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戚继光
少年结侠如君少,况复神楼旧业奇。松菊满庭归正好,春鸿回首慰相思。
见柳絮牡丹有感
一团晴雪乱阶除,雨后名花入眼疏。春来春去天下似,不知何处是春居?
病中偶成 其一
燕越烽烟二十春,一朝病集未闲身。忽来窗外黄梅雨,又送新愁到耳频。
安思楼成,值久雨初霁
一望青山辄解颜,况临高阁对层山。长空独任云舒卷,故国虚凭梦往还。
烟火万家新雨霁,桑麻千里捷书闲。年年笳鼓边头听,谁遣班生入汉关?
抚松亭
我爱将军树,谁同国士忧。沧波回远寇,极岛认归舟。
风堕钧天乐,云横卧月虬。抚君频极目,西北有神州。
辛未送谭司马、甲戌送刘司空、戊寅送杨司寇,俱至牛山有感
春拥油幢出远山,十年三到白河湾。生平自分无骸骨,却是人间有玉关!
送陈将军留守承天
天为闽越息风尘,借箸奇能动鬼神。二十年来劳汗马,五千里外过征轮。
义高田孟翻多议,家似韩原未是贫。忽听离歌秋色里,当杯不觉倍酸辛。
潞河听笛述闺情
茫茫辽海无鳞羽,戍客寒深妾怨深。何处少年吹铁笛,愿风吹入阿郎心。
雨夜饮客震湖舟中有感赋此
细雨霏微六月残,青萍有客扣柴栏。据床野老呼难醒,绕屋歌儿声更欢。
总有相思连夜发,更疑解语晓风寒。主恩未敢虚图报,白眼纷纷且自宽。
壬申除夕偶成
绝塞无烽紫气浮,一时轩盖愧同游。一星天地看仍聚,子夜招寻醉未休。
腊尽忽惊双鬓改,北来已是六年留。丹心不假残杯力,醉倚空庭拂剑缑。
晓征
霜溪曲曲转旌旗,几许沙鸥睡未知。笳鼓声高寒吹起,深山惊杀老阇黎。
放舟蓬莱阁下
三十年来续旧游,山川无语自悠悠。沧波浩荡浮轻舸,紫石崚嶒出画楼。日月不知双鬓改,乾坤尚许此身留。从今复起乡关梦,一片云飞天际头。
春日与友人同集,分得开字
阊阖茏葱淑气回,遥瞻日月九天开。边臣病骨兼愁立,侠客长歌任酒催。
烽火十年惊泽国,松楸千里隔蓬莱。恩深不道谋身拙,独倚青萍志未灰。
在告暂憩小金山 其二
诸公尽是济世才,吾卧蓬莱亦快哉!闻说伏杉生百粤,常看飞栋斫三台。
报君未老驱赢骨,听笛先闻吹落梅。但愿五云扶日月,相逢到处好衔杯。
送文学郭建初归闽
夕阳惨澹众芳歇,木叶脱尽群山高。一尊万里坐超忽,浮生如此亦已劳。
君来暑深去秋杪,意气自谓凌风涛。醉挥彩笔时侧目,况复过从鞬与櫜。
青袍凋敝犹未售,古今扼腕多英髦。幕中校艺万夫敌,衔杯出塞谁称豪!
问天天欲何为者,高阳大名遽相假!逸态常留山简前,壮心不在少卿下。
朔风归渡延平津,何日风尘手重把?君王更起黄金台,会见东南至天马。
戊寅长至日,早起拜贺令节,恭赋
氤氲祥烟散,依稀扇影张。有天皆日月,无地不虞唐。
百辟趋跄肃,三公弼佐良。要知犬马臆,寤寐下龙荒。
郑山人自闽赴友难归,诗以赠之
海上昔传有侠士,二十年来竟谁是?鹖冠赴难风尘里,九塞三山八千里。
伤心泪洒将军坟,滦水无声低暮云。呜呼夜台闻不闻,先生义气高人群!
南归笑掷囊中字,不向人间道其事。
庚辰除夕 其一
南北征途莫问年,但教意气每翩翩。人情到老方知味,世态无端尚有天。
蕉梦甫残仍泽国,粱炊未熟已桑田。边书不至昏钟起,独抱丹忱付篆烟。
宛在亭怀王中丞 其一
云护千峰起,烟消百顷开。夫容映秋水,不减美人才。
振衣台
蓬莱有佳人,佩剑游南纪。指顾山海间,徜徉群动里。
薄行幽径纡,乱石谁人驱?中有千丈表,乘之临玉虚。
拂袖惊长风,浩歌空九衢。飘摇揖王母,如闻琼佩琚。
幽人保元命,义士轻其躯。雉飞不逾阜,鹏抟九万余。
巨翰如可挟,从此谢尘区。
将赴粤东别亲友
五岭迢遥秋望迟,白头今复动离思。儿童遮道看传节,朋旧临歧为举卮。
仰面还惊归鸟下,扪心讵遂片云移!东门尚有瓜田在,重语园丁好护持。
戚继光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即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初八),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登州人,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 ► 149篇诗文
在告暂憩小金山 其三
蓟门雨霁
再游无终洞
送曹将军擢领南兵还越
传烽歌
乙卯元日登太平楼
登舍身台 其一
韬钤深处
悼司马公
石塘岭鹦鹉岩 其一
送徐使君参知山东政事二首 其一
送欧廷评仑山迁南工部 其三
春郊行
宛在亭怀王中丞 其二
度梅岭 其一
南庄即事
丙子除夕署中有感
挹秀馆
送邹隐君归洞庭
观迎春
宁德平
练武太平,登南庙望北山古刹,感怀赋此
暮春方山人邀游山庄
蓟门述 其二
宿阿育王寺
燕河送别东山张公镇守宁夏
缃桃戏题
送叶山人归恒安 其二
端阳奉邀藩臬诸司观龙舟有作
马头山别陈狼牙 其一
寄监兵陈使君 其二
出塞 其一
奉和司马刘公、中丞杨公过温泉有作 其一
病中偶成 其二
游夹山寺
马头山别陈狼牙 其二
东海奇松歌
督兵过潮州渡
巾帻山
送泾水王使君镇辽海
夏日游唐氏山庄
望阙台
兵宪刘公以游喜峰、柞子洞诸作见示,赋答 其一
结夏山中寄都塞上诸知己 其二
三屯新城工成志喜 其二
慨古
登盘山绝顶
汤泉大阅
赴粤途中述 其三
读刘使君诗,遂为却寄 其一
石匣四松
和张都护
蓟门述 其五
悼石匣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