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区大相
碧空散微云,孤月照远客。以君衣上光,鉴我花间席。
倾壶逐夜凉,隔林望归翮。槭槭叶堕阶,凄凄风入隙。
清光正娱人,徘徊恋终夕。
出城马首望西山 其四
天花万树宝宫来,云际千峰向水开。闻道湖村佳景色,断烟疏柳出楼台。
月下泛沧浪江 其一
碧空云尽水无烟,孺子沧波正渺然。惆怅濯缨人不见,月明歌送钓鱼船。
寄侄 其一
来日绮窗桂,开芳已满丛。如何攀折处,犹未达秋风。
咏梅 其七
银环枝上出,玉袖花前绕。萧关人不还,汉使春来少。
庚寅中秋馆中对月 其一
御堤流水象天河,堤上游人步月过。云气渐分仙掌曙,秋光偏在禁城多。
南宫树影栖鳷鹊,西第花阴会绮罗。此夕清晖谁不望,霓裳何处倚云和。
淮上赠李道甫中丞 其四
芳草有奇姿,直木无曲干。结交为兄弟,黾勉涉世难。
临分理妙曲,闻者窃惊叹。知音谅不违,衷情自此见。
咏上苑桃花 其二
临水丛花帝苑新,虽成蹊径不成津。玉盘未献千年实,露井先开万岁春。
九望 其六 望合浦
遥睇兮重渊,波光兮接天。美珠官兮风俗,灿贝阙兮鳞联。
川炯炯兮圆流,星奕奕兮辉躔。骊何抱而自喜,玑何胎而罕全。
愚何剖而忘身,圣何捐而称贤。鲛人兮水中,渊客兮龙宫。
孰感恩兮涕泣,乃吐月兮朣胧。
端溪杂咏 其二
夕阳下前山,山光落溪水。欸乃时一闻,只在山光里。
访杨肖韩丹室戏赠
一官病后著潜夫,归访仙人九节蒲。考室自能依八桂,为园先学种三珠。
但驱鸡犬抛丹药,莫唤儿童镊白须。闲共羽流争胜负,不因棋局即呼卢。
端溪杂咏 其三
前山是铜鼓,叩之寂不鸣。试植干云木,风调韶濩声。
闻宪府李公增修星岩之胜遥有此寄 其二
石室从来洞壑幽,近传胜事足风流。小儿缓舞铜踶曲,游女明妆罨画舟。
奕奕朱扉窥水榭,隆隆丹障隐山楼。南岩北寺寻俱遍,驷马高车何处留。
莫愁湖曲 其二
荡漾芙蓉花,惊出鸳鸯鸟。芳湖明月曲,吹送吴天晓。
登钓台作
黄鹄游太清,燕雀守丘樊。伟哉严子陵,不屈万乘尊。
为士固有志,何心恋华轩。还钓坐磐石,返耕入松门。
洗耳颍川水,抗迹首阳原。身隐名愈高,人去台空存。
茂林息归鸟,峭壁奔断猿。石激水流响,山晚林木芬。
垂竿千丈碧,使我清心魂。
赠太医院心泉吴君
问讯壶中隐,移家傍紫冥。世传医国业,囊挟度人经。
素女留丹诀,真人葆性灵。录从新注续,方启世途醒。
鼎畔敲云母,松根斸茯苓。雌雄铅汞用,龙虎坎离扃。
药臼偏临水,茶垆半倚屏。焚香开紫诰,盥手诵黄庭。
胜日云鸾舞,齐年海鹤形。儿孙何用祝,华烛礼坛星。
携酒偶入包氏园亭 其一
避石开林浅,疏泉绕径长。过桥分柳色,攀阁散梅芳。
涧溜经庭内,峰云起座傍。无言暂时赏,尘虑欲俱忘。
寄和沈纯甫比部游崆峒岩 其二
把酒萧条眺远峰,削成青壁秀芙蓉。书传有客拾瑶草,日下何人鞭玉龙。
树杪秋阴凉籁起,岩前黛色暮烟重。非缘谪籍邻幽杳,石上争题逸士踪。
送别驾之肇庆
小郡秋江上,新恩别驾中。封圻兼岭海,襟带尽西东。
驱马朔风疾,佩刀寒色雄。长途日未暮,邦国急论功。
答龚秀才岸文 其三
楚人得荆璆,弃之同瓦砾。一朝遭卞同,至宝始同色。
举世趋荣途,谁顾蓬门客。中庸皆列鼎,之子尚藿食。
高才终见知,君其各努力。
閒游入道院 其一
无事閒游步若仙,始知真境帝城边。探囊剩有灵丹粒,施与人间度小年。
区大相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629篇诗文
九望 其二 望天池
湘中杂咏 其七
寄侄 其四
途次遇雨
西湖春游曲 其九
东征从军行 其一
田家吟 其三
聊城 其一
题博望驿壁
山园春日歌
中宿山歌 其三
戏和怨歌
送少师许先生致政还新安 其四
送友人还山歌 其二
移居后谩述 其二
关南阳羽客 其二
木瓜赞
舟行杂咏 其十二
将赴豫章待风鄱湖先寄宗良孔阳孟韬
赠别黄平倩编修 其四
昨游姑蔑徐氏园见林开先题壁兹过上饶费氏馆见朱贞吉留题凄然有作
王乔飞舄处
黄河鲙鲤歌和四兄
初冬宴沈道士馆晚登弥罗阁和四家兄
同四兄咏梅寄七弟 其九
槐阴清昼和寓直诸公
与客赏牡丹
淮上赠李道甫中丞 其三
杭州歌 其四
送张廷评赴南都
夜宴石洲江上赋得江边星月
励志诗 其十
闻宪府李公增修星岩之胜遥有此寄 其一
续刺谗诗 其九
杪夏集徐园
端溪杂咏
四月八日高梁桥即事
登少室绝顶
汪公干送至卫河赋诗别去
雪夜谢彦云载酒见过与四家兄汪公干小集
励志诗 其五
抵南都闻林开先先一日渡江入北
赠别黄平倩编修 其五
出均州赴太和行驰道上
陪欧桢伯集黎惟仁对江楼 其二
和大司成韩公祷雨宿署中之作次韵时读书国学
望九疑 其二
游少林 其一
舟中杂咏 其十一
入西山 其一
舟中杂咏 其七
发湟川
嵩阳院观汉封三柏
陈勋卿滘口西庄杂咏 其三
舟中杂咏 其十
闻雁 其二
南行感怀四十首 其十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