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彭汝砺
道途泥滑水溶溶,嗟尔胡为风雨中。闭户熟眠无一事,浮生多谢富家翁。
和履中学士上元有作 其四
珠翠云随凤辇行,重楼截臬与天平。春风不禁宫中事,吹落珠帘笑语声。
睦仲乞诗用其韵谢之
郁郁胸怀百未伸,道途容易学参辰。道科今日须吾子,鼎食当时况所亲。
景物依依吟晓色,讴谣细细问途人。春风写寄南淮地,萧洒文章自细陈。
送鄱阳太守 其二
朝星一夜渡寒江,千里瞻依重慨慷。千土定能碑岘首,召南安敢废甘棠。
遗恩未散波涛润,令德长馀锦绣香。吟尽肺肠还自惜,江湖不似去思长。
夜坐家人乞诗
憔悴蓬门学,尘埃布褐身。一官偶今日,相顾守吾贫。
上国恩波重,高门鬓雪新。岂无忠孝论,子细遗良人。
次来韵
山川不见石泉城,风日摇摇想旆旌。鸑鷟老寻丹穴宿,骅骝饥上赤霄行。
隆冬霜雪伤萍泛,末路埃尘忆盖倾。父老祇知荣衣绣,乡人未会贵登瀛。
寄润之弟兼附呈伯兄 其三
风规落落已非俗,气宇堂堂知有才。安得骅骝归道路,不甘楩梓滞蒿莱。
青阳路径新萌柳,白雪林亭欲放梅。愿逐羽翰归故国,相从歌酒趁春来。
再和子育 其五
气血畏寒身畏劳,养生曾去问参寥。我今与子俱错计,霜雪正严山正遥。
持正率和中丞诸公喜雨 其一
昊天旋日照宸忧,灵雨崇朝遍舜州。云起山川初一点,水倾河汉欲交流。
欢愉散入舆人诵,润泽浑供万物求。遥想玉山禾粒熟,来仪还见凤凰秋。
云盖寺谈空亭
天地空空无一尘,谈空可惜枉劳神。欲知空外谈空者,恰似梦中占梦人。
到醒心亭
万里江湖逐断萍,红尘不见北山亭。红思好景心魂醉,才挹馀芳眼目醒。
寒暑忽移佳木绿,古今长见远峰青。烟芜路断无穷尽,空惜琅邪旧记铭。
女娲庙
高山婉转一千寻,百拜灵祠泪满襟。今日几人能似帝,辛勤长有补天心。
临江道中人家多植竹
远远平山浅浅溪,人家栽竹当藩篱。雪霜尽腊青如昨,风月乘春绿更滋。
淡薄冷光浮莽苍,招摇清影落涟漪。故园所富今几顷,会有归来筑隐时。
元丰己未冬至夜万载驿尝有诗寄广汉今岁万安驿用前韵呈广汉友兄学 ...
和君时
猗彼君子,笃志乎道。道之云远,于焉慥慥。
猗彼君子,克诚其身。匪禄是荣,日以养亲。
孰违孰从,曰吾从义。孰去孰与,曰吾由礼。
温凊匪偕,云如之何。得彼失兹,得失孰多。
吾斯未信,吾颜之厚。重轻惟法,于尔何有。
尔旋尔车,不知其期。我陟其冈,祇益我思。
凡人逐物,其力则倍。苟知其养,是用无悔。
无悔无尤,是则养亲。尔慎旃哉,以慰母心。
为山一篑,惧乎或止。道之云远,曷云其已。
我田我田,以迟尔归。何速于行,姑乐我私。
与磁倅郭公域
熙宁天子作文功,拣点官师在学宫。璧水三年嗟我拙,兰英一笑忆君同。
青衫昔日俱强壮,白发今时已老翁。邂逅欲言浑不及,别离三四叹西风。
诗呈季友殿丞因寄正父兄
寂寂门无车马尘,故人相过觉情亲。焉知轩冕金朱贵,不笑齑盐藜苋贫。
看月纵吟颐阁夜,插花沉醉鉴亭春。白头想叹童儿事,浑属溪边自在身。
和颖叔游宗华并一绝奉呈
回环万竹锁烟霞,步履迟留问故家。我向利名心最薄,青云合得旧生涯。
万安道中
上下鸡笼牛口滩,滩头濯濯雨声寒。滩蒸晓日云无间,波漾春风雪未乾。
落絮并花浮远水,飞鸥随鹭落惊湍。扁舟稳泛沧浪远,珍重严陵一钓竿。
次致政张大夫韵二首 其二
李郭曾同溪上船,途人指点作神仙。松篁老长芰荷密,凫雁飞浮鸂鶒前。
霖雨未终岩野地,阳春方擅郢中天。文章不敢兰亭比,翰墨才能记岁年。
送太守舒郎中赴阙 其三
解郡西南促去程,扁舟西下照江明。旌麾益近青云路,剑佩行朝白玉京。
势位久淹犹郡国,光华此去即公卿。山林愿听功名起,野拙犹能颂治声。
彭汝砺
彭汝砺,字器资,祖籍江西袁州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滨田村)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彭汝砺读书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义;与人交往,必尽试敬;而为文命词典雅,有古人之风范。著有《易义》、《诗义》、《鄱阳集》等。彭汝砺去世后被安葬在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其后裔以鄱阳滨田,双港为中心,散居全国各省市等地。► 568篇诗文
又和治居许昌诗 其一
再呈通判承议 其一
同游独山 其二
途中寄君时弟 其一
和执中游山四诗 其一 谷隐寺
溪畔
瑛首坐访及颁示四颂而有选佛选官俱第一之句既赓元韵因寄末章 其 ...
江花四首 其四
和执中游山四诗 其二 谷隐寺
路人有弃其子者因作是诗予时奉使湖外
江花四首 其二
再和子育 其一
送郑寺丞过洪州 其四
过虎北口始闻鸡
中丞温伯杂端持正与其僚出祖正孺端伯于刘元忠宅某即席赋诗
雨寄君时弟 其二
真州江亭
拟赏花钓鱼诗 其十
陈师道教授示黄梅诗次韵呈正夫学士四首 其一
次张瑞甫贪
次韵晦之楚泗道中
吴园杂咏十九首 其十一 四并台
到雄州不得家书
次韵履中学士宴集英殿
和伯钧节推
途中久雨
和致远
奉招正仲
岩夫庭佐欲归出长安以诗邀游后圃
湖湘路中见梅花寄子开 其四
和祖道募耕者赴西北
高议
和君时弟芝山避暑
先赴东流因寄虞蒋诸君 其一
舟中载芍药数本 其一
和彦衡直讲 其四
和祖道国门外文渊子至东父饯席上赠别
沙柳
寄君时
和祖道见致政王中允题壁
陈师道教授示黄梅诗次韵呈正夫学士四首 其三
寄佛印禅师
再和子育 其二
承示及寄提举大丞相高韵大丞有三点明星半轮月之句因次元韵
次皇甫子仁老杜诗韵
依韵和萧推官见贻推官
送蒋司勋赴河北漕使
送鄱阳太守 其三
次佛印韵 其一
内乡山中 其二
次正夫相寄佳句
老君宜弟所寄缁衣酒继得书因成小诗奉寄
再用前韵 其一
和执中游山四诗 其四 高阳池
送云居佛印禅师诗五首并偈 其六
和范学士韵 其八
寄佛印
使虏
走笔和萧推官迎提举承议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