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行役至皖城闻北都报急旋楫夜过芜湖暴风汹浪幸舟靠岸偶成呈少司空王滨湖

行役至皖城闻北都报急旋楫夜过芜湖暴风汹浪幸舟靠岸偶成呈少司空王滨湖

明代 庞嵩

忠诚未格天,大风撼我舟。志仁幸安土,长滩若为留。

柔泥不着石,傲睨登瀛洲。鸡鸣黯月色,龙眠聒惊流。

滔天玉雪涌,拍拍驱群牛。樯颠楫欲摧,衣袽戒且忧。

却忆淮浦吟,整襟法前修。须臾藉晴曙,长空敛云浮。

青山秀绿树,沽酒听渔讴。眷眷侧席怀,至德侔商周。

干城有元老,克壮咸嘉猷。蠢虏诚匪茹,大邦敢为仇。

风狂不过日,阳出阴旋收。岂尔螳螂资,乃肆当辙游。

直捣向贺兰,勒石燕然陬。四海瞻皇图,万年固金瓯。

诗人庞嵩的古诗

送邓三生归省

明代 庞嵩

翩跹藤水来三凤,洒落珠江去一舟。洒道定期坚足踝,浮名谁为介心头。

烟霞洞里怀沙近,诗礼庭前裕圣修。到得俗缘全放下,岂无骑鹤跨扬州。

和文麓来韵答谢

明代 庞嵩

有脚阳春到处催,小车叨逐傍花来。东君煮酒频烧叶,稚子迎门静扫苔。

丰草未将晞露报,汗樽聊向晚晴开。何因得借双凫履,共对南山歌有台。

有所思二首 其一

明代 庞嵩

鸳鸯停绣黼,鱼雁杳来书。敛鬓窥明月,愁魂亦怆予。

赠刘虚谷

明代 庞嵩

飘摇宦海风波日,且喜归航稳泊时。但得故园松菊在,醒携鸠杖醉哦诗。

重登燕子矶

明代 庞嵩

燕子矶头老燕飞,阅穷金舄与绯衣。几人解绂归山后,白发重来上翠微。

寄李栖霞道士

明代 庞嵩

为语栖霞子,朱明石阁中。象棋柯斧烂,龙鼎汞丹烘。

醉枕麻姑秘,閒房仙女东。客从人世去,飞锡又谁同。

澄心楼春眺

明代 庞嵩

芳春万卉苍烟稠,鸣鸟伐木声相求。粤山徙倚何公囿,振衣一上澄心楼。

洞门断隔市尘迹,澄心楼高几千尺。本无竹肉奏新声,止有图书环四壁。

香烟忽起炉中蛇,话到羲皇日未斜。素琴欲和高深调,猗兰太息知音遐。

凭栏且纵元龙目,白云控抱珠江曲。灵洲西引樵云巅,天华东峙罗浮麓。

城头栋宇晕如飞,朝汉台荒霸业隳。风幡法性今何在,穗石真仙迹亦微。

乾坤尚属浮沤沫,今古虚名能不没。纵然苍狗浮云遮,万里虚空原自阔。

澄心常澄冥心期,万有何存众妄非。胸中至乐是谁知,胸中至乐是谁知。

泊湘潭

明代 庞嵩

湘潭若富庶,两水交襟聚。西水宝庆流,东水长沙注。

盘樯蔌如猬,岂直誇樟树。独叹衡山邑,孤舟无觅处。

偕黎瑶石郑时斋登沙贝钓台

明代 庞嵩

到处江山是旧游,太虚无碍片云浮。钓台夙卧江间月,春水谁同天上舟。

万丈丝纶横渤澥,两涯花柳匝汀洲。欲求真乐知何地,直向空中立木求。

维舟石鼓访别驾林怀兰丈

明代 庞嵩

一笑浮云世已轻,每从山水寄幽情。山僧何处供茶果,浪报人间得姓名。

十六夜贡院

明代 庞嵩

棘闱夜寂寂,凉月秋涓涓。影动三千界,光盈二八前。

较材归艺圃,聚彩烛金躔。皓魄知人好,今宵觉倍圆。

望岳麓书院

明代 庞嵩

衡阳岳麓仍方广,到处朱张有院祠。到为游踪当日重,祇缘经训后人师。

长沙不为长江改,圣学偏忧末学岐。义利分明真实践,却谁虚见议当时。

赠陈三尹之京山

明代 庞嵩

踞榻罗浮峰,曾识博罗簿。遗爱垂贞珉,大道式章甫。

委吏尚可为,况乃民父母。子行适京山,勉旃在师古。

赠月池上人

明代 庞嵩

寒冬木叶落,大空净无尘。蟾光湛中沼,仿佛见吾真。

宿采石太白祠

明代 庞嵩

朝登采石矶,莫宿采石祠。俯仰百代豪,风流尚依依。

解靴挫力士,秉砚轻蛾眉。蕃夷信桀骜,一纸馀麾披。

渔阳有鼙鼓,何乃旋致之。才高世难用,宠过忌亦随。

祢生老瞒沮,贾傅文皇师。英辙固同迈,羁靮良所宜。

世有万镒珍,愿我戢光辉。

屡拟登牛首未果嘉靖戊申孟冬望前三日始一至值雨赋和壁间韵

明代 庞嵩

五羊奔走地,双阙空濛隈。卧游托殷勤,信步空迟回。

振衣陟嶙峋,滑履欹莓苔。岂无葛仙骨,已养罗浮胎。

何当妒阴雨,隐谷鸣春雷。愿言借晴明,极盼穷纮垓。

且向虎跑泉,静洗尘寰埃。菩提识灵种,宝塔凌虚台。

笑呼猿鹤群,对舞欢徘徊。

别林冬岭二首 其二

明代 庞嵩

几年南国乡心合,万里滇池辔首联。祖帐暂留樽酒话,世情觑破复何言。

玉女潭佳境八首 其七 回阳洞

明代 庞嵩

六管嘘芦灰,万壑动春意。旋整舞雩衫,疑醉兰亭觯。

鲁戈如可挥,羲驭当还辔。独立留仙桥,青鸟忽来异。

吾欲鞭石羊,一障狂澜驶。

赠别乐霁野

明代 庞嵩

四郊雨色开新霁,捲尽浮云见太虚。肯倩菊边人送酒,且饶花下客来车。

青衫梦远黉宫旧,白发心从矩度馀。铁脚路岐行独稳,箪瓢陋巷浑如如。

露筋祠二首 其一

明代 庞嵩

谁谓乾坤正气无,碧筠苍柏岁寒孤。强羞孰与甘蛟喙,节老何妨任骨枯。

烟袅春风晴俎豆,冰清明月照菰蒲。移舟暂过瞻祠貌,且把新题续旧图。

庞嵩

庞嵩

广东南海人,字振卿。嘉靖十三年举人。二十三年官应天通判,进治中,屡摄尹事,治堤筑防,平反冤狱,多有善政。迁南京刑部员外郎,进郎中,又迁曲靖知府,以老罢,年仅五十。早年从学于王守仁,讲学罗浮山,学者称弼唐先生。在官常集诸生相与讲习。后复从湛若水游。有《刑曹志》。► 40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