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拟赏花钓鱼诗 其四

拟赏花钓鱼诗 其四

宋代 彭汝砺

翠跸雕舆下未央,禁林春色秀天芳。禁居便是蓬莱胜,花气浑如薝卜香。

五色灵池鱼拨剌,九苞阿阁凤徊翔。神仙世界光阴别,比着人间一倍长。

诗人彭汝砺的古诗

答张天觉学士

宋代 彭汝砺

庞蕴襄阳老精怪,辛勤欲挟山超海。破除枉被马师瞒,扶起赖存灵照在。

最上一机终不传,喃喃谩自费罗干。晚年遭值张居士,冷火寒灰更炽然。

拟赏花钓鱼诗 其六

宋代 彭汝砺

甘雨祈祈兆岁丰,君王暇豫与人同。晴阳鱼跃烟涛外,暖日花开锦绣中。

更有灵龟千岁绿,仍多陈粟万仓红。便知岂乐歌颁首,不比飞扬赋大风。

和梅堂祖心禅师答潭州知府谏议谢凡五遣人召禅师不往 其三

宋代 彭汝砺

无弦不似伯牙琴,笑杀钟期错用心。却爱铁牛机外语,知音何似不知音。

七门堰

宋代 彭汝砺

古人材大心亦公,忧乐每与天下同。谋功虑事不草草,欲与天地为无穷。

我来舒城道三堰,行看利入东南遍。渔樵处处乐太平,稻粱岁岁收馀羡。

江淮旱涝相缀联,舒城独自为丰年。人知今日乐其土,不知古人为尔天。

二刘未必真奇伟,谋虑及民乃如此。俗儒文多实已亡,洋洋大论言羲皇。

心欲为功害辄胜,医庸未足平膏肓。纷纷予亦何为者,爱古伤今空涕洒。

题诗倚立寄西风,不知材力非骚雅。

月夜示子文

宋代 彭汝砺

喜见明月到池东,我时独与孤转同。山光水色饮不尽,更烦佳木来清风。

浩歌一声志万里,飞飞欲到蟾蜍宫。君家玉琴试借我,为君写尽丝弦中。

送臧梦符秀才归

宋代 彭汝砺

匹马騑騑冒晓征,故人惜别涕双零。青云器业方千里,穷巷生涯独一经。

节目已疏非杞棘,源流不竭即沧溟。馀闲且尽诗书学,莫遣尘埃误性灵。

病居婺女

宋代 彭汝砺

荡漾扁舟冒晓征,此身何日得安停。此途敢恨身无托,多病惟思药有灵。

气谊腹心双古剑,江湖踪迹一浮萍。尘埃易使羁容黑,仁义难邀俗眼青。

乡思浪凭歌笑解,微辞不是楚骚经。

送叔宜

宋代 彭汝砺

地近梅开早,溪深柳放迟。可怜春到处,恰值汝归时。

衰晚疲奔走,羁栖恨别离。祇因明夜梦,千里亦相随。

和范学士韵 其二

宋代 彭汝砺

先生亡子众推贤,号慕今犹似恸颜。号竺尝言空是色,南华亦笑泽藏山。

由来世事无穷处,毕竟人生在几间。看著江流长泛泛,可言逝水不知还。

和国信子育元韵 其一

宋代 彭汝砺

雪馀税马立孱颜,望尽南垂北际山。一段黄云凝不散,胡人说是瓦桥关。

和济叔城上数篇 柏

宋代 彭汝砺

落尽桃花梅子英,一枝霜雪自光荣。猛怜夜月纷纷影,频听秋风细细声。

和提举送淮长老住延寿寺 其一

宋代 彭汝砺

少时见说饱丛林,宴坐垂年味更深。月印夜潭非有意,云归秋嶂亦无心。

楚野

宋代 彭汝砺

楚野云寒山点缀,淮天波尽水徘徊。古今寥廓归谈笑,气象纵横费剪裁。

愁日远随双锦翼,离情满寄百金杯。清风正引城头望,淮上车音几日来。

再用前韵 其一

宋代 彭汝砺

朝日薰酣晨露洗,中林入夜幽香起。烛与花明月影中,月和烛照花阴里。

光华混杂不可认,刻画虽工难比似。烛偏月下花亦别,疏影横从俱可喜。

使君白头衰久矣,空惜流年去如水。作诗与花雪羞耻,多材自属佳公子。

青春九十今能几,不当祇作常时比。莫令俗事一关心,可厌浩歌频到耳。

送君时东归夜宿城外并桥上 其二

宋代 彭汝砺

虹蜺盘泊宿河阴,气势凌空几百寻。月近浑如天上坐,风来不见世间音。

吾衰祇有临渊惧,尔壮能无题柱心。病眼昏昏长似雾,不堪频泪欲分襟。

薄荷

宋代 彭汝砺

神农取辛苦,病客爱清新。寂淡花无色,虚凉药有神。

烦心侵冰雪,眩目失埃尘。自是芝兰臭,非同草木春。

次文渊兄韵

宋代 彭汝砺

风雨正开棠棣枝,尘埃复隔老莱衣。南北分人心欲碎,不堪频望白云飞。

次佛印韵 其一

宋代 彭汝砺

咫尺书从江外来,红尘心与眼俱开。盐官扇子真无用,漫得犀牛入手来。

拟赏花钓鱼诗 其三

宋代 彭汝砺

孔雀横斜宝扇回,雕龙浮动翠舆来。鱼知迎日争先跃,花会留春独后开。

法部方将九成乐,侍臣迭送万年杯。太平恰似唐虞际,臣主从容赋起哉。

离赣上

宋代 彭汝砺

昨夜水生三尺来,匆匆相送若相催。大声振地潜鱼跃,白浪粘天高岸摧。

宿雨未收云霭霭,春鸥无数雪皑皑。问奴新酿犹馀否,为我临溪开一杯。

彭汝砺

彭汝砺

彭汝砺,字器资,祖籍江西袁州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滨田村)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彭汝砺读书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义;与人交往,必尽试敬;而为文命词典雅,有古人之风范。著有《易义》、《诗义》、《鄱阳集》等。彭汝砺去世后被安葬在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其后裔以鄱阳滨田,双港为中心,散居全国各省市等地。
► 568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