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欧廷评仑山迁南工部 其三

送欧廷评仑山迁南工部 其三

明代 戚继光

家传六一有遗风,昭代为郎意独雄。候雁北来新调好,文星南度大江空。

诗人戚继光的古诗

元宵王万户席上

明代 戚继光

暮霭初收火树悬,银河万丈遥相连。繁星丽千门,明月当华筵。

高堂簇绮罗,宝炬开金莲。鳌山掩映城不夜,昆仑顶上人如仙。

忽忆穷谷之元元,不知今夕何为然?愿得君恩如灯月,一时照耀来九天。

关塞无尘烽火息,太平有象凤毛骞。且与将军拌一醉,高歌潦倒春风前。

游铁冶涌泉湖

明代 戚继光

百里青山夹道花,柳迷幽谷有人家。柳连野色堪邀月,坐漱清溪可当茶。

傍水桃源仙地近,隔林渔火世途赊。披襟今夕同君醉,愁绝何年泛海槎?

传烽歌

明代 戚继光

一炮一旗山海路,一炮二旗石门冲。一炮三旗台头警,一炮四旗燕河攻。

二炮一旗太平路,二炮二旗是喜峰。二炮三旗松棚路,二炮四旗马兰中。

三炮一旗墙子岭,三炮二旗曹家烽。三炮三旗古北口,三炮四旗石塘冲。

千贼以上是大举,百里以外即传烽。贼近墙加黑号带,夜晚添个大灯笼。

若是夜间旗不见,火池照数代旗红。贼若溃墙进口里,仍依百里号相同。

九百以下是零贼,止传本协各成功。单用炮声分四路,不用旗火混匆匆。

山海大墙皆一炮,石门喜曹二炮从。台头松古三炮定,四炮燕马石塘烽。

零贼东西一时犯,两头炮到一墩重。该墩停炮分头说,东接西来西接东。

但凡接炮听上首,炮后梆响接如风。炮数梆声听的确,日旗夜火辨分明。

读刘使君诗,遂为却寄 其一

明代 戚继光

关塞劻勷客,方亭许数过。月光随树转,花色媚春多。

意气看裘马,帘笼护薜萝。半生尘土梦,相对愧南柯。

送徐使君参知山东政事二首 其二

明代 戚继光

储胥百万识奇才,东向扶桑岳色开。潞水片帆看复合,丰城神剑去还来。

离歌忽起山头月,酾酒能忘塞上台?君下三齐知忆我,朔风吹雁到蓬莱。

三屯新城工成志喜

明代 戚继光

受降新筑壮三屯,灯火遥连十万村。
灯燧层峦秦作塞,风云大陆蓟为门。
东回地轴山河固,西拥天关宫阙尊。
百二城边过质子,千秋同戴汉家恩。

韬钤深处

明代 戚继光

小筑暂高枕,忧时旧有盟。
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
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普宁寺度岁

明代 戚继光

落日萧萧起暮钟,祗园呼酒亦从容。时华已谢群情异,风景相将到处同。

百战谁能宽束带,平生自慰有孤忠。残宵坐对寒灯尽,远思悠悠在海东。

天台道中柬林尹

明代 戚继光

乱后遗黎始卜家,春深相与事桑麻。绿云万顷无闲地,浪说河阳一县花。

马头山别陈狼牙 其一

明代 戚继光

万石嵯峨秋色深,居然天险待登临。防胡莫问当年事,惜别堪怜此日心。

宛在亭怀王中丞 其一

明代 戚继光

云护千峰起,烟消百顷开。夫容映秋水,不减美人才。

仙舟洞送郭建初

明代 戚继光

把酒仙舟个怆神,钓鳌君去大江滨。白云红叶看无际,何处千峰是七闽。

送黄医官南还

明代 戚继光

少年结侠如君少,况复神楼旧业奇。松菊满庭归正好,春鸿回首慰相思。

古北桥成志喜

明代 戚继光

鞭石谁怜万里遥,忽看蛟室涌岧峣。空中楼阁天骄遁,望里虹霓海若朝。

草合关前无牧马,月明溪畔有鸣桡。富平曾识君王力,塞北今传第一桥。

中丞公以芍药花数本见寄

明代 戚继光

经时涉塞意难论,乍见春风入烧痕。不道平章亭子畔,数枝红药向人繁。

送叶山人归恒安 其二

明代 戚继光

浮世蹉跎易白头,毋令旧约负沙鸥。蚤知裘剑归山好,不傍风尘作远游。

宜曛洞

明代 戚继光

共爱朝曦好,吾怜夕照斜。听桡归晚渡,看鸟篆睛沙。

啸发悲高叶,杯空落断霞。醉衔三尺舞,直欲挽天槎。

赠无终洞道士

明代 戚继光

七日山中已烂柯,岂期再为道人过?年来鹤驭经多少,纵有无终奈尔何!

送邹隐君归洞庭

明代 戚继光

皓首相逢意气殊,谁知大雅在菰芦。客星起色当东辅,碣石雄谈入太湖。

万顷烟消鸿影度,两山寒浸月华孤。扁舟好逐鸱夷侣,能忆边庭岁易徂?

结夏山中寄都塞上诸知己 其二

明代 戚继光

九曲河流返汉槎,蓬莱原有野人家。堪伤地僻虚谈麈,总是山高障落霞。

花发旧林春自足,醉来清夜月遍赊。尚知造化犹怜拙,孤屿仍留篆鸟沙。

戚继光

戚继光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即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初八),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登州人,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 ► 14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