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莘老元日时改元丰 其二

和莘老元日时改元丰 其二

宋代 彭汝砺

衣冠投晓贺元正,草木欣欣共晏宁。草历已开新岁日,璿玑犹数去年星。

风流岂遂同乌府,香火还来共水厅。渐老莫惊头欲白,公名久已在丹青。

诗人彭汝砺的古诗

内乡

宋代 彭汝砺

山谷生云作风雨,楼台映日贴烟霞。危峰熊耳倍千丈,废堞虎遥今数家。

野外小桥丹作水,潭边仙菊雪开花。隆寒大热三经涉,世事催人早鬓华。

徐中

宋代 彭汝砺

童稚欢呼喜欲颠,荡舟争揖县公贤。荆蒿自觉风霜逼,花木须惊雨露偏。

天下事烦宜振领,古人材锐戒窥渊。君心旧得中和说,定与龚黄议后先。

答佛印语

宋代 彭汝砺

十方同是一空虚,饮啄随时祇自如。旧日事来长是笑,而今和笑没工夫。

过右北平

宋代 彭汝砺

太平天子不言兵,拥节来经右北平。论将无人思李广,笑谈樽俎倚儒生。

敏叔家会仙洞

宋代 彭汝砺

大松十里建旌麾,晓日朝霞五色衣。幽谷静闻猿一啸,白云时见鹤双飞。

花开洞府春长在,人会瀛洲夜未归。家近武陵时入梦,诗成更忆故山薇。

题本觉庵

宋代 彭汝砺

本觉非今觉,今觉如本觉。悟得本觉时,非觉非非觉。

和君时十二弟

宋代 彭汝砺

漂泊东南天地间,分明身世似乘船。此生去住总未定,所值险夷皆偶然。

载酒纵随红芰饮,移床深近白云眠。知君独处多幽趣,诗轴今成第几编。

二月己亥晓出城

宋代 彭汝砺

淡云斜月晓昏昏,风物迟回认故园。竹叶密藏林下寺,桃花低映水边村。

戏招史秘校

宋代 彭汝砺

春风醉死百金瓯,不记颠衣笑史鳅。更欲画船留瞬息,花间一饮破离忧。

次韵周户曹水轩

宋代 彭汝砺

新辟颓墙得小轩,未成诗思已相关。一窗嫩绿分肥水,十里澄辉接蜀山。

近岸雨收风满径,暮天云静月当颜。参军莫作尘埃叹,今有幽虚伴若闲。

次张德甫朔雪韵

宋代 彭汝砺

朔风吹雪落天涯,醉立飞楼四望赊。粪壤不知涵润泽,蒿莱无复见纤瑕。

半宵庭槛光争晓,穷腊园林物自花。谁借一舟湖北岸,月明东访戴生家。

送君宜之临城簿二首 其一

宋代 彭汝砺

人之与万物,异名而同体。贵贱何以殊,知与不知尔。

知之莫如学,学莫如修己。汝学自有得,愿言惟不已。

不已须自到,不到由中止。请观为田者,日夜服耒耜。

久之田自熟,其入须倍蓰。至于耕耘废,稂莠败穈芑。

常时不用力,畬穫终无几。予与尔知田,肆言聊及此。

途中久雨

宋代 彭汝砺

我征徂西今复东,分明身世如飘蓬。岁华便是百年半,日气恰当三伏中。

山谷无情频送雨,园林何事急招风。浮生所遇皆知分,未用纷纷论色空。

寄子直友兄秘书

宋代 彭汝砺

碧水青山一万寻,不量无力强登临。辛勤亦觊功名就,痛惜长为疾患侵。

憔悴已成今日态,英豪不复旧时心。归期未遂家千里,空对秋风泪满襟。

诗呈季友殿丞因寄正父兄

宋代 彭汝砺

寂寂门无车马尘,故人相过觉情亲。焉知轩冕金朱贵,不笑齑盐藜苋贫。

看月纵吟颐阁夜,插花沉醉鉴亭春。白头想叹童儿事,浑属溪边自在身。

尝约谊父同游龙泉奔走失期故作是诗奉和元韵

宋代 彭汝砺

野寺幽幽隐翠岚,山川形势尽东南。山随野竹吾怀惬,醉啜溪泉此意堪。

乐事难并真可惜,登高能赋亦曾谙。游从欲尽林间胜,雨气浑浑满古潭。

答赵正夫

宋代 彭汝砺

风波久与故人违,临水登山百尔思。世事易令人苟简,年华稍恨我衰迟。

尚迁乔木出幽谷,忍舍灵龟观朵颐。鱼雁不应嫌寂寞,时将一字寄天涯。

和济叔春日

宋代 彭汝砺

青衫日日逐埃尘,风雨今朝重惜春。幽鸟数声还近节,落花万片正愁人。

十分润泽生东亩,一丈波涛长旧津。欲踏泥涂上城角,纷纷草色细如茵。

老母德安县君生辰颂时湖南奉使途中作

宋代 彭汝砺

有节维冬,有载维春。维时斯成,惟诞斯辰。妇妾祇祇,儿女诜诜。

是笑是言,是祝是虔。其德维何,维厚之坤。其福维何,维北之山。

嗟尔小子,不克骏奔。靡不肃雍,维我母贤。无有申之,有永其年。

送鄱阳太守 其一

宋代 彭汝砺

青春一日锦衣还,酒上亲闱喜动颜。静视浮名虽羽翼,回瞻明德已丘山。

身留桑梓孤衷结,目断旌麾一泪潸。初仕正忧民事拙,愿书馀训起疏顽。

彭汝砺

彭汝砺

彭汝砺,字器资,祖籍江西袁州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滨田村)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彭汝砺读书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义;与人交往,必尽试敬;而为文命词典雅,有古人之风范。著有《易义》、《诗义》、《鄱阳集》等。彭汝砺去世后被安葬在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其后裔以鄱阳滨田,双港为中心,散居全国各省市等地。
► 568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