾溪六景 其六 东江渔晚
士女图为张宗大题二首 其二
雪蕉亭
郜文晖杏雨轩八韵
游春图
顾文之进士养病还姑苏
送徐编修弟还吴
东岳云峰图
题菊坡秋芳图
送徐尚宝致仕
庆春宫 送佟太守北行述赠行十题入事 好事近 其三 送谭大尹
西湖十咏为李载章题 其九 曲院荷风
四月十三日游灵隐二首 其二
题所画鸡鹅图二首 其二
芙蓉二绝 其二
画梧石题寄王君载
听潮轩
仙女图二首 其二
杂题七首 其五
沈启南墨菊木兰二首 其二
题莘叔耕山水图
鸣鹿颂
吕纪白鹭图
王舜耕画为雪江题
题沈履德集古梅花百咏
吴栖云挽诗
真寂八景 其八 半池月
题野栀山牡丹二绝 其二
戴文进芭蕉士女 其二
水南别业四首 其二
为王瑞之作雪图附诗以寄
为丰参议题柳岸春风
艺兰为王本诚作
徐志远四景画 其三
甲寅中秋会饮张用文宅待月
杂题六首 其六
友兰
送周民表进士养病南还
戴文进西湖景二首 其二
南山有椿颂寿胡廷慎父母 其一
题古画
为姚公绶题飞白竹
送别沈履德
薤露八章挽沈希仁父
王修撰雊鹆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