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维舟石鼓访别驾林怀兰丈

维舟石鼓访别驾林怀兰丈

明代 庞嵩

一笑浮云世已轻,每从山水寄幽情。山僧何处供茶果,浪报人间得姓名。

诗人庞嵩的古诗

为常山陈君荻洲题扇 其二

明代 庞嵩

未见浑如曾识面,素心宁为俗尘缁。故人天上来千里,正是清风拂面时。

游九龙岩分韵

明代 庞嵩

浪随仙履日跻扳,不尽奇观是此山。云影九龙疑出洞,涧沿双壁几成湾。

红光花影飞觞滴,翠色茵连拄锡还。似喜知音人作伴,高山流水互潺潺。

送林凤野之感恩

明代 庞嵩

八闽空骥足,百粤启鳣堂。咫尺瞻韩范,云胡跨海邦。

师严应道重,化远觉天长。诗礼趋庭地,仍公授秘方。

游社渚塌山四首 其四

明代 庞嵩

百里携书向此山,紫尘门外碧云关。夹川花草寻常伴,捧月长歌带月还。

旧吏杨时哲王宪相从久入京时复一至执轴乞诗书往事分题各四首予之 ...

明代 庞嵩

初入纳楼天气冷,黑鸦白崄信跻攀。追随赖尔驱驰力,肯任劳时亦是閒。

偕萧节庵诸昆季夜话子侄侍

明代 庞嵩

驾云飞舄蹑仙踪,鹤氅蹁跹雪鬓蓬。箫史玉箫声正合,乙藜灯火话相同。

兰亭玉笋清森立,竹院茶炉次第供。千古鹅湖连白鹿,几人相对月明中。

月夜步韵

明代 庞嵩

井梧初滴露光寒,喜见仙娥捧玉盘。净洗浮云无点翳,中宵留与万人看。

久雨喜晴二首 其二

明代 庞嵩

曀曀层阴虺虺雷,崇朝云敛日光回。十寒树杪新迎暴,一径蹊门乍剪莱。

土脉引膏随地长,绮疏流白向阳开。太虚解识从来面,长扫氛霾净野埃。

永兴沿江石壁

明代 庞嵩

石壁联江浒,岂石坚且贞。何物幻化坚,斩削浑天成。

方若磨崖碑,长若张围屏。微风荡柔波,漾影文章呈。

读之本无字,玩意空群经。谁图辋川者,万古留丹青。

荻港真武祠避暑次壁间韵

明代 庞嵩

枕江阛市隐仙家,洞口通幽石径斜。金阙剑光旋斗极,玉墀珠蕊点槐花。

交加木石侵云碧,曲抱江山引界赊。避暑却疑天上坐,广寒分映落烟霞。

游罗浮和邹右辖四首 其二 青霞洞

明代 庞嵩

涧路倚天斜,穿林破晓霞。空中楼阁见,阶左药苗赊。

入室惭窥奥,开门喜到家。幸逢传道叟,相对碧桃花。

闻常邑诸耆老为建惺庵弟生祠复有啧啧以善政告予者答之

明代 庞嵩

大君即吾父,百姓为吾儿。天下本一家,爱敬无二歧。

尽心尽吾职,岂敢他求知。吾祖耕鹿门,颇识民之依。

愿推衣与食,忍见啼寒饥。虽有尧舜心,敢谓无其咨。

偏反常棣华,愧乏甘棠枝。昔予忝京兆,民乃留生祠。

惺弟按全浙,生祠重见之。兹予过常邑,行道传口碑。

见予问同姓,述旧喜以悲。不有按治良,何以安流移。

为建长生位,以系吾民思。徐氏实倡义,民心同秉彝。

民风足徵厚,岂以笑貌私。寄谢诸父老,种德弘镃基。

凝道堂

明代 庞嵩

性道本无二,心一道自一。性上非有加,至德是何物。

望岳步湛先师韵 其二

明代 庞嵩

定脚撑天天柱峰,云翻雨覆自孤踪。谁同绝巘跻云顶,共坐空濛紫翠重。

别三水尹陶望沙判应天

明代 庞嵩

白下江连古石城,三山云耸天外青。淮淝草木空闻鹤,杨孽舟舻已剪鲸。

偏安霸业随流圮,骏德神功掀日起。即看禹鼎奠尧疆,载咏周文丰有芑。

芃芃禾黍江之湄,郇伯阴霖泽已稀。公恕堂高传石匾,雨花台畔遗生祠。

嗟予独愧凤雏祖,治中别驾翻成驽。苍梧彩凤别有真,九苞七德翔天府。

忆昔初鸣水国时,冲繁路口摩疮痍。廉循赫赫追前史,惠爱洋洋溢口碑。

君今别去吾何祝,润入皇都花正蔟。和风甘雨昼溟濛,万紫千红春馥郁。

兴高时探钟陵山,鸣鹿呦呦苍翠间。可以歌民阜,可以瞻帝颜。

天威咫尺天衢近,蹑足层霄自不难。烦君试问秣陵道,亩菑能勿弥芳草。

閒时再过新泉宫,弦诵有无继昏早。

贺蔡高冈七十三寿辰二首 其二

明代 庞嵩

春转尧天舜日熙,心传尧舜几闻知。物生本与时行会,万化都从一画窥。

天霁翕云观妙用,岸容舒柳亦何私。千年把柄归吾手,便是乾坤不老时。

别林冬岭二首 其一

明代 庞嵩

甘霖已见三春洽,仗剑何当伏暑行。天上浮云随去住,独怜碑泪滴苍生。

方塘四景 其二 夏景

明代 庞嵩

暑翳云中敛,寒光镜面开。冰霜涵六月,疑渡水晶来。

赠曾元山赐还临川二首 其二

明代 庞嵩

捲尽浮云见太空,肯将湖海叹飘蓬。水从东向千回折,金到南兼百炼功。

鹿洞有规遗旧迹,象山无语赘尘聪。天关共探从前路,万里天衢咫尺通。

喜陈中阁刘三台二公入会

明代 庞嵩

石门控沙表,空中见中阁。洒洒遗世见,勇脱簪缨缚。

蜿蜒迤三台,乌石层城角。一表李密情,肯以三公博。

东西各天隅,乌兔自腾跃。梦寐隔蒹葭,中央讵能泊。

幸有缩地缘,共赴香山约。九老联衣冠,七贤岂遗落。

江湖轸忧君,窈窕聊寻壑。出岫云何心,归飞鸟自乐。

沉吟续骚雅,图书阐河洛。与之同逍遥,翱翔遍寥廓。

庞嵩

庞嵩

广东南海人,字振卿。嘉靖十三年举人。二十三年官应天通判,进治中,屡摄尹事,治堤筑防,平反冤狱,多有善政。迁南京刑部员外郎,进郎中,又迁曲靖知府,以老罢,年仅五十。早年从学于王守仁,讲学罗浮山,学者称弼唐先生。在官常集诸生相与讲习。后复从湛若水游。有《刑曹志》。► 40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