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戚继光
曾经泽国鲸鲵息,更倚边城氛祲消。春入汉关三月雨,风推秦岛五更潮。
但从使者传封事,莫向将军问赐貂。故里沧茫看不极,松楸何处梦魂遥。
过文登营
丙子除夕署中有感
五十春光隔曙晖,风尘未晤梦中非。半生俯仰天应识,三辅蹉跎腊又归。
杯酒忽惊寒漏尽,垄云故与片心违。共君莫话当年事,赤胆犹殷白发稀。
元宵王万户席上
暮霭初收火树悬,银河万丈遥相连。繁星丽千门,明月当华筵。
高堂簇绮罗,宝炬开金莲。鳌山掩映城不夜,昆仑顶上人如仙。
忽忆穷谷之元元,不知今夕何为然?愿得君恩如灯月,一时照耀来九天。
关塞无尘烽火息,太平有象凤毛骞。且与将军拌一醉,高歌潦倒春风前。
马头山别陈狼牙 其二
满前貔虎换龙蛇,上谷文星傍建牙。一出罗浮多少日,早将名姓播中华。
宁德平
孤城已复愁还剧,草合通衢杂藓痕。草屋梁空无社燕,清宵月冷有悲魂。
步兵涉海悬夷馘,飞旆降俘散蚁屯。且喜丈人在帷屋,愿从骥尾报君恩。
黠虏献俘得封,坚志贡市 其一
狂胡初款塞,飞诏出云中。自古绥戎策,应难此日同。
巾帻山
春城东去海氛稀,城畔人烟绕翠微。山麓高楼开重镇,辕门晓角起晴晖。
九天云气三台近,百里江声一鸟飞。极目苍茫忆明主,吴钩高接斗牛辉。
谢参知陈、少参梁联樯为送,尽境始别 其二
道远情劳客散时,双旌何事又相迟?珠江共楫凌江返,宦海同缘别海悲。
胜境相携伤去住,联舟唱和惜分离。骊驹歌罢家何处,直借高风到嵎夷。
慨古
乾坤何龊龊,四序代衰雄。古道尽河水,枯木多悲风。
世事缅如此,人欲焉可穷?
送刘太守赴武定
几年烽火照江门,樽俎相看意气存。天上论功分五马,滇南问俗过双幡。
秋高铜柱蛮云净,月度金沙旅雁繁。圣代共推刘宠政,好从斗极望中原。
石匣四松
翛然相倚翠堪餐,龙卧鸾翔各羽翰。对尔十年流景易,会心一日宦途难!
涛回小簟侵人骨,梦破层阴悟鼠肝。莫道大夫能变化,贞操不易雪霜寒!
申太夫人八秩
一阳回泌泽,云物卜先春。圣善钟中阃,贤才启后人。
授经逾五桂,列彩重三辰。养至金章贵,恩逢石茆新。
家声振冰雪,世德著丝纶。但识旗常显,还看机杼陈。
河源分浩荡,岳色起嶙峋。彤管称尧舜,瑶枢映楚秦。
轻轺陟屺日,寸草倚闾身。忠孝谁能擅,千秋独颂申。
在告暂憩小金山 其二
诸公尽是济世才,吾卧蓬莱亦快哉!闻说伏杉生百粤,常看飞栋斫三台。
报君未老驱赢骨,听笛先闻吹落梅。但愿五云扶日月,相逢到处好衔杯。
三屯新城工成志喜 其二
冰霜谁识抱关情,三辅河流一洗兵。三阁城悬新日月,桑麻色起旧屯营。
龙回地轴开戎幕,水合风门远戍城。应是太平还有象,金汤万世奉神京。
万历乙亥秋九月,同诸将再登太平南山有作
把酒重登塞上台,匡时君等亦雄哉!云连雉堞秋逾静,月照机丝夜可哀。
何日信眉容我去,百年开口几人来?还为国步推豪俊,誓向祁连勒马回!
病中偶成 其一
燕越烽烟二十春,一朝病集未闲身。忽来窗外黄梅雨,又送新愁到耳频。
送侯民部守思恩
杨柳春深易水濆,十年交谊两离群。中朝经术还酬主,西粤江山待使君。
士马渐强边计在,幨帷初启郡符分。政成莫问长安远,回首天涯见五云。
在告暂憩小金山 其三
年来岭海偃旌旗,瘦骨何妨万里移!云拥三城多瑞霭,梦回孤枕愧支离。
登高渐喜瞻天近,抱病翻思去国迟。粤路险巇君莫问,天街更有路多歧!
拟黄台瓜作
四瓜犹畏摘,两瓜更何如!一摘瓜分半,再摘蔓且除。
家家有南亩,毋使妇人锄。
入梅岭
五岭山头月半湾,照人今古去来还。青袍芒履途中味,白简朱缨天上班。
烟水情多鸥意惬,长林风静鸟声闲。依稀已觉黄粱熟,却把梅关当玉关。
戚继光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即嘉靖七年闰十月初一-万历十五年十二月初八),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登州人,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 ► 149篇诗文
三屯新城工成志喜 其一
送钱大别驾之太仓
挹秀馆
度梅岭 其三
壬申除夕偶成
督兵过潮州渡
庚辰除夕 其一
宛在亭怀王中丞 其二
仙舟洞送郭建初
登盘山绝顶
韬钤深处
蓟门述 其一
抚松亭
蓟门述 其五
东海奇松歌
送曹将军擢领南兵还越
送学仙者入辽
安思楼成,值久雨初霁
普宁寺度岁
春郊行
望阙台
赠无终洞道士
元夕开府杨公自范阳过访,赋事以谢 其四 观新庙
辛未除夕二首 其一
读刘使君诗,遂为却寄 其二
送欧廷评仑山迁南工部 其四
将赴粤东别亲友
送叶山人归恒安 其一
自取池
送欧廷评仑山迁南工部 其一
赴粤途中述 其三
宛在亭怀王中丞 其一
秋日送别协守李副将军及吴参戎于滦水上
仙舟洞
登舍身台 其一
晓征
过游乡有感
见柳絮牡丹有感
和张都护
燕河送别东山张公镇守宁夏
戊寅长至日,早起拜贺令节,恭赋
马头山别陈狼牙 其一
夏日游唐氏山庄
送叶山人归恒安 其二
天台道中柬林尹
春日谒圣水庙
蓟门雨霁
春日与友人同集,分得开字
四时馆
船厂阻雨
送文学郭建初归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