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寄刘约我

寄刘约我

明代 区大枢

白驿维舟处,章江揽袂心。如何一水别,翻作两龙吟。

绿树螺川远,苍烟庾岭深。幽兰虽有曲,谁为写瑶琴。

诗人区大枢的古诗

南还舍弟送至报国寺登毗卢阁遥指乡路

明代 区大枢

丹宫还傍凤城跻,首路那堪问解携。鸿雁暂于初地集,骊驹偏向忍林嘶。

苍茫岭树孤云断,迢递关城落日低。南极朱鸢馀万里,不胜乡思晚凄凄。

山店早发赴虔作

明代 区大枢

蒙雾隮峻坂,荆榛翳前途。仆夫疲登顿,将进还趑趄。

望见东峰上,杲杲出阳乌。浓露濡野草,丹枫变霜涂。

圃场无滞穗,茅屋休犁锄。村中才卧起,炊烟曳穷庐。

牧人驱犊出,商歌听有馀。勋名竟何立,祇用窘微躯。

颠毛愁种种,览镜泣形枯。回首望平田,耦耕愧长沮。

除前立春

明代 区大枢

山城岁已暮,大寒将告终。岭雪照天白,阴云霁层穹。

星纪淫玄枵,斗柄直方东。丑月届当春,彩仗迎苍龙。

土牛出地气,勾芒逐严冬。青帝执规乘,大簇达荄蒙。

阳和回宇宙,众庶欣豫同。羁栖南楚徼,留滞独微躬。

方抱穷年闷,尚其骀荡融。嘉卉肇祁祁,鸣禽哢好风。

于耜来举趾,羡彼东皋农。

投宿山家 其一

明代 区大枢

荒山行役晚,傍岭宿孤村。篱落人家少,溪塘暮雨繁。

牛羊归故径,蓑笠散春原。独坐明灯里,寥寥谁与言。

和瑞侄雁字诗兼有勉意 其一

明代 区大枢

瀚海风高紫塞抟,遥瞻健翮锲云端。史籀直向虫书觅,皇颉空于鸟迹观。

字倚类形分隶草,文从霄汉揭琅玕。掞天竟属如椽手,莫但窗前瞥羽翰。

舟下大路峡

明代 区大枢

高秋明远水,水上见人家。津树迎船下,村烟带浦斜。

野童樵曲岸,江女浣晴沙。便觉乡园好,何须泛海槎。

行乡书所见

明代 区大枢

旅馆凌朝出,前峰日正昕。征旗翻晓角,行盖带春云。

池竹经冬美,园梅逼腊芬。舆中看稚子,歌舞若为群。

登大科峰是西樵绝顶

明代 区大枢

高峰云外跻,胜绝此樵西。茶径千畦上,村烟几处迷。

林昏藏鬼谷,嶂迥出灵梯。抗手从兹去,天边蹑紫霓。

灵宝观 其一

明代 区大枢

官閒便出郭,独驾往城东。菌阁含朝雾,芝楼带晚虹。

林香飘户外,山翠落庭中。且就烟霞赏,吾将揽桂丛。

和瑞侄雁字诗兼有勉意 其二

明代 区大枢

同歌宝鼎重咸京,复睹奎文镂泰清。一画已从行处出,六书仍向阵边呈。

排云五色鸾笺下,垂露千重薤叶生。玉检何须探往策,联翩今已报瑶琼。

同太史弟游燕子矶 其二

明代 区大枢

秋皋爽气偏,矶上信凄然。水国苍葭外,渔家白鹭边。

云帆移远浦,江树羃浮烟。何处南来雁,遥遥下北燕。

渡京口江望金山寺

明代 区大枢

宝筏京江渡,灵峰旦鹫来。惊涛潆石下,飞塔荡空回。

水面分天堑,波心结蜃台。潮声驱梵铎,海势涤嚣埃。

吼浪蛟龙息,寻巢鹘隼猜。六朝悲散漫,万劫仰崔嵬。

击楫频年误,迷津此日开。临观虽未暇,心赏已悠哉。

三日登真觉寺

明代 区大枢

隐隐冯香阜,平林入望重。风花千地散,春色半天逢。

檐宿迎祥鸽,潭藏护法龙。晚看调马者,蹀躞敛疏钟。

将进酒元旦作 其一

明代 区大枢

将进酒,执玉卮,陛下万岁治无为。体道修身,以德临民,兆姓乐雍熙。

寻白云洞瀑布因坐泛石上

明代 区大枢

侧径萦崖入,虚空小洞衔。雪飞初夏瀑,烟锁半晴岩。

炼药安金鼎,藏书发石函。仙杯才共泛,未许素云缄。

初岁诣兴国寺

明代 区大枢

开岁即宜人,风光到处春。山明残雪映,野绚早霞新。

庭柏回苍干,林篁转绿筠。最怜香鹫赏,佳气坐氲氤。

燕中感秋

明代 区大枢

有客悽悽厌薄游,可堪鶗鴂更鸣秋。卢龙塞上云初敛,玄兔城边月正流。

永漏凄清传北阙,凉飔萧瑟度南楼。因悲素节催年暮,况复天涯久滞留。

夜发端州归

明代 区大枢

羲御忽西驰,夕阳挂烟树。薄暮理归舟,端溪向东注。

飞鸟投遥林,行人入前聚。江月呈圆辉,金波泛寒兔。

皛皛下空洲,悠悠涉长路。时闻村中语,复觉挐音溯。

美哉吾土乐,一枝良足度。不效浮海叹,窃同始宁慕。

归去

投宿山家 其二

明代 区大枢

田家无比闾,何处问安居。茅屋孤烟外,荒村返照馀。

林藏山月小,雨过石潭虚。赖有清宵梦,犹能到玉除。

玄帝宫在七星岩上

明代 区大枢

绕壁穿萝翠转浓,前峰历历插芙蓉。前标七曜维玄象,帝自三天降黑龙。

洞鹤孤飞横绝岛,岩云高捲挂长松。已看仙路红尘远,还羡关门紫气重。

区大枢

区大枢

区大枢,字用环,一字元宰。高明人。益长子。明神宗万历元年(一五七三)举人。谒选得郡丞,不就。晚年令安远,转岳州通判。数月卒于官。有《振雅堂》、《廉江》、《岳阳》稿。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九七、清光绪《高明县志》卷一三有传。► 6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