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东门四章

东门四章

明代 欧必元

东门之锦,曷其贝兮。岂其理哉,无若而口哉。

东门之鸟,曷其鸴兮。岂其凤哉,无若而斥鴳哉。

毁之来也,予之非也。人之多言,亦可哀也。

毁之谬也,予之咎也。人之多言,亦可丑也。

诗人欧必元的古诗

秋日同谷卿缜之伯乔及兄伯鳞弟子敬泛舟佛滘归至清溪数里各赋十绝 ...

明代 欧必元

月明秋水镜湖深,十里溪松向晚吟。满目烟霞难应接,归途休讶是山阴。

哭刘道子十绝 其三

明代 欧必元

风流萟苑顾长康,遗技看君复擅场。笔底惊人今已绝,向来屏障失辉光。

杂诗十九首 其十二

明代 欧必元

君平既弃世,庄周复达生。古今无异辙,万物同一情。

六龙非我驾,安能到蓬瀛。卓哉此二子,千秋保令名。

杂诗十九首 其五

明代 欧必元

昭昭素秋景,明月照庭帏。揽衣不能寐,起视星斗辉。

促织鸣东壁,声响一何悲。感彼物情苦,为子惜良时。

弹琴彻永夜,可以喻中怀。听者徒知曲,焉能聆其哀。

此曲终且秘,悠悠当告谁。

落花诗和少宰学士萧公韵一东

明代 欧必元

惜春无计挽残红,乱蕊繁英一夜空。乱月似辞丞相府,渡江那入楚王宫。

尊前著态偏宜雨,落后颠狂不为风。独有妆楼难闭却,芳菲时绕画墙东。

病中得何叔子龙友书问却寄四首 其四

明代 欧必元

萟苑风流几弟兄,握中谁更擅连城。淮阴信是无双价,骠骑何惭第五名。

倚马向曾操健笔,挥戈今见夺前旌。昂藏七尺看俱在,与尔同驱万古情。

董崇相先生以郡博来吾广三载余欲得一面乃从其门人李绍科马元震辈 ...

明代 欧必元

中原旗鼓羡登坛,欲谒龙门片刺难。欲独下帷尊董相,亦堪高卧笑袁安。

玄经弟子曾私授,白璧何人可借看。相见暂时相别远,高山流水若为弹。

送马博士奉使还朝四首 其四

明代 欧必元

江南二月柳枝阴,江笛吹来折寸心。江上向君吹一曲,不知何处是知音。

送刘季德应选北上十二首 其十一

明代 欧必元

浪说吹嘘送上天,丈夫元不受人怜。纵无狗监能知己,岂有相如赋不传。

浔州杂歌 其四

明代 欧必元

踏歌明月正当街,口嚼槟榔袖里怀。欢若邀侬江店饮,待侬脱下草头鞋。

村居杂兴十首 其五

明代 欧必元

西亩田翁橘柚黄,东邻稚子稻如霜。独怜寥寂杨雄宅,岁岁年年书满床。

羊城八景为胡方伯先生题 其八 白云晚望

明代 欧必元

千寻松柏暗成围,遥见宫花隐翠微。不向夕阳窥路暝,那知云外有樵归。

明妃曲二首 其一

明代 欧必元

瀚海寒生带夜霜,月明笳鼓益凄凉。听来似和琵琶曲,莫是金舆降未央。

黄伯石隐园同关伯玉冯稚谟叔侄傅贞甫及吾家诸从宴集得南字

明代 欧必元

沿溪千尺树毵毵,结胜为园乐事耽。但得风流常载酒,不妨泉石佐清谈。

当年社伴俱浮梗,一日词人尽盍簪。笑杀子山愁欲赋,谩劳萧瑟怨江南。

三十咸

明代 欧必元

懒将幽事为奇探,门对青山锁断岚。藉地不妨花历乱,催春何事燕呢喃。

初闻杜宇红啼颊,听着琵琶泪满衫。欢笑万场皆幻影,行藏谁更问巫咸。

题山水小景 其一

明代 欧必元

新晴云树出孤村,野坐峰头日欲昏。不有山林深更僻,人间何处避桃源。

经容县望都峤山寄万伯文

明代 欧必元

为忆同心客,翻思万伯文。看花潘县里,不似习池芬。

药冷馀丹灶,歌残空白云。翩翩仙令后,玉斧亦茅君。

度羚羊峡

明代 欧必元

十年三度过羚羊,不听猿啼也断肠。峡水无波舟楫稳,片帆明月度潇湘。

三水夜泊

明代 欧必元

舟维沙渚外,邑近水岩阿。傍海居民杂,悬崖古木多。

犬声吠篱落,月色浸烟波。向晚闻渔唱,推蓬发浩歌。

陈使君八十一举孙

明代 欧必元

美哉陈使君,燃藜向天禄。避世甘陆沉,一挥乃出牧。

政成领郡最风流,不减昔时陈太丘。拂衣一日轻轩冕,招隐山中丛桂秋。

归来图书悬四壁,酌酒赋诗堪自适。社同五柳陶先生,卧有平泉宰相石。

八十今年寿域开,释氏麒麟天上来。幔亭似宴曾孙处,芝兰玉树长阶苔。

况复碧桃三熟时,亲随阿母宴瑶池。酒罢群仙归紫府,壁间尽是留题诗。

君不见五色凤毛产丹穴,渥洼千里啼汗血。又不见泰山之巅偃盖松,上摩苍天下凌雪。

君家振振多麟趾,千秋万祀皆如此。

欧必元

欧必元

欧必元(一五七三—一六四二),字子建。顺德人。大任从孙,主遇从兄。十五岁为诸生,试辄第一。明思宗崇祯间贡生,年已六十。以时事多艰,慨然诣粤省巡抚,上书条陈急务,善之而不能用。当时缙绅称之为岭南端士。尝与修府县志乘,颇餍士论。晚年遨游山水,兴至,落笔千言立就。必元能诗文,与陈子壮、黎遂球等复修南园旧社,称南园十二子。著有《勾漏草》、《罗浮草》、《溪上草》、《琭玉斋稿》等。清郭汝诚咸丰《顺德县志》卷二四有传。欧必元诗,以华南师范大学藏清刊本《欧子建集》为底本。► 418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