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彭汝砺
买田何须近郭,作屋却要依山。青松共我终始,白鸟随人往还。
吴园杂咏十九首 其十七 戒得庵
众人贪徇财,种利不种德。谁如之人心,白首能戒得。
以此风里闾,贪竞当自息。
夜泊睦州桐江
一水连银汉,千山拥古城。客乘清夜息,舟倚碧溪横。
皓月危峰影,清风细浪声。呕哑殊俗语,惨淡异乡情。
途旅淹时月,羁穷独弟兄。刚肠双古剑,荡迹一流萍。
道路人皆厌,风波我亦惊。胡为甘险阻,所得喜豪英。
俗眼无相笑,吾非逐利名。
和都官看雪 其一
孤城带雪望天涯,潇洒风情自一家。景物尚嗟春意满,雨枝零落不成花。
城东行事去李简夫甚迩可以卜见而俱有往返之禁因戏为歌驰寄
故人咫尺水东头,我欲见之心悠悠。有足欲往不自由,形骸静对莺花留。
我思肥陵昔之游,云雾密锁城上楼。把酒待月生海陬,月到行午醉未休。
濡须南池水中洲,脱帽散发寻渔舟。夕阳扶栏持钓钩,白蘋风起寒飕飗。
别来纷纷几春秋,彼此待尽栖林丘。滴泪落水东争流,肺肝虽大不容忧。
残息乃复如悬疣,得官相望真如囚。李夫子,借使复得把酒与子饮,其乐还如昔时不。
我今鬓发已丝志已偷,力不能前钝如牛。泡浪亦悟吾生浮,尚壮欲以华簪投。
日月逐逐同传邮,何用自与身为矛。我歌草草子须酬,欲读子歌销我愁。
轻舟
轻舟入深川,钝驹陟高山。胡为弃安乐,轻去趋险艰。
一身事业荒,双亲鬓发斑。思之不远虑,览照胡为颜。
送梁晦之
行李参差久不齐,飘蓬邂逅暂相依。趋驰静笑营生拙,老大今知旧态非。
车马一朝君北去,江湖何日我南归。人间物物浑虚幻,莫为分襟泪辄挥。
送范侍郎归许昌一首
凤鸟跄跄,其羽仪仪。其集伊何,梧桐之枝。鸿飞冥冥,其翼差差。
其止伊何,清泠之池。朝廷于公,夫岂不知。国有大疑,爰度爰咨。
公虽家居,如在庙堂。国之大经,论讨靡忘。徐徐公车,在汴之郊。
薄言追之,以永今朝。汎汎公舟,在河之阴。薄言维之,以慰我心。
公赐我言,我斯藏之。何以报之,羔羊素丝,秉德不遗。
公饮我酒,我斯酬之。何以祝之,秀发庞眉,受福无期。
呈通判朝奉宋丈 其二
经时山川浪跋履,半夜衣裳时倒颠。尘土最能催白首,风波祇会送流年。
寂寥彭泽门栽柳,萧洒东林社结莲。语及故乡归未得,看云步月欲忘眠。
汴上呈祖道 其一
扁舟日夜去程谙,道路应须笑我贪。月照病身犹汴北,风吹归梦已江南。
和瑛师 其三
江城双鲤得诗筒,应念劳劳梦幻中。雷电自知生有限,波澜还悟物无穷。
和刘舍人
剪綵微茫比丝发,雕金焜晃映蝉貂。鹓鸾破晓趋丹禁,雨露迎春下九霄。
花映上尊非索寞,雪侵馀鬓自萧条。读书终日不知味,恰似在齐闻舜韶。
送郑寺丞过洪州 其二
清风不可近,碎璧缀圆规。翰墨传家学,风流蕴素资。
龙孙藏旧节,蟾桂毓新枝。愿听功名起,青云慰所思。
送周掾赴阙
白驹一掷起尘埃,紫凤高鶱出草莱。紫德日随流水远,清声时逐好风来。
百年正属文明际,万事犹须干济才。荐牍几多闻九极,宠章何日下三台。
和梅堂祖心禅师答潭州知府谏议谢凡五遣人召禅师不往 其三
无弦不似伯牙琴,笑杀钟期错用心。却爱铁牛机外语,知音何似不知音。
送叔宜
地近梅开早,溪深柳放迟。可怜春到处,恰值汝归时。
衰晚疲奔走,羁栖恨别离。祇因明夜梦,千里亦相随。
