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钱澄之
故人须鬓已非初,忧国图君志未舒。忧动宫庭宜早避,官兼清要岂长居!
也知宦热心原冷,莫使交亲迹渐疏!同是布衣君最遇,从容膴仕意何如?
端州杂诗又十一首 其二
相公再出辅吾君,捧诏趋朝亦太勤。老子未惭「长乐」号,大太难悔美新文!
露章谏议先时去,抗疏班行迥不闻。风节最称金给事,依违也畏李将军。
端州杂诗 其七
圣度遥从仗外瞻,天颜春蔼正尊严。中兴政赖言官直,跋扈情销相国廉。
最喜文华勤讲幄,早传慈寿罢垂帘。瞿公念主箴规切,握扇书成也不嫌。
哭峡江曾二云老师 其四
昔岁谬叨漳浦荐,主恩特诏试天官。书生不以先容进,国士偏承破格看。
一命滥参延郡幕,三年窃戴侍臣冠。同时知己捐躯尽,每念师恩泪未乾!
刘同庵司寇自羊城回
亚卿衔诏日,留后建牙时。国体宁毋失,军情且不疑。
盈廷人坐论,有事尔奔驰。莫更陈辛苦,贤劳念者谁!
行路难 其十三
十日无栖此夜偏,故人布被拟同眠。那知难后贫如我,抵足牛衣剧可怜!
初达行在 其二
叩阍书勿信,奇策是虚闻。我遇出关将,还同霸上军。
吴民真望雨,胡骑尚连云。莫倚溪山险,端居误圣君!
喜闻吴鉴在御史持斧粤西
艰难逐伴向南天,铜柱霜威度岭传。鬓发可怜庾信老,勋名已让祖生先!
嗟予虎穴潜踪日,正尔骢车揽辔年。霄汉有君吾且逸,好依柏府纵高眠。
伤心诗 其五
书生横负党人冤,寒腊追寻两雪繁。岂为伯通舂可赁,祇闻宾硕壁堪存!
鹿车千里共亡命,鱼艇三江莫返魂。每忆谢庭兄弟好,教人何处恨章惇!
端州杂诗 其六
近日中书诏已繁,词头更亵白麻尊。本朝相业惟调旨,寰海人麻仰代言。
天语简来偏足贵,温纶滥得岂为恩!莫因乱世多宽假,一字低昂国体存!
从军口号 其二
日落沙飞战鼓嚣,过河犹听马蹄骄。前山探卒宵来报,三两胡雏学射雕。
续哀 其一
三年两遇难,时势岂全非!文物从今盛,坚贞自古稀。
几人辞马革,何处问乌衣?血碧江南草,离离未可归!
临轩曲 其十九
敕使凌晨候谢恩,口传天语浃春温。榜中怕有冯唐老,为报青年慰至尊!
同远生中丞入虔道上杂作 其四
磨盾非吾事,看山似夙游。笋舆千壑转,官路万松稠。
雾散溪声骤,鸟鸣新雨收。无劳讯候吏,风物是汀州。
忆龙眠 其一
龙眠君领袖,一第早飘零。身命同磨蜴,诙谐本岁星。
姓名行屡变,医卜试偏灵。菁峒穷栖处,哀吟谁与听!
广州杂诗 其二
红旗影飐角声喧,南海牙高留后尊。秋至将骄谁出岭,日高人沸一开门。
有司心厌王官贱,除吏书愁幕府烦。莫怪总戎难节制,将军原未识君恩!
哀江南 其十三
顾侯尹钱塘,才气素英果。骄虏渡吴江,誓往邀其惰。
中丞已郊渡,欲袒谁当左!妻孥笑指波,版籍泣投火。
两膝屈不得,踞向穷庐坐。举幡士女号,请元门人裹。
拜舞渡阶墀,独行庶不颇!
得孙克咸死难信 其三
回忆同游地,东门路可悲!闺人传道蕴,天坏笑凝之。
兴在江湖短,情因儿女痴。谢家兄弟好,几处哭新诗!
行路难 其五十六
招寻有伴入松关,我自栖山尔自还。别后望云无过念,团瓢只在数峰间。
行路难 其四十
急水回舟认此村,两株榕树覆山门。诗笺壁上张如旧,犹带伤秋泪点存!
行路难 其八
多难逢君事已迟,偷生到此岂宜悲!可怜身外无长物,留取孤臣一卷诗!
钱澄之
钱澄之(1612~1693),初名秉镫,字饮光,一字幼光,晚号田间老人、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 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钱澄之学识渊博,文笔雄健,质朴宏肆,不事雕琢。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钱澄之对数学、地理、训诂、义理亦有研究。► 472篇诗文
书所闻
哀江南 其八
鄞江怨词 其三
哀江南 其四
得方密之信见寄
送吴青闻给谏解官西上
虔州即事 其四
梧州杂诗 其六
悲湘潭
中秋夜至桂林,喜晤曼公、鉴在 其一
曼公书至,得山阴师死事信 其一
广哀 其三
哭张司马四首 其四
密之与鉴在相依桂水,贻书招予。书怀二十八韵奉答
端州杂诗又十一首 其六
田园杂诗 其四
同曼公、树本入仙回洞访严伯玉
虔州即事 其一
萃士歌
行路难 其三十二
梧州杂诗 其十八
古诗 其一
江雨,赠延安刘客生卧病 其二
不合行
行路难 其三十
桂林杂诗 其六
行路难 其十九
广文歌
故人行
寄呈留守瞿相公 其四
宫词六首 其一
哭留守公四章 其一
行路难 其五十一
行路难 其二十九
行路难 其五十七
续哀 其三
临轩曲 其十八
宫词六首 其二
行路难 其四十九
寄呈留守瞿相公 其二
行路难 其十四
梧州杂诗 其二
雨边老人行
哭张司马四首 其三
哭曹能始先生
续哀 其四
别山草堂 其二
饮陈道掌留别
得假,同朱御史不敏西上
行路难 其六十
临轩曲 其七
楼船行,赠杨清江相公
广哀 其二
徐松涛御史 其一
临轩曲 其四
行路难 其三十四
得刘客生信
留守生日,用诸公韵
同远生中丞入虔道上杂作 其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