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彭汝砺
大松十里建旌麾,晓日朝霞五色衣。幽谷静闻猿一啸,白云时见鹤双飞。
花开洞府春长在,人会瀛洲夜未归。家近武陵时入梦,诗成更忆故山薇。
呈运判学士 其一
邂逅江滨宿使航,五更窗外月犹黄。因陪谈麈殊优远,自反机心愈渺茫。
老马但羞千岳阻,病翰孰与九皋翔。明时赖有吾宗在,敢学西邻便涕伤。
答云居佛印禅师
江湖范蠡扁舟上,巾履维摩丈室中。每爱师如莲出水,却嗟予作鸟窥笼。
大暑道中
高堂卧清风,顾我岂不欲。王事不可缓,驱车冒炎酷。
赤日暴形骸,毛发几焦秃。义命有固然,勤劳不为辱。
和颖叔寄佛印 其一
有客寄诗南雍州,清新全占岘山秋。官名便据非常宠,文学元居第一流。
云近蛟龙朝丈室,夜寒星月宿重楼。知公有勇断鳌足,到彼不须骑虎头。
和谒孝肃祠堂
声容不见见灵祠,眷惜徘徊重叹咨。眷牧万家歌旧泽,簪绅百拜望英资。
深图遂失商霖远,清论空随海月垂。欲拾绪言嗟未得,风流喜读大夫碑。
和彦衡直讲 其四
照月槐影碎,吹风柏声繁。悠悠此时心,可乐不可言。
次正夫途中怀亲韵
动静非两途,久劳逸更好。开门看白云,婉婉出山峤。
身闲亦已乐,言念亲及耄。岂无青精饭,每食终不饱。
镜中发如漆,一夜成素葆。言归采其兰,堂北种萱草。
日以五鼎食,不如綵衣老。我今无此乐,感泣形已槁。
日夜思故乡,攲眠梦郊堡。
吴园杂咏十九首 其十一 四并台
时将景共好,物与心相投。旷览尽万物,分明一浮沤。
此台无不并,乐只台上游。
伯兄归自桐江未至因有作示诸弟
遥思徒驭去江干,道路谁何共险艰。长使庭闱终日望,不知车马几时还。
伫期笑乐同尘席,应有文章慰病颜。酒瓮半空为收拾,筮言当见立谈间。
和致远
过从准拟酒如渑,腊到春风次第生。七日风流金胜好,九霄雨露锡银罂。
景繁见和再用前韵驰寄
鱼飞鲸跃出波澜,独立蓬莱缥缈间。会有清诗寄芦竹,能无归梦到溪山。
依韵和萧推官见贻推官
晚年相遇更堂堂,祇似当时鄱水阳。物论固非低阀阅,家声元自满湖湘。
风回獠俗归陶冶,囊括蛮州入井疆。使指质成非有用,赠言虚自辱圭璋。
宿圆通寄佛印
丈室灯寒夜未眠,竹间流水听涓涓。试看石耳峰头月,何似云居天上圆。
治平谅闇元夕 其一
上元无乐送长宵,泪洒城阳泣帝尧。云障月华寒淡薄,风吹雨点细飘摇。
物随世事生悽怆,天与人心长寂寥。不用灯花斗光景,火炉诗笔慰无聊。
病居婺女
荡漾扁舟冒晓征,此身何日得安停。此途敢恨身无托,多病惟思药有灵。
气谊腹心双古剑,江湖踪迹一浮萍。尘埃易使羁容黑,仁义难邀俗眼青。
乡思浪凭歌笑解,微辞不是楚骚经。
寄润之弟兼附呈伯兄 其三
风规落落已非俗,气宇堂堂知有才。安得骅骝归道路,不甘楩梓滞蒿莱。
青阳路径新萌柳,白雪林亭欲放梅。愿逐羽翰归故国,相从歌酒趁春来。
拟赏花钓鱼诗 其七
百子池塘春复还,五云楼阁晓犹寒。蛟龙影上黄金辇,锦绣香浮白玉盘。
宿蕊万包开雨露,修鳞五色跃波澜。太平既醉恩无报,白首侵寻畏素餐。
答佛印语
十方同是一空虚,饮啄随时祇自如。旧日事来长是笑,而今和笑没工夫。
九日独登城上台感怀寄兄长 其三
秋来常苦客飘蓬,身羡归鸿飞复东。欲问江南是何处,乱山扰扰自无穷。
送范侍郎归许昌一首
凤鸟跄跄,其羽仪仪。其集伊何,梧桐之枝。鸿飞冥冥,其翼差差。
其止伊何,清泠之池。朝廷于公,夫岂不知。国有大疑,爰度爰咨。
公虽家居,如在庙堂。国之大经,论讨靡忘。徐徐公车,在汴之郊。
薄言追之,以永今朝。汎汎公舟,在河之阴。薄言维之,以慰我心。
公赐我言,我斯藏之。何以报之,羔羊素丝,秉德不遗。
公饮我酒,我斯酬之。何以祝之,秀发庞眉,受福无期。
彭汝砺
彭汝砺,字器资,祖籍江西袁州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滨田村)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彭汝砺读书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义;与人交往,必尽试敬;而为文命词典雅,有古人之风范。著有《易义》、《诗义》、《鄱阳集》等。彭汝砺去世后被安葬在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其后裔以鄱阳滨田,双港为中心,散居全国各省市等地。► 568篇诗文
和梅堂祖心禅师答潭州知府谏议谢凡五遣人召禅师不往 其三
送皇甫法曹
次皇甫子仁老杜诗韵
送济叔兄
荠
奉使湖南遇雨寄叔宜
途中久雨
和张季友正夫归因为诗寄
和执中游山四诗 其一 谷隐寺
问龚深之疾往复 其一
次张同年德父移松杉石楠海棠各赋一首 其一
和晦之所感
陟山登涧
送元博县丞还浙忠甫沈翊还鄱阳
次道济
送郑寺丞过洪州 其一
次正夫相寄佳句
和提举送淮长老住延寿寺 其二
日影
临江道中人家多植竹
和君时语农者 其二
送周掾赴阙
汴上呈祖道 其二
在合肥幕中有作
湖湘路中见梅花寄子开 其六
是非寄君时
韩氏周宣王时为侯尝入觐而归显父饯之尹吉甫作诵今司空康国公既老 ...
和致远学士韵
吴园杂咏十九首 其一 吴园
和执中及谢检法 其一
再和子育 其五
东流道中作
先赴东流因寄虞蒋诸君 其二
途中和君时 其二
次佛印韵 其二
子直见和前韵因复之 其二
北使还代书寄颖叔
赠仲至 其一
和瑛师 其三
游东湖
再用前韵 其一
和济叔兄书斋言志 其一
持正率和中丞诸公喜雨 其一
民有金刚经风吹失所乃馀干县也时知县
望云岭自古北口五十里至岭上南北使者各置酒三盏乃行 其一
奉别张伯逢先生
和游龙泉寺
粹老召饮滕王阁遂过徐亭泛舟戏呈粹老
和济叔城上数篇 梅
寄子文友
答张知常 其二
和通判朝奉宋丈 其一
颜子 其二
和济叔兄书斋言志 其二
塞外冬至
送君宜之临城簿二首 其二
和君时十二弟
病居寄程德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