皇甫乞诗为赠因次其韵
忆昔丹书下粉闱,诸公接武上瑶池。势淩雕鹗双鸿翼,香满蟾蜍一桂枝。
议论所存无赘学,声华此去有真知。风松无限溪山乐,时倩秋风寄数诗。
寄明甫约出饯城西既以病告遂已
结束行装赴早秋,爱怜交论重迟留。樽空北海虚前约,病告东阳益别愁。
征旆几时归偃月,客心一夜梦藏舟。尘埃日日无穷尽,能免幽人笑我不。
行舟芦苇中
芦苇萧萧吹晚风,画船长在雨声中。浮生厌足江湖味,好在溪边旧钓筒。
次皇甫子仁老杜诗韵
少陵气忠勇,毫发见声诗。卫稷心丹破,穷途鬓雪垂。
兵戈灵武道,风雨耒阳时。不及明君用,空馀后学悲。
熙宁丁巳蜡祭致斋玉津东园雪中与监礼莘老学士同游西园 其五
艺祖不嫌宫室卑,神孙今不剪茅茨。太平风俗终还厚,长似唐虞夏禹时。
彭汝砺
彭汝砺,字器资,祖籍江西袁州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滨田村)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彭汝砺读书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义;与人交往,必尽试敬;而为文命词典雅,有古人之风范。著有《易义》、《诗义》、《鄱阳集》等。彭汝砺去世后被安葬在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其后裔以鄱阳滨田,双港为中心,散居全国各省市等地。► 568篇诗文
昔在横港西山与张季友仪父游相别各数年矣今冬邂逅于此相与饮酒道 ...
元祐元年十二月庚子雪夏首莼湖结冰鹡鸰群集于上者至不可数感而作 ...
和汉广
病居婺女
中丞温伯杂端持正与其僚出祖正孺端伯于刘元忠宅某即席赋诗
妇人面涂黄而吏告以为瘴疾问云谓佛妆也
和彦衡直讲 其一
和晦之所感
吴园杂咏十九首 其五 觉轩
长岭值风
去桐庐学
望云岭自古北口五十里至岭上南北使者各置酒三盏乃行 其二
拟赏花钓鱼诗 其四
晚风
寄君时 其二
次佛印韵 其二
九日独登城上台感怀寄兄长 其二
和颖叔游宗华并一绝奉呈
和文渊同字韵
酬熊君惠诗
次张德甫朔雪韵
再和子育 其四
拟田园乐 其四
都官以诗求菊栽次韵谢之
道傍松竹
叔子祠堂
过扬澜
寄桐庐诸友
再和子育韵 其一
拟赏花钓鱼诗 其六
和国信子育元韵 其三
和庭佐韵
代人答周朝议生辰赠章
昨日饯赵教授行会饮秀楚堂晚徙樱桃花下夜月上正夫设烛于花上光明 ...
再和子育 其二
赋环翠轩池鸂鶒
千乘先生有草堂之吟而人或讥之因次其韵
重至
再用前韵书呈诸友学士
题本觉庵
和念一弟
病题桐江
再和子育韵 其二
寄润之弟兼附呈伯兄 其三
得侗书称孟春渐暄因作一偈付愚儿侗
再和前韵 其二
自勉呈尊叔
和上官彦衡斋祠 其二
吴园杂咏十九首 其十四 忘忧亭
宿圆通寄佛印
瑛首坐访及颁示四颂而有选佛选官俱第一之句既赓元韵因寄末章 其 ...
清明之游子先不与仲求有诗寄之使某次韵 其二
偶与诚之小饮翌日以诗谢之
雨寄君时弟 其二
寄子文友
再呈通判承议 其一
和君时弟芝山避